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未发表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国内同行已发表的相关论文应充分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 标签: 文后参考文献 论文 MEDICUS 阿拉伯数字 著录规则 著录格式
  • 简介: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的结构式摘要。

  • 标签: 论文摘要 写作 结构式摘要 英文摘要
  • 简介: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3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细些。

  • 标签: 论文摘要 作者姓名 英文摘要 写作 工作单位 结构式摘要
  • 简介:文题不用缩略语,论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一篇文章不宜超过4个,不超过5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

  • 标签: 缩略语 论文 HBSAG 可读性 DNA RNA
  • 简介:文题不用缩略语,论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一篇文章不宜超过4个,不超过5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引导骨再生术(guideboneregeneration,GBR)。

  • 标签: 缩略语 论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引导骨再生术 HBSAG 可读性
  • 简介:目的:观察变异链球菌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形态学的变化,及其葡糖基转移酶基因(gtf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旋转培养系统(rotarycellculturesystem,RCCS)建立模拟微重力细菌培养模型,将变异链球菌分为模拟微重力组和对照组。在37℃厌氧环境(80%N2,20%CO2)下培养24h,收集模拟微重力组及对照组菌体,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学变化;并通过Q-PCR方法检测模拟微重力变异链球菌gtfB,gtfC,gtfD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图片显示,模拟微重力组细菌之间的不定形胶冻样物质明显少于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模拟微重力组细菌的荚膜部分减少,分裂状态下的细菌两极不对称。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变异链球菌gtfB、gtfC、gtfD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变异链球菌的超微结构有显著改变,其gtfB、gtfC、gtfD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模拟微重力 变异链球菌 葡糖基转移酶
  • 简介:目的:研究VarnishXT和ICON渗透树脂两种微创治疗材料釉质龋白斑颜色的影响。方法:选择牛门齿100颗,将唇面向下作为观察面,环氧树脂包埋,打磨。暴露至少6mm×10mm的釉质牙面,随机分A,B,C,D,E5个区,E区用抗酸指甲油封闭。并分别采用人工龋脱矿液后A区不做处理,B区经VarnishXT处理,C区经ICON渗透树脂处理,D区经氟化物处理后,用电子分光光度比色仪测量L*值。结果:脱矿后样本A、B、C、D较E区升高,L*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认为脱矿后各区与E区的L*值不同;B、C、D三区两两比较L*值均有统计学差异;B、C、D区经处理后与A区相比,L*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L*值均较A区降低,且L*值C区0.05),尚不能认为两区的L*值不同。

  • 标签: 龋白斑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渗透树脂
  • 简介:目的比较3种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根尖溢出碎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5~25岁患者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单根管前磨牙68颗,随机分为对照组、机用ProTaper组、Waveone组和Mtwo组,每组17颗.分别采用手用ProTaper镍钛锉、ProTaper机用镍钛锉、Waveone机用镍钛锉及Mtwo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并冲洗根管,收集器械预备过程中的根尖溢出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冲洗后根尖溢出液的光密度(OD)值,相对比较其根尖溢出碎屑的含量,分析不同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根尖溢出碎屑产生的影响.结果各组根尖溢出液OD值:对照组为68.65±11.47;机用ProTaper组为62.66±11.17、Waveone组为58.49±12.96、Mtwo组为47.70±10.28.除了机用ProTaper组与对照组间以及Waveone组与机用ProTape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Mtwo镍钛器械预备根管产生的根尖溢出碎屑明显少于ProTaper和Waveone镍钛器械.

  • 标签: 根尖溢出碎屑 根管预备 镍钛器械
  • 简介: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不同桩核背景氧化锆全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选取4种不同颜色的氧化锆基底瓷块,依瓷块颜色由浅至深分为A、B、C、D四组,分别制备边长为10mm,厚度为0.5mm的正方形试件各10件,并均匀涂塑1.0mm的牙本质饰瓷。分别制作相同规格的钴铬合金、金铂合金及复合树脂背景试件各1片。将四组氧化锆试件分别置于三种背景试件之上,采用Crystaleye比色仪测量各组试件的色度值,每个试件测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E值。用SPSS12.0软件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分析,并各组的色度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钴铬合金背景组、金铂合金背景组与树脂背景组相比,其Lab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色差值均小于1.5。D组试件在不同背景下的色差值最小。结论:不同材料的桩核对氧化锆材料颜色影响较小,深色氧化锆遮色效果更佳。

