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伤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对海水浸泡兔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均予建立腹部开放伤模型后用海水浸泡60min,然后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液静脉滴注,实验组给予乌司他丁50000U/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分别于人工海水浸泡前、浸泡60min及用药60min时检测两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2、IL-8、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浓度的变化。结果浸泡60min后,两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Na+、K+、Cl-均较浸泡前升高,而MAP、CVP则降低(P〈0.05);用药后60min,实验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和Na+、K+、Cl-均低于对照组,但与浸泡6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CVP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和Na+、K+、Cl-高于浸泡60min,MAP低于浸泡60min(P〈0.05,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紊乱,可能能够阻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病理过程。

  • 标签: 乌司他丁 腹腔 开放伤 海水 浸泡
  • 简介:目的探讨阴病灶切除方式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且停经〈60d、子宫下段外突病灶〈50mm的患者32例行阴病灶切除加子宫瘢痕修复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的术前血β-HCG5800-158000IU/L,平均(38070±115.4)IU/L;手术时间30-65(40.0±2.5)min;术中出血20-100(46.0±11.2)mL;住院天数3-6d,平均4.1d;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2-4周,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血β-HCG自然下降至正常,无需辅助其他治疗,未发现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行阴病灶切除方式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病灶清除彻底,还有对麻醉、设备、技术要求不高,费用低的优点,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阴式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一次性带针胸管置入方法的微创胸腔闭引流术在大量自发性气胸或不稳定型自发性气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9例大量自发性气胸或不稳定型自发性气胸微创置管诊治的相关资料。结果:39例全部治愈,大部分病人ld内复张,3~6d拔管,副作用少。结论:一次性带针胸管置入方法的微创胸腔闭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易掌握,损伤小,疗效显著,快速,经济实惠。

  • 标签: 微创 胸腔闭式引流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构建以应用性为导向的中药分析学教学模式。采取行动导向教学、随机进入、案例教学、5E法教学、抛锚教学、支架式教学、课题教学、实验课程模块化等建构教学方法,分别应用于不同章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成效好,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结束后可以独立应用课程理论完成中药分析工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应用性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适合于中药分析学的课程教学。

  • 标签: 中药分析学 教学模式 应用性 建构主义
  • 简介: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悬吊腹腔镜卵巢手术中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卵巢肿瘤行悬吊腹腔镜手术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别监测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3min(T1)、麻醉后5min(T2)、悬吊建立后头低位(T3)、手术10min(T4)及悬吊撤除(T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麻醉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悬吊建立头低位后T4、T5较T2、T3平均动脉压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头低位后血氧饱和度略有降低,腰-硬联合麻醉在悬吊腹腔镜卵巢手术中的应用仍保持95%以上。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悬吊腹腔镜卵巢手术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悬吊式腹腔镜 卵巢手术
  • 简介:教学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师要根据光谱解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及教学阶段,通过借助隐喻认知、网络流行语、幽默、启发性等的多种方法手段,力争做到教学语言的生动幽默、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并产生新的思维点,克服学生光谱解析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标签: 光谱解析 隐喻 网络流行词 幽默 启发性
  • 简介: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加注入尿激酶与常规胸腔闭引流胸腔积液的堵管发生率及患者耐受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8月住院部确诊的胸腔积液73例,分为3组,实验一组21例采用胸腔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实验二组18例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加每日尿激酶10万单位注入胸腔,对照组34例采用留置常规胸腔插管闭引流,比较3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堵管率、耐受性.结果实验一组、二组堵管率分别为42.9%(9/21)和27.8%(5/18),对照组为14.7%(5/34).实验一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22,P=0.020).实验一、二组总体耐受性满意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55.9%(χ2=12.973,P=0.000),实验组耐受性好.结论尿激酶在减少胸腔闭引流管堵管率上有一定作用.患者对中心静脉导管的耐受性要好于常规置管.

  • 标签: 渗出性胸膜炎 中心静脉导管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探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尿潴留患者简便、损伤小的简易尿动力学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29例BPH伴尿潴留患者通过原引流管行尿动力学检查,观察充盈期膀胱压力一容积测定、排尿期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等指标,进行逼尿肌功能诊断与临床疗效分析;其中19例尿潴留患者同期进行标准尿动力学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简易尿动力学检查对BPH伴尿潴留患者的逼尿肌功能诊断与临床疗效结果相符,与标准法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简易尿动力学检查在BPH伴尿潴留患者的逼尿肌功能诊断中,具有简便、损伤小、结果可靠,在临床上可替代标准尿动力学检查。

  • 标签: 尿潴留 引流管 尿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