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复合材料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poly(3-bydroxybutyrate-co-3-bydroxyvalerate)/sol-gelbioactiveglass,PHBV/SGBG]的体内成骨效能。方法制备犬胫骨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在骨缺损区植入PHBV/SGBG材料,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于术后2、4、8、12周取材,大体标本及组织学切片观察该材料的体内成骨效能。结果实验组骨再生过程中,软骨成骨明显,术后2周骨缺损区软骨样组织较丰富;术后12周时,植入材料PHBV/SGBG基本完全降解,骨缺损区充填新生的成熟骨组织。对照组的骨修复不全,骨痂中可见纤维组织形成。结论复合材料PHBV/SGBG具有很好的骨传导性和骨再生能力,有望成为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材料

  • 标签: 生物活性玻璃 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 复合材料 骨缺损 骨生成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比较热压膜材料和自凝树脂的力学性能,为选择更为合适的材料代替自凝树脂做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的托提供参考。方法在室温25℃环境下,选用3mm厚的热压膜膜片和3mm厚的自凝树脂各10个,应用万能拉伸测力机测量并比较其力学性能,并在电镜下观察断口的形貌。结果3mm厚的热压膜材料的弹性模量为(1258.10±141.66)MPa,拉伸强度为(24.02±0.09)MPa,压缩强度为(47.55±1.03)MPa,明显低于3mm厚的自凝树脂(P<0.05)。3mm厚的热压膜材料的延伸率为(38.6±0.45)%,明显高于3mm厚的自凝树脂(P<0.05)。结论临床上考虑到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对托弹性的要求,可考虑此种热压膜材料代替自凝树脂做托。

  • 标签: 热压膜材料 自凝树脂 力学性能
  • 简介:目的:评价旋转式和往复式两种刷洗方式对E-max热压铸瓷、Ceramage聚合瓷、纳米树脂这三种美容修复材料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制备E-max热压铸瓷、Ceramage聚合瓷、纳米树脂试件各12片,按照不同的刷洗方式分成两组,在室温下用自制的电动牙刷刷洗装置,以牙膏浆为磨损介质,对三组试样分别进行刷洗,每个试样刷洗时间为194.6min,刷洗力度为200N,刷洗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实验前后三种试件的重量损失、粗糙度变化值和色彩改变值。结果:两种方式刷洗时,树脂组和聚合瓷组重量均有损失,热压铸瓷组重量无变化,其中树脂组〉聚合瓷组(P〈0.05);其中纳米树脂重量损失为旋转组〉往复式组(P〈0.05)。粗糙度值的变化,旋转式刷洗聚合瓷组和树脂组无明显变化,E-max组粗糙度值增加(P〈0.05),往复式刷洗造成三组材料的粗糙度值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热压铸瓷组最大,树脂与聚合瓷的变化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实验前后树脂组的色差值最大,Ceramage聚合瓷其次,E-max无明显变化;树脂组与铸瓷组之间的色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种刷洗方式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电动刷洗会造成树脂材料和聚合瓷的重量损失和颜色改变,引起热压铸瓷的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旋转式刷洗对树脂材料的磨损要大于往复式刷洗,往复式刷洗造成三种材料的粗糙度值均增加,两种方式对材料颜色变化无差异。

