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1990年12月至1993年8月笔者等施行了13次的心脏原位移植实验,在供心的完整采取、心肌保护和心脏缝接技术等方面摸索了一套经验。第一组(6只)的供心行单次冷晶体心麻液经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第二组(7只)的供心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中低温高钾氧合血。两组供心的保存时间平均为155分。实验结果证实第二组的心肌保护效果好: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存活时间长(P<0.01)、心脏超微结构改变轻微;第一组心移植后存活时间为3小时~6小时10分(平均4小时47分);第二组术后存活时间3小时30分~21小时25分(平均6小时27分)。移植后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肾功能衰竭。

  • 标签: 实验动物(犬)的心脏移植 心肌保护 供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动物,特别是和猫等小动物的肿瘤发病率显着上升,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与动物的生活习惯有关,而且在较年长的动物中,比猫更易发病,对肿瘤疾病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诊断肿瘤的最有效方法是组织病理检查。本文对中兽医防治常见肿瘤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中兽医防治 肿瘤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养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由于传染性肝炎的影响,可能导致养业出现较大的损失。传染性肝炎作为一种多发性传染病,不但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同时容易导致类死亡。本文对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做出如下综述。

  • 标签: 犬传染性肝炎 诊断 防治
  • 简介:美国FDA告诫:2种湿疹治疗药吡美莫(pimecrolimus,ELIDEL)、他克莫(tacrolimus,PROTOPIC)有潜在致癌性,其依据为在动物实验中(鼠、猴)有致癌征兆,上市后有肿瘤不良事件报道:淋巴瘤(7例),皮肤癌(6例),乳头状瘤(2例)。

  • 标签: 他克莫司 吡美莫司 致癌性 潜在 美国FDA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Z型带膜与不带膜气管支架放置后气管局部的病理变化.方法12只实验分为4组,放置部份带膜与部份不带膜的Z型气管支架,分别于1、2、4、8周分批处死实验,进行大体标本和光镜病理分析.结果支架带膜处病理变化为炎性反应、低柱状上皮细胞鳞状化生、部份粘膜轻度肉芽增生,未突破支架覆膜;支架不带膜处病理表现为炎性反应、低柱状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肉芽增生、纤维化和气管狭窄.结论带膜气管支架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引起再狭窄.不带膜气管支架病理反应重,易引起气管狭窄.

  • 标签: 气管支架 病理变化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观察Beagle连续6个月pD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螺内酯复方(ISMN.V-S)降压药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比较3种药物联合应用后,毒性是否增加或产生新的毒性。方法健康Beagle40只,雌雄各半,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单缬螺复方15、50、150mg/(kg·d)及缬沙坦对照组,每组8只动物。给药体积为5mL/kg,每日ig给药1次,每周给药6d,连续给药26周,停药观察4周。实验期间,每日进行一般状态观察,每周测定1次体质量及摄食量,并于给药前、给药第13、26周及停药恢复期第4周,分别对眼科、体温、尿常规、心电图、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进行检查,在给药期结束前及恢复期结束前测量动物血压,末次给药后及恢复期结束后分两批对动物剖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各组动物行为活动、饮食、饮水正常。动物体质量、摄食量组间无差异。试验进行过程中进行的眼科、体温、尿常规、心电图、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等指标的检查,未见异常。各给药组动物血压同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停药后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除个别动物肾脏发生自发性病变,其他动物未见明显病理器官改变。结论本试验条件,单缬螺复方降压药物除药理作用延伸引起的血压降低外,未出现药物的蓄积现象,同各成分单独使用相比,未见毒性增加或产生新的毒性。

  • 标签: 单缬螺复方 长期毒性 单硝酸异山梨酯 缬沙坦 螺内酯
  • 简介:2006年3月27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发布消息,在完成了对他克莫(Tacrolimus)和匹美莫(Pimecrolimus)的安全性评价后,EMEA的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公布了评价结果:他克莫和匹美莫的效益大于风险,但必须谨慎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皮肤癌和淋巴瘤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他克莫司 发生风险 效益 药品管理局 安全性评价 评价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艾唑仑片含量的方法和条件。方法色谱柱为KcromaisilODS-1-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3nm;柱温为30℃。结果艾唑仑进样量在0.103~2.0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艾唑仑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0.77%。结论该方法灵敏、专一、准确,适用于艾唑仑片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艾司唑仑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在野战条件于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利用C型臂X线机实施金属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取6只健康成年,随机分为A、B组,每组3只.麻醉后将大小为9mm×19mm的金属弹头分别置入家犬腹腔内及腹壁肌肉中,两组家犬均拍摄异物所在位置正、侧位X线片,A组以大头针标记其位置,B组用记号笔标记其位置,之后给予搬运25m.A组利用综合手术救治方舱中C型臂X线机进行术中探查,取出金属异物;B组参照术前腹部正、侧位平片施行金属异物取出术.每只家犬重复操作3次.记录A组搬运25m后体内金属弹头位移距离、两组实施金属异物取出术时间,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金属异物取出情况.结果A组腹腔内金属弹头位移距离大于腹壁肌肉内的金属弹头位移距离,金属弹头取出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1);两组腹壁肌肉内金属弹头取出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家犬体内金属弹头均完整取出.结论野战条件,于综合手术方舱内在C型臂X线下实施腹腔内金属异物取出术定位准确,用时少,效果满意.

