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弓形体(TOX),单纯疱疹病毒(HSV)对围产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及致畸作用。方法:对128例孕25-41周围产期死胎,死产,早产胎儿采用尸体解决观察各脏器发育以及感染所致畸形改变。PCR检测CMV,TOX,HSV三种病原体在肺,肝、肾,脾,脑,胎盘、肠脏器感染发生率。结果:CMV感染56.25%(72/128),弓形体13.28%(17/128),单纯疱疹病毒12.50%(16/128),CMV与TOX共同感染8.59%(11/128),CMV与HSV共同感染3.91%(5/128),TOX与HSV共同感染1.56%(2/128),CMV与TOX,HSV共届感染2.34%(3/128),128例尸体解决中发现畸形27例占尸体解剖总数21.09%,对照组100例胎盘三种病原体检测阴性,结论:CMV是死胎,先天畸形的主要致病病原体,并且感染为多器官性,HSV也表现出多脏器感染,是造成胎儿死亡的原因之一,TOX主要感染胎盘和脑。

  • 标签: 围产期 巨细胞病毒 弓形体 单纯疱疹病毒 感染 死胎
  • 简介:目的研究病毒新药17997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和抑制病毒复制时细胞热效应的变化。方法利用微量量热的方法。结果热代谢曲线表明,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浓度下,17997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且能明显地降低病毒复制时的细胞热代谢。结论17997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对宿主细胞的热代谢没有影响。

  • 标签: 抗病毒新药17997 抗病毒效应 细胞 微量量热法 单纯疱疹病毒I型
  • 简介:中药板蓝根抗病毒机理研究阶段性总结会日前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来自福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在钟南山的牵头下,板蓝根的抗病毒作用研究取得了多项进展,大家对这些阶段性结果都表示满意。

  • 标签: 抗病毒机理 板蓝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利 美国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爆发,对全球人民身体健康和生面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尚未完全有效治疗方式,主要以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通风等预防控制为主。同时为降低其对人类影响,各国积极展开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因此,疫苗研制工作成为相关工作开展重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 技术路线
  • 简介:【 摘要】 病毒感染如今对人群感染极大。本文作者以乙型肝炎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入手,就 NLR家族在机体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NLR家族 抗病毒 乙肝
  • 简介:摘要:病毒对人类生命健康所产生的威胁较大,出现病毒感染之后具有疾病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的基本特点。为了有效应对病毒对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病毒性感染的基础药物。但是在抗病毒药物发挥良好疗效有效抑制病毒传染的过程中,抗病毒药物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氯喹作为分析对象,探索抗病毒药物的分析方法,为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提供指导。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安全性,使抗病毒药物在造福人类生命健康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防止其对我们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分析方法 氯喹
  • 简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知通过输血传播的肝炎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原体,并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NANB),通过对急性NANB肝炎患者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输注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与感染者进行性生活者均会感染。研究证实NANB肝炎不仅是输血相关性疾病,也是社区获得性疾病。

  • 标签: 肝炎病毒 疾病传播 综合预防
  • 简介:目的观察菌毒清颗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的CPE法观察菌毒清颗粒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菌毒清颗粒对EB病毒BcLF和BARF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菌毒清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所致CPE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EB病毒的BcLF和BARF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菌毒清颗粒能在体外抑制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疱疹科病毒

  • 标签: 菌毒清颗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 EB病毒
  • 简介:目的: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内外实验研究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结果:清热痰咳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洋葱假单孢杆菌等临床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为0.0125g/m1),996g/kg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16.6g/kg、49.8g/kg和99.6g/kg剂量组时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均有显著保护作用(P<0.05,P<O.01).

  • 标签: 清热痰咳 抗菌 抗病毒 实验药理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合剂“银菘香”的抗多种病毒活性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检测该复方在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株(HPR8株(H1N1亚型)、副流感病毒1型(PIV-1)、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B族4型(CoxB4)的抗病毒作用,并通过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银菘香”对流感病毒诱导的A549细胞的11种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研究显示“银菘香”对上述5种病毒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银菘香”可显著降低流感病毒诱导的A549细胞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L-4、IL-5、IL-6、IL-18、TNF-α、IFN-g和GM-CSF的释放(P<0.05,P<0.01)。结论“银菘香”具抗一定病毒活性,其潜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病毒诱导的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损伤有关。