  • 标签: 电动刷洗 热压铸瓷 CERAMAGE聚合瓷 粗糙度 颜色
  • 简介:目的:本研究采用半水硫酸钙晶体(Calciumsulphatehemihydrate,CSH)与可吸收镁合金(Magnesiumalloys,Mgalloys)制备出一种可注射的新型复合人工骨材料,并研究其可注射性,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等各方面的性能。方法:对比不同比例Mg/CSH复合材料的初、终凝时间、压缩强度、注射特性;采用X线衍射分析(X-raydiffractionanalysis,XRD)和能量弥散X射线探测器(EnergyDispersiveX-rayDetector,EDX)对材料成分进行分析;模拟体内液态环境,测试材料在37℃浸泡环境下的生物活性及在磷酸缓冲盐浸泡下的重量变化以及pH变化;材料表面形态采用扫描电镜(Sca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观察;用大肠杆菌抑菌性实验对材料的抗菌性进行检测。结果:与纯CSH组相比,添加Mg的复合材料凝固时间延长,复合材料的可注射性显著提高(纯CSH的可注射比例为43%,20%Mg/CSH为69%)。随着Mg含量的提高,抗压强度方面也有所提高(P〈0.05)。XRD及EDX检测结果均证明材料中含有CSH以及Mg晶体。不同复合材料在浸泡环境下的结果表明,Mg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pH无影响;降解率方面,在浸泡时间小于21d时,纯CSH与Mg/CSH复合材料的降解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浸泡21d后,复合材料的降解性明显优于纯CSH(P〈0.05)。SEM检测浸泡前后材料表面,结果表明浸泡对材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Mg/CSH及10%Mg/CSH与纯CSH24h后抑菌性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添加镁合金的可注射硫酸钙复合材料展示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可注射能力、抗菌性,体内生物相容性方面也表现良好。该材料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可注射骨 半水硫酸钙 镁合金 骨组织工程 骨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力学性能代型材料对磨牙氧化锆全瓷冠断裂失效行为的影响。方法制作弹性模量与牙本质(18.6GPa)近似的复合树脂和多孔钛标准试件(n=40),测定其维氏硬度、挠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值。分别用离体牙及上述复合树脂和多孔钛制作代型(n=10),制作30个单层瓷结构的全锆(M-Zir)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粘接于离体牙预备体及多孔钛和复合树脂代型上。所有试件行抗折破坏试验,记录最大断裂载荷(N)及失效模式,并采用扫描电镜行断口形貌学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对代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抗折破坏试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多孔钛与P60复合树脂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8.50±1.65)和(17.48±1.70)GP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8,P=0.191)。多孔钛材料的维氏硬度(165.60±11.17)HV、挠曲强度(522.47±52.46)MPa和断裂韧性(3.67±1.18)MPa·m^1/2显著高于复合树脂(P<0.001)。离体牙组、多孔钛代型组、复合树脂代型组M.Zir冠的平均断裂载荷分别为(5306±467)、(5273±447)和(4695±583)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53,P=0.025)。多孔钛代型组与离体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复合树脂代型组显著低于离体牙组(P=0.015)及多孔钛代型组(P=0.021)。全瓷冠断裂模式分析显示,3组的M-Zir冠断裂模式无明显差异,均为瓷全层折裂为颊颚侧2块,裂纹通过中央窝沟向近远中牙尖三角嵴方向扩展。同时,离体牙组试件多伴有预备体的损伤,复合树脂代型组全部试件均伴有代型折裂,多孔钛代型组全部试件均完整。结论多孔钛的维氏硬度、挠曲强度及断裂韧性优于复合树脂材料。使用复合树脂材料作为代型时M.Zir冠断裂载荷偏低,但对其断裂模式无明显影响。多孔钛代型较复合树脂代型更适用于高强度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体外研究。

  • 标签: 挠曲强度 代型材料 力学性能 氧化锆 断口形貌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经烤瓷烧结程序处理后的Ni-Cr-Ti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腐蚀性能.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法(ICP-AES)检测Ni-Cr-Ti合金和Ni-Cr合金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15、90d的离子析出量.结果:Ni-Cr-Ti合金在各时间段在人工唾液中析出的金属离子总量较Ni-Cr合金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Ni-Cr-Ti合金和Ni-Cr合金析出的金属离子总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具有时间相关性.结论:Ni-Cr-Ti合金耐腐蚀性较Ni-Cr合金强,在人工唾液中析出的金属离子较Ni-Cr合金少.但Ni-Cr-Ti合金在人工唾液中仍有相当数量的Ni、Be离子析出,建议临床上应用于前牙时,应选择肩台瓷技术修复.

  • 标签: 腐蚀 含钛镍铬合金 金属离子
  • 简介:目的单组分粘接剂越来越广泛地在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时用作粘接剂和封闭剂,具备抗菌性能对其更为重要。本文采用直接接触法(DCT)和琼脂扩散法(ADT)对单组分粘接剂聚合后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对6种单组分粘接剂(Bond-1、OptiBondSolo,One-Step、Gluma、Prime&BondNT和Synergy)的各4个样本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检测。DCT法中,材料放置在96孑L板侧壁上固化。涂布10μl变形链球菌悬液后在37℃放置1小时。加入培养基,放人可控温酶标仪内。ADT法:将样本放入琼脂平皿上打好的小孔内,培育72小时后测量抑菌环直径。结果DCT法中所有粘接剂均显示出抗菌性,所有样本表明均无活菌生存。样本在磷酸缓冲液内放置24小时后仍然具有抗菌性。放置7天后,则失去抗菌能力。ADT法中所有样本均没有形成抑菌环。结论在DCT法体外实验中,单组分粘接剂聚合后至少24小时内具有抗菌特性。

