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完壁式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00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完壁式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听力恢复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气导提高超过30dB、气导提高在10dB到20dB之间以及气导提高低于10dB三个阶段的听力恢复情况分别是40.00%、18.00%以及10.00%,和对照组患者在气导提高超过30dB、气导提高在10dB到20dB之间以及气导提高低于10dB三个阶段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脂瘤中耳炎患者采用完壁式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后,可以保证手术安全开展,提升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听力早日恢复。

  • 标签: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型 中耳炎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中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研究再次手术为了获得干耳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01—2009年间收治入院的资料完整的60例突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均采用突再根治术及开放式鼓室成形术。随访6月~8年,60例患者均获得干耳,干耳率为100%。在手术中发现60例突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中,外耳道口狭窄者53例(占88%),胆脂瘤残留者48例(占80%),术腔内肉芽增生者44例(占73.3%),面神经嵴高者40例(占66.7%)。结论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为病变清除不彻底和手术缺陷。突根治术后要想获得干耳,术中彻底清除病灶,保证术腔的通风和引流是干耳的基本条件。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胆脂瘤 感染 再次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突手术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85年至2001年期间住院并随诊资料比较完整、行中耳突手术的14岁以下的儿童105例(131耳)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男69例(86耳),女36例(45耳).平均初次流脓时间6.05岁,发病至首次手术时间4.25年.随访时间1-18年,平均3.25年.结果仅48耳有明确发病诱因,其中急性中耳炎16耳(333%),居首位;先天性小耳畸形14耳(29.2%),第二位.传统突根治术83耳,改良突根治+鼓室成形术38耳.两组间干耳率分别为87.95%(73/83)和84.21%(32/3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者听力平均39.52±12.08dB,明显优于前者(62.52±10.35dB).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其中外耳道狭窄10例(7.6%);面瘫3例(2.3%);脑脊液漏1例(0.76%);淋巴漏并全聋1例(0.76%);出现眩晕等迷路刺激症状6例(4.58%);术后外耳道霉菌感染2例(1.52%);切口细菌感染1例(0.76%).结论儿童中耳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干耳率比较低,应慎重.手术方式选择应依据患儿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保留听力的术式.

  • 标签: 儿童 疗效分析 先天性小耳畸形 中耳乳突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2001年
  • 简介:目的介绍完壁式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完壁式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的57例(耳)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8耳术后鼓膜一期愈合,5耳移植筋膜边缘残留裂隙,2-3周后延期愈合,4耳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随访10个月至34个月,无复发病例,57耳的0.5、1.0、2.0、4.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由术前的49.7±9.4dBHL恢复到30.3±8.0dBHL,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5dBHL,其中48耳听力有改善。结论采用完壁式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有效清除中耳突病灶,重建中耳传导结构,且能保留耳部正常形态,提升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耳炎 完壁式乳突切开 鼓室成形
  • 简介:目的:探讨经突面神经减压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突面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的贝尔氏面瘫病例,比较分析手术时机、减压部位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经突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手术有效率为77.3%,恢复至H-BⅠ、Ⅱ级的占总数的54.5%。其中发病3个月内接受减压的病人术后恢复至Ⅰ级、Ⅱ级所占比例62.5%(10/16),2个月内接受减压手术的10例病人中7例恢复至H-BⅠ、Ⅱ级,占总数70%。恢复至H-BⅢ级的3例,占总数30%,无Ⅳ级或更差病例。结论对面神经变性超过90%的发病3个月内的贝尔氏面瘫患者行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预后至Ⅲ级或更差的几率。

  • 标签: 面神经减压 贝尔氏面瘫 经乳突径路
  • 简介:目的慢性中耳炎是常见的多发病,但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采用完壁式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探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5例(耳),行完壁式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对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SPSS14.0统计软件统计,采用校正的chi-squaretest检验。结果85例(耳)总有效70例(82.4%,70/85),术前骨导听阈提高与病程长短、胆脂瘤无关(P〉0.05),与听骨链中断、固定有相关性(P〈0.05),听骨链的破坏吸收、肉芽包绕、固定会造成术前骨导听阈提高,该术式带蒂的"袖状"外耳道、鼓膜上皮瓣覆盖移植膜,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较好地保留了鼓膜自然形态,听阈达到或保持在应用水平63例(74.1%,63/85)。鼓膜一期愈合率为96.47%(82/85)。结论手术适应证的正确选择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完壁式突根治-鼓膜夹层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最大限度地保留或还原了患者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的正常生理结构,提高了听力功能。

