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防治常见犬肿瘤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中兽医防治常见犬肿瘤研究进展

黄田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咸阳 712199

摘要:近年来,动物,特别是犬和猫等小动物的肿瘤发病率显着上升,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与动物的生活习惯有关,而且在较年长的动物中,犬比猫更易发病,对犬肿瘤疾病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诊断肿瘤的最有效方法是组织病理检查。本文对中兽医防治常见犬肿瘤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兽医防治;犬;肿瘤;研究

引言

近年来,宠物临床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包括采用了高剂量仪和MRI,大大提高了宠物临床诊断水平。在宠物的临床治疗中,超声波是肝脏、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疾病的初步检测的首选方法。超声波技术在人类医学能够确定肝脏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同样在兽医临床诊断中使用较为广泛。超声波与细胞学相比具有创造性和易用性的优势;与其他成像检查(如CT、MRI等)相比。(1)超声波不需要麻醉,可以观察肝脏组织、肿瘤和其他病灶在清醒状态下的血液流动;(2)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5mm病灶,甚至可以检测到<5mm病灶;(3)超声波可作为某些非磁共振成像病人(如体内的金属起搏器)的另一种诊断方法;(4)超声波成像具有以下特点:无辐射、成本低、速度快、使用方便等。超声检查在诊断疾病,特别是鉴别肝脏恶性病变或恶性病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超声造影在犬肝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诊断中引入了超声成像技术,作为兽医肝病诊断成像的新技术。研究表明,超声波是鉴别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其灵敏度分别为100%和89%。超声检查在评估伴随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逐渐发展的门静脉压力和血液注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犬身上常见的是肝脏结节,14岁以上的犬身上可见,6岁以上的犬身上可见70%。肝脏结节的成因包括眼窝、脓肿、室性肝衰竭、原发性肿瘤(肝细胞、胆囊炎、肉瘤、癌)和转移瘤(血管生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性肝肿瘤不常见,只占犬类肿瘤的1.5%,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原发性肝肿瘤的2.5倍。对肝脏损伤的超声评价基于两个重要因素:损伤检测和损伤特征。通过检测后的损伤特征,可以区分肿瘤与非肿瘤病变、良性和恶性肿瘤,甚至可以区分某些类型的恶性肿瘤。

2犬肿瘤治疗药物研究

2.1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是一组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犬淋巴瘤(CL)是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组织学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罗威纳犬患病率高,在淋巴结、血液和造血系统常发。研究发现十字花科提取物异硫氰酸苄酯BITC对犬淋巴瘤和白血病细胞均表现细胞毒性,B淋巴细胞瘤细胞系对其较敏感,BITC通过半胱天冬酶依赖性介导,促进细胞内活性氧(ROS)累积,引起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白桦树皮提取物白桦脂酸和白桦脂醇作用犬淋巴细胞瘤和骨肉瘤后,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其中白桦脂醇表现出较强抗肿瘤活性。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均为长春花提取物,临床上长春新碱常用作化疗药物,表现强胃肠道毒性。对20只病犬单独使用长春碱,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患犬接受2.0mg/m2剂量长春碱后,仅有7%患犬病情达到部分缓解,71%患犬病情保持稳定,整体毒性反应较小;接受2.5mg/m2剂量长春碱的患犬,60%为病情达到部分缓解,40%为病情保持稳定,治疗一周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对接受长春花碱抢救治疗后的39只淋巴瘤病犬进行回顾性评估,结果显示有7.7%患犬病情达到完全缓解,17.9%为部分缓解,46.2%保持病情稳定,总中位生存期为46d。除抗肿瘤作用外,长春新碱还能减缓肿瘤并发症,犬淋巴瘤可诱发骨髓浸润,导致机体血小板生成减少,长春新碱治疗后病犬血小板数量升高,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降低,有益于延长病犬中位生存期。

2.2皮下肿瘤分析

巢状脂肪,高度分化的皮下脂肪肉瘤,由成熟的单核脂肪细胞、大小不同的细胞和脂肪细胞之间的纤维间隔组成。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的体细胞、圆卵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且软骨样组织突破包膜向周围呈灶状浸润。大量肝脏样本呈管状排列,细胞质量高,碱性低,细胞大小不同,可以看到更多的核分裂阶段,癌灶基质作为上皮皮肤可见。肿瘤组织呈巢状、大尺寸圆形,有单独的细胞系,血浆透明,酸度明显,细胞核明显处于细胞核中心,核分离不明显;肿瘤间质血管充满红细胞。血管和腔壁厚多样,管腔又大又宽,腔内充满了血。垂体腺瘤增生,群体排列,细胞形态异常,脱氧核糖核酸,钙化。并联、绳状肿瘤细胞在癌细胞之间含有胶原蛋白,某些区域细胞密度较高,显示核分裂(<4>。肿瘤的形状、细胞异常形态、制革形式的排列可以在血管生长周围看到,癌细胞之间可见胶水,有骨质疏松区和富裕区。在袋子里,你可以看到干毛和粉碎性的东西在袋子里。肿瘤内凝血呈坏死性,肿瘤细胞组织,细胞密度大,核分裂易见。肿瘤细胞异质性、可见核分裂、血窦网络形成、结实的叶片形成或血管腔乳头积累、肾脏发育不良,可见大量出血和坏死。免疫组化:

CD31(+)CD34(-)CD10(-)CK7(-)CD31(+)表示肿瘤来源于血管生成,CD34(-)CD10(-)表示主要差异是否来源于嗜铬细胞瘤,CK7(+)表示肿瘤来源于卵巢、肺和乳腺上皮。肿瘤细胞体积小,血浆较少,染色为蓝色,少数细胞含有黑色素。免疫组织学结果:黑色素A(+)GFAP(-)CK(-)SMA(-)CD99(-)CA199(-)。黑色素-A(+)GFAP(-)的区别是上皮源标记,SMA是肌肉源标记,CD99(-)主要识别膜肉瘤、原始胚胎肿瘤,CA199是上皮标记。看到铜墙铁壁细胞,看到细胞内外许多黑色颜料,细胞结构不清楚。

3展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中药治疗肿瘤的作用主要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调节肿瘤微环境,抗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从多方面证实中药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发挥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治疗犬肿瘤的主流疗法仍是西兽医疗法。众多临床病例显示,中兽药无论是在疗效、安全性和治疗成本方面,均表现出巨大潜力。

结束语

简而言之,癌胚抗原(cxo-embonic-antigenCEA)是细胞血浆中形成的肿瘤细胞表面结构抗原,可通过细胞膜外及周围的体液检测到。在人类医学中,胚胎抗原是诊断和监测消化系统肿瘤最常用的肿瘤标记之一。血清中含有内分泌癌患者的胚胎抗原,如结肠、直肠、食道、胃、肝脏和胰腺,其含量明显高于非癌症患者。许多临床实践证明,不仅胃肠道恶性肿瘤高,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血液血清也高。因此,癌胚抗原是广谱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具体指标随着宠物犬的饲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宠物犬,特别是各种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提高。对肿瘤及其恶性病理的鉴定和病理活检的观察是最准确的。与此同时,作为肿瘤早期检测的指标,兽医对肿瘤标记的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1]马莹,谢腾熠,3例犬皮肤肥大细胞瘤病理学及c-ki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21,41(10)2015-2020.

[2]项茹雪.犬乳腺肿瘤病例资料分析及SNW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D].北京农学院,2021.

[3]陈梦月,张羽晨,26例犬毛囊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21,52(05)1407-1413.

作者简介:黄田田,1995-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主要从事兽医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