  • 标签: 抗菌性能 粘接剂 组分 聚合 后表面 ONE-STEP
  • 简介:目的用直接接触法(DCT)和琼脂扩散法(ADT)来检验可填压复合树脂的抗菌性能材料和方法取6种树脂(SureFil,Alert,P-60,SynergyCompact,Pyramid和Solitair)各4个样本固化在96孔板的小孔侧壁上。每个样本表面滴加含有1×10^6活变形链球菌的混悬液101μL,37℃保持1小时。每个孔中加入新配置的培养液后.将96孔板放入可用作培养箱的调温分光光度计内。每30分钟记录一次光密度,连续16小时监测细菌生长情况。ADT的方法是将样本放人预先在培养基上打好的小孔内.培养72小时后测量抑菌环的宽度。结果两种试验中所有材料样本都没有抑制变链菌生长。DCT试验中有三种材料加速了变链菌的生长。在磷酸缓冲液中放置7~30天后复合树脂的抑菌性与对照组没有差别。结论可填压复合树脂料没有抗菌性。而新鲜聚合的复合树脂有助于细菌生长。

  • 标签: 复合树脂 抗菌性能 填压 细菌生长情况 COMPACT 96孔板
  • 简介:目的应用比格犬动物实验研究生物陶瓷材料iRootFM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治疗效果以及iRootFM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方法将比格犬22颗乳牙(共32个根管)分成2个实验组(iRootFM组、Vitapex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由同一操作者对实验组牙齿行根管治疗术,术后每2周由3名高年资口腔临床及影像学医生盲法进行口腔检查及X线影像学评估。应用SPSS18.0软件,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别对2个实验组的成功率及根管充填材料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4周iRootFM组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成功率均为100%(10/10);2~8周Vitapex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成功率均为100%(10/10),10周后成功率为80%(8/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FM组与Vitapex组在2、4、6、8、10、12、14周时根管充填材料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FM可以随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而吸收,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一个新选择。

  • 标签: 根管充填材料 乳牙 生物陶瓷材料 iRoot FM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常用树脂牙摩擦磨损性能及与牙釉质摩擦磨损性能的匹配情况。方法: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通过体外模拟口腔环境,对牙釉质、松风牙,拜耳牙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记录动态摩擦系数,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损形貌,电子天平得出磨损量。结果:三者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似,牙釉质稳态摩擦系数为0.90~1.00,松风牙为0.38,拜耳牙为0.47。磨损体积量:牙釉质〈松风牙〈拜耳牙(P〈0.05),而对磨物滑石瓷体积磨损量:拜耳牙〈松风牙〈牙釉质(P〈0.05)。树脂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牙釉质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结论:两种树脂牙稳态摩擦系数显著低于牙釉质,耐磨性弱于牙釉质,松风牙耐磨性大于拜耳牙。

  • 标签: 树脂牙 牙釉质 摩擦特性 耐磨性能 摩擦磨损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在体外细胞培养液和1%乳酸液中离子析出的量及种类。方法用失蜡法铸造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试件: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分别置于DMEM体外细胞培养液和1%乳酸溶液中浸泡30d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coupledplasmaatomicemissionspectroscopy,ICP-AES)检测3种合金离子的析出量和种类,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3种合金在两种浸泡液中离子析出总量依次为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在1%乳酸溶液中浸泡的3种合金离子析出总量皆比在DMEM细胞培养液中的离子总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中,镍铬合金的离子析出量最大,耐腐蚀性能最差,镍钛合金和钴铬合金耐腐蚀性比镍铬合金好;1%的乳酸溶液加速3种合金的腐蚀过程。