  • 标签: 中药复方 抗病毒作用 液相蛋白芯片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感染肝炎病毒情况与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对照的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使用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透析机实施治疗,对照组使用重复使用管道透析器及共用透析机进行透析治疗,监测二者感染HBV、HCV概率。结果实验组肝炎病毒感染(13.8%)低于与对照组肝炎病毒感染率(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过程中使用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透析机减低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肝炎 防护
  • 简介:目的针对生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病毒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并分析生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病毒安全性.结果总结出生物源性医疗器械病毒安全性的控制、效果验证及检测方法.结论我国生物源性医疗器械存在病毒安全性控制问题,其质量标准有待完善.

  • 标签: 生物源性医疗器械 病毒 安全性 组织工程产品
  • 简介: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手段,为人类疾病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基因治疗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要选择合适的载体以使治疗基因安全、高效地导入靶细胞。腺病毒(adenovirus,Ad)因具有诸多优点而作为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运载工具,特别是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然而其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为载体的应用。

  • 标签: 腺病毒 基因 病毒 治疗 临床研究性
  • 简介:摘要:藏医药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出发,分析疗效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藏医药治疗方法,以供临床研究参考。

  • 标签: 藏医药 病毒性肝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由于冠状病毒与普通病毒一样,因其拥有特殊的结构,导致其异种多、易变异、难控制。但冠状病毒的侵染性强于普通病毒,感染致死率更高,对人类的危害性更大。本文将详细阐述由几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了解并认识到冠状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机理及其危害性,达到有效防预的目的系,同时加强并提升个人日常防护意识。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冠状病毒 侵染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阴性对照组和HPV疫苗组,每组20只,HPV疫苗组单次sc3倍人用剂量(1.5mL)HPV疫苗,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临床状态;检测动物体质量变化;给药后第15天,解剖大鼠,进行大体病理学检查。结果动物单次给药大剂量HPV疫苗后,临床症状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动物体质量增长未见显著性差异;病理学检查未见与供试品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Wistar大鼠单次sc重组三价HPV疫苗总体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为进一步临床前评价HPV疫苗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重组疫苗 宫颈癌 急性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 EB病毒性脑炎 (HSE)临床表现和预后,探讨小儿 EB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指导 EB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年 1月至 2014年 9月我院儿科收住院的 24例 EVE患儿,观察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 24例患儿中发热 24例 (100% ),总发热时间 4~ 7天 6例, 8~ 14天 15例,~ 21天 3例,高颅压症状 16例 (67% ),脑膜刺激征 13例 (54% ),意识障碍 14例 (58% ),昏迷、抽搐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各 10例( 42% )。 CSF检查示外观均清亮,糖、卤化物均正常范围,白细胞及蛋白定量轻度升高 14例 (58% ),其余均正常范围。 结论 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 EBE并不少见,且多单独出现而非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 (1M)的一部分,临床上具有易迁延特点,表现热程长,脑脊液恢复慢,但脑脊液改变无特异性 ,EBV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重,可累及额叶、颞叶、丘脑、基底节、小脑等部位,大多数 EBV脑炎预后良好,存在基底节及丘脑病变的患儿易出现后遗症。

  • 标签: EB病毒 脑炎 儿童 随访研究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多种多样的肝外病变,肾小球肾炎是常发生在HBV感染后的一种疾病。自1971年Combes等首次报道1例HBV感染导致的膜性肾病后,HBV与肾小球肾炎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已被近年来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免疫学资料所证实。据报道,全世界约有3.5亿人口感染HBV,大部分为慢性病毒携带者。HBV感染的流行率在世界各地分布不一,欧洲、北美HBV携带率较低为0.1%-1.0%,而亚洲、非洲各国可高达10%-20%。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8月 -2019年 7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 56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 n=28)。当中,试验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 2组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0%,比对照组的 17.86%低, P< 0.05。试验组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为( 6.08±0.79) d、惊厥缓解时间为( 0.86±0.12) d、体温恢复时间为( 2.38±0.27) d、住院时间为( 4.01±0.39) d,比对照组的( 10.82±0.57) d、( 2.43±0.18) d、( 7.14±0.56) d、( 7.23±0.57) d, P< 0.05。结论:于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用系统护理干预,效果好,患儿相关症状缓解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较短,建议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住院时间 系统护理干预 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