  • 标签: 氧化锆 桩核 颜色
  • 简介: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均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品种、品系描述清楚;②强渊来源;③遗传背景;④微生物学质量;⑤明确体重;⑥明确等级;⑦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⑧明确性别;⑨有质量合格证;⑩有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⑩所有动物数量准确;⑩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⑩实验动物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交代;⑩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 标签: 实验动物 医学论文 微生物学质量 双因素方差分析 饲养环境 遗传背景
  • 简介: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颌下腺鳞癌细胞A253的细胞毒性,同时研究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颌下腺鳞癌细胞A253的杀伤效果.方法通过荧光光谱检测不同孵育时间下细胞HMME的摄取量.设定不同的光照时间A253细胞进行PDT,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HMMEA253的细胞毒性及PDT的作用效果.荧光显微镜定性检测PDT作用后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改变.结果孵育时间为2h时,不同浓度的HMME在细胞内蓄积量均达到峰值.HMME质量浓度≤10μg/mL时,细胞毒性较小,存活率在92%以上.应用光密度值为80mW/cm2的630nm激光A253细胞进行PDT,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降低;在30s时,细胞存活率降低到71.2%,与空白对照组、单纯光照组、单纯光敏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染色结果表明,PDT作用后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加.结论10μg/mL的HMME介导的PDT颌下腺鳞癌细胞A253有显著的杀伤效果.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血卟啉单甲醚 颌下腺鳞癌 活性氧
  • 简介:目的:探究舒适护理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8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到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入院后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用临床标准情绪评价表进行评定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一段时间的负面情绪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时的负面情绪评分平均为20.16±5.18,对照组评分平均为42.25±8.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住院期间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适护理老年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作用效果显著,具有很好地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疼痛的作用,可以考虑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颌面外科 负面情绪 医患纠纷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根管冲洗剂MTAD与传统冲洗剂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在离体牙上建立粪肠球菌根管内感染模型,实验组用新型冲洗剂MTAD及3种常用的冲洗剂(2.5%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对照组用0.9%NaCl溶液冲洗根管。冲洗前、后用吸潮纸尖进行细菌取样培养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培养计数结果显示,各组根管内细菌数量的差异在冲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冲洗MTAD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根管内细菌数量最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TAD冲洗剂较2.5%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根管内的粪肠球菌有更优异的抗菌效果。

  • 标签: 根管内粪肠球菌 MTAD根管冲洗剂 浓替硝唑含漱液 NACLO 双氧水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3种应急治疗方法急性牙髓炎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首诊就诊于泉州市石狮市医院口腔科的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患者189例(患牙189颗,均为前磨牙或磨牙),分别采取开髓失活法(A组)、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B组)及牙髓摘除术(C组)进行应急治疗.5~7d后复诊,评价各组的止痛效果并进行根管治疗.结果3种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方法止痛有效率:A组为71.4%(40/56);B组为89.2%(58/65);C组为92.6%(63/68).B、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与C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急治疗后A组有3例发生急性根尖周炎,B组和C组各有1例.结论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与牙髓摘除术的止痛效果较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应急治疗 止痛效果
  • 简介:目的:体外评价三种漂白方法釉质钙含量及表面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72颗人离体前磨牙牙冠从中间分为颊舌两部分,随机取其中一部分为实验侧,另一部分空白对照,30颗用于内着色模型的研究;42颗用于漂白实验,实验侧分别给予A组15%过氧化脲(CP)、B组15%CP与30%HP联合漂白、C组30%过氧化氢(HP),采用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仪观察和测量标本。结果:各组漂白后釉质中钙含量明显减少(P〈0.001),且A组与B、C组相比釉质脱钙最重(P〈0.01),B、C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漂白因疗程短且釉质脱钙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漂白 牙釉质 扫描电镜 原子吸收光谱仪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多能相关转录因子Nanog人牙髓细胞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Nanog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SIN-EF2-Nanog-IRES-GFP-puro,采用psPAX和pMD2.G慢病毒包装系统转入293T细胞进行病毒液的生产和收取,转染生长良好的第3代人牙髓细胞,构建稳定过表达Nanog的人牙髓细胞株,以空载体转染的细胞为对照组,细胞进行成脂及成牙本质诱导。采用Br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和Sox2的表达,以及细胞成脂、成牙本质分化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成功构建Nanog过表达的人牙髓细胞株;BrdU法检测结果显示,Nanog过表达组比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强(F=90.421,P=0.000)。过表达组Oct4、So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Oct4mRNA=71.649,POct4mRNA=0.000;FSox2mRNA=106.278,PSox2mRNA=0.000;FOct4蛋白=41.632,POct4蛋白=0.002;FSox2蛋白=38.962,PSox2蛋白=0.002)。在矿化诱导条件下,Nanog过表达组DSPP、DMP1和OCN表达量、矿化结节产生量高于对照组(FDSPP=15.261,PDSPP<0.05;FDMP1=16.235,PDMP1<0.05;FOCN=17.019,POCN<0.05);成脂诱导21d后,Nanog过表达组LPL和PPARγ2表达量及脂质产生高于对照组(FLPL=15.542,PLPL<0.05;FPPARγ2=10.437,PPPARγ2<0.05)。结论过表达Nanog能提高人牙髓细胞增殖能力,促进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Sox2的表达,增强细胞多向分化能力。