  • 标签: 铸造合金 离子释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吸收光谱法
  • 简介:目的:比较3种清洁方法对可摘局部义齿树脂基托颜色、表面粗糙度、吸水值和溶解值、弯曲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方法:按照YY0270-2003牙科学—义齿基托聚合物的试件制作标准,制成长方体基托树脂试件45片,随机分成3组,每组15片,分别进行3种处理,自来水浸泡组(A组),保丽净假牙清洁片溶液浸泡(B组),牙膏牙刷刷洗(C组)。然后检测试件颜色(△E)、表面粗糙度(Ra)、表面微观形貌、弯曲强度测试、吸水值和溶解值的改变。结果:三组颜色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值A组为0,B组0.35±0.45,C组为0.53±0.37。C组基托树脂试件的表面微观结构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裂纹及划痕。A组粗糙度为0.1867±0.5164,B组为0.1867±0.3519,C组为0.3333±0.05936,C组Ra值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弯曲强度分别是(A组80.12±3.54,B组80.90±8.23,C组87.78±7.11)、吸水值分别是(A组8.7134±0.7005,B组7.8859±0.62076,C组7.3104±0.26989)和溶解值(A组2.8945±0.2142,B组2.0958±0.2553,C组1.7231±0.6214)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3种常用的清洁义齿的方法中使用牙膏、牙刷刷洗对树脂试件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影响,保丽净假牙清洁片溶液浸泡对树脂基托的表面粗糙度、吸水度、溶解度、弯曲强度等性能影响均较小,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基托树脂 义齿清洁 表面粗糙度 弯曲强度 吸水性 溶解性
  • 简介:目的:利用健康离体牛牙,评价伢典对健康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牛切牙28颗,磨除唇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酸蚀组,伢典处理组,伢典处理+酸蚀组。分为不做预处理组,37%磷酸酸蚀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后再用37%磷酸酸蚀处理组。在牙本质表面粘结形成直径5mm,高3mm的光固化树脂圆柱体。37℃水浴24h后,以1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伢典处理后的健康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不做预处理的健康牙本质。伢典处理不影响酸蚀效果。结论:伢典对复合树脂与健康牙本质间的粘结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化学机械去龋 伢典 剪切粘结强度
  • 简介:全瓷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半透性,能够再现天然牙的半透明度和色深度,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牙美学特征的修复材料。本文就全瓷修复材料半透性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及与天然牙透明度的匹配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全瓷修复体 半透性 透射性
  • 简介:活髓保存是通过间接盖髓或直接盖髓保存牙髓的活力,刺激剩余牙髓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有良好的盖髓材料隔绝感染组织,促进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本文对临床使用的活髓保存材料,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研究动向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活髓保存术 活髓保存材料
  • 简介:骨移植再生是牙周组织再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骨移植的材料经历了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骨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变化。本文对各种骨移植材料及其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骨缺损 牙周再生 骨移植材料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氟离子环境对经烤瓷工序处理后金属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金(Au)合金、纯钛(Ti)、钴铬(CoCr)合金、镍铬(NiCr)合金试件各6件,模拟临床烤瓷处理后分别置于人工唾液(A组),含有0.2%NaF的人工唾液中(B组),绘制极化曲线,获得并分析材料的自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自腐蚀电位负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合金无差异。同种金属B组与A组相比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离子环境能使得烤瓷处理过金属的耐腐蚀性能下降,腐蚀速度加快。金合金与纯钛耐腐蚀性能较强,其次是CoCr合金,NiCr合金最差。

  • 标签: 氟离子 烤瓷熔附金属 腐蚀 极化曲线
  • 简介:爱汝特根管封闭糊剂是一种应用于根管充填和修复的新型生物陶瓷材料,近年来学者在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能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初步显示了该材料的优越性,本文将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做一归纳。

  • 标签: 爱汝特根管封闭糊剂 根管封闭 生物相容性
  • 简介: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非龋性颈部硬化性楔状缺损。在这些缺损中牙本质都存在病理性改变,常常会有牙本质小管的部分或全部闭塞。这些缺损对酸蚀和粘接的反应与正常牙本质不同,常常在临床治疗中产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回顾了文献上最常引用的致病因素、临床诊断以及形态和化学特征:同时详细地就最新粘接剂与此类牙本质粘接潜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文章还重点讨论了提高牙本质对粘接剂适合性方法的近期进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主要缺陷。

  • 标签: 树脂 非龋性 牙颈部缺损 粘接性能 病理性 硬化性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