  • 标签: 微创介入方舱 金属 异物 C型臂
  • 简介:目的了解栀蛭注射液在动物体内对心脑血管的药理学作用基础。方法采用电磁流量计直接测定脑血管流量,并测定Ⅰ、Ⅱ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给静脉注射栀蛭注射液,对颈内动脉血管有一定的扩张作用,能增加每百克脑组织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能增加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的血流量、增加每分钟百克心肌血流量、增加心搏出量、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和冠脉阻力作用。结论栀蛭注射液有直接扩张心脑血管的作用。

  • 标签: 栀蛭注射液 犬脑血流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米非酮(mifepristone)简称RU486,是1981年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研发出的一种抗孕激素受体的甾体类药物,国产商品名为米非酮、息隐、含珠停.米非酮由于其化学结构中第11位的[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基团的特点,与孕酮受体的亲和力为孕酮的3~5倍,在与孕酮竞争受体时占优势而成为孕酮拮抗剂,其本身并无孕酮活性,它是在受体水平上的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拮抗剂,对正常妇女的垂体促性腺系统、卵巢、子宫内膜功能均有影响.  ……

  • 标签: 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临床
  • 简介:作为第三个通过“绿色通道”的抗SARS药,西维来钠在海一般的SARS信息中格外抢眼。它的东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虽然迟迟不肯见媒体,但是技术转让的念头肯定在脑袋里已经转了不下十遍。另一方面,不下十个的投资者一定已开始从各个角度打量这个新药。于是,诸如此类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在SARS环境之下就这样被加快了。西维来钠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来改善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患者使用呼吸器的时间,降低安装呼吸器引起的压力性损伤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率,改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引发的急性肺损伤,使病人尽早脱离危险期,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撤出,降低医疗成本。

  • 标签: 西维来司钠 全身性炎症反应 急性肺损伤 患者 SARS 抗SA
  • 简介:患者男,18岁,因全身瘙痒1d在本院就诊.给予阿咪唑片9mg,qdpo治疗.患者回家后,口服阿咪唑约1h即感喉部发紧,呼吸困难,胸闷,心慌,视力模糊,乏力,不能站立.在当地医院静滴地塞米松15mg后急送我院.查体:T36.4℃,P110次·min-1,BP70/40mmHg.患者面色苍白,神志模糊,四肢厥冷,颤抖.全身皮肤抓痕,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迟钝,双眼结膜充血明显,HR110次·min-1,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其余检查均(-).血常规、电解质检测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诊断为阿咪唑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间羟胺(阿拉明)19mg及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约50min后上述症状缓解.R20次·min-1,P83次·min-1,BP120/85mmHg,患者过敏症状消失.经留观治疗1d后,痊愈出院.

  • 标签: 阿司咪唑 过敏性休克 临床应用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改进盐酸托烷琼的合成工艺。方法本文以吲哚-3-甲酸为起始原料,酰氯化后与托品醇钠发生缩合反应,再与盐酸成盐,纯化制得高纯度盐酸托烷琼。结果该合成工艺避免了采用易燃易爆的正丁基锂,增加了安全性,节约了成本,且提高了收率(〉53%)。结论该方法在整个制备过程中,不用分离中间体,操作简便,该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

  • 标签: 盐酸托烷司琼 合成工艺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外孕患者进行米非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米非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阴道停止流血的时间缩短,腹部包块消失时间缩短,腹痛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病率显著减少,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而言,联合治疗可以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腹部疼痛时间,较为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宫外孕
  • 简介:目的观察脑栓塞前后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PAR)的变化。方法自体动脉血凝固制备栓子,使用介入方法建立脑栓塞模型。观察栓塞前和栓塞后2h、3h血浆u-PA和u-PAR的变化。结果栓塞前和栓塞后2h、3h血浆u-PA和u-PA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栓塞前和栓塞后3小时内血浆u-PA和u-PAR变化不明显。

  • 标签: 脑栓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