  • 标签: 牙髓细胞 NANOG 细胞增殖 多向分化能力 多能相关转录因子
  • 简介:镍钛合金根管器械因其具有超弹性及形状记忆能力已在根管预备中广泛应用,但因镍离子释放致癌及易发生器械分离、易腐蚀等缺点,近年来表面改性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表面改性可使材料表面形成生物活性薄膜,有效抑制镍离子析出,增强其抗腐蚀性,改善其生物相容性.表面改性方法包括机械去除法、表面氧化法及表面涂层技术等.本文镍钛合金根管器械表面改性方法及改性后其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镍钛器械 表面改性 抗腐蚀性 抗折性
  • 简介: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和“结论(Conclusion)”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均首字母大写,复姓中间加入连字符,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3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细些。

  • 标签: 英文摘要 医学研究 论著 电子版 写作 杂志
  • 简介:目的:评估边缘形态与粘接剂两种因素全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并探讨两种因素全冠边缘适合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制作预备体长6mm、直径10mm、聚合度12°的树脂模型60个,按不同边缘形态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模型进而被随机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一模型进行四点标记,常规制作钴铬金属全冠,按标记点就位。边缘形态(因素A)选取2种:A1为凹面肩台,A2为直角肩台;粘接剂(因素B)选取3种:B1为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ZPCC),B2为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GIC),B3为RelyXUnicem树脂水门汀粘接剂(RC)。按照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分别对6组金属全冠进行粘接处理,每个金属全冠均采用10kg载荷加压至粘接剂完全固化。每个金属全冠在代型上粘接前后分别用SMZ745T体视显微镜于四个标志点处对边缘终止线到冠边缘外侧之间的垂直边缘缝隙进行拍照,用Image-ProPlus6.0软件系统进行测量,计算粘接前后冠边缘缝隙的浮升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粘接后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六组边缘浮升量分别为(64.84±35.62)、(47.47±28.27)、(107.78±56.91)、(69.68±39.44)、(58.44±38.39)、(131.90±66.18)μm。A1B2组边缘浮升量变化最小,A2B3组最大。边缘形态不变时,应用不同粘接剂粘接时的样本浮升量两两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同一种粘接剂时,不同边缘形态的样本浮升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形态和粘接剂两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边缘适合性,边缘形态与粘接剂相互之间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临床上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时,建议选择凹面肩台并选用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粘接。

  • 标签: 边缘适合性 边缘形态 粘接剂 全冠
  • 简介:目的:检测维甲酸(Retinoicacid,RA)诱导小鼠胚胎腭裂模型中胎鼠舌体发育过程中肌相关microRNAs(MyomiRs)、成肌调节因子(Myogenicregulatoryfactors,MRFs)以及Pax基因的表达变化,探究MyomiRs在舌肌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推测RA致胎鼠腭裂伴发舌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RA诱导小鼠胚胎腭裂模型,分别在E13.5、E14.5、E15.5收集胎鼠舌体组织,用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舌体中MRFs和Pax基因的表达;用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舌体中MyomiRs的表达。结果:胎鼠舌体发育过程中,正常组miR-1和miR-206相对表达量均持续上升,RA诱导组二者变化趋势与正常组相似,但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miR-1的结果在E14.5和E15.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206的结果在E1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RA诱导组胎鼠舌体中MyoD和Myf5相对表达量都在E14.5达到峰值,随后下降。RA诱导组MyoD的表达在E14.5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在E15.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RA诱导组Myf5的表达在E15.5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和RA诱导组胎鼠舌体中Pax3表达均在E14.5达到峰值,Pax7表达均在E15.5达到峰值。RA诱导组Pax3的表达在E14.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ax7的表达则在E13.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在舌肌分化过程以及RA诱导腭裂胎鼠的舌发育异常中,miR-1/miR-206与Pax3/Pax7及Myf5/MyoD的表达趋势具有相关性。RA可能通过下调miR-1/miR-206而靶向上调Pax3/Pax7,进而下调MyoD/Myf5表达,从而抑制舌肌分化,导致舌肌发育异常。

  • 标签: 维甲酸 舌异常 肌相关microRNA 成肌调节因子 Pax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