  • 标签: 夹层法 鼓膜成形术 中耳炎 胆脂瘤 耳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突根治术后长期流脓患者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对63例突根治术后长期不干耳患者再次施行突根治术,同时行突充填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经1~2月局部换药均获干耳,外道形态接近自然宽大的外耳道,气导听力较术前获得改善。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难于清理是突根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突腔彻底开放,轮廓化,适度充填突腔,配合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近似正常的外耳道,并且能有效改善听力。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鼓室成形术 再手术 乳突填塞 自体骨粉
  • 简介: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恢复正常的中耳及外耳道解剖结构的方法,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方法用带蒂颞肌骨片对47例(耳)胆脂瘤中耳炎病人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修复重建术。结果47例(耳)病人术后经0.5~3年随访,12耳听力提高15dB(25.53%),15耳提高20dB(31.91%),7耳提高30dB(14.89%),3耳提高40dB(6.38%),2耳提高50dB(4.26%);8耳提高小于15dB(17.02%)。所有重建的外耳道壁及中耳突腔均接近正常状态,无外耳道闭锁或塌陷。结论利用带蒂颞肌骨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重建,既能彻底清除中耳突腔内的胆脂瘤及肉芽组织,又能保证良好的外耳道和中耳的形态和功能。术后听力提高明显.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外耳道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瘤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本文介绍了2009年11月-2010年7月在我院接受突鼓室成形伴上鼓室切开重建(Mastoidotympanoplastywithepitympanoplasty,EMT)手术的56例(耳),即在保留外耳道后壁切开突的前提下,同时进行上鼓室外侧壁的切除以彻底清除病灶,最后进行上鼓室突填塞并重建听力。本文初步报告了这一技术并对与此相关的外科处理策略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9个月,1例术后疼痛再次手术,2例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2例术后鼓膜紧张部后上微小穿孔,其余病例术后愈合良好,术后换药2~3次即完全愈合,术后随访56例中26例听力资料完整,0.5、1、2kHz气骨导间距由术前平均31.9dBHL缩短到19.6dBHL。结论保留外耳道后壁突切开同时切除术上鼓室外侧壁并进行重建,简化了经典完壁式手术的复杂操作,易于掌握;同时,手术保留的外耳道后壁使耳道形态得以保留,术后恢复时间短,减少了术后换药次数;上鼓室软骨填塞可有效的防止回缩袋的形成,避免了胆脂瘤的复发。该术式为治疗中耳炎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乳突切开 上鼓室切开重建 软骨 胆脂瘤
  • 简介:目的探讨枕部皮下肌组织瓣在开放式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完成的29例(29耳)开放式突根治术并枕部皮下肌组织瓣填塞突腔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2-34月。术后突术腔干耳率为100%,手术后术腔无分泌物流出的时间为术后21-56d,平均33.5d。术区上皮化的时间为术后35-98d,平均61.7d。自洁功能好,无需清理耳道痂皮。结论在开放式突根治术中,应用枕部皮下肌组织瓣进行突腔填塞可以获得良好的干耳效果。

  • 标签: 中耳 乳突 耳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 简介:目的观察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患者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突腔、耳甲腔成形、WullsteinⅢ鼓室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切口对37例(3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病人施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突腔及耳甲腔成形和Ⅲ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听力平均提高16dB,26耳平均听力达35.8dB,9耳平均听力达25dB.跟踪随访2-4年,术腔均上皮化好,外耳道无痂皮堆积.26例鼓膜形态完全正常,5例鼓膜疤痕内陷,3例鼓膜穿孔但干耳,干耳率91.9%(34/37);3耳仍有间断性流脓,经再次手术干耳,2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5.4%(2/37).干耳时间在5-9周,平均6.5周.结论耳后肌骨膜瓣填塞突腔、耳甲腔成形并WullsteinⅢ鼓室成形术能使术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

  • 标签: 骨膜瓣 填塞 乳突腔 鼓室成形术 上皮化 中耳乳突炎
  • 简介:目的分析开放式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应用人工听骨后的听力变化,并探讨人工听骨对中耳炎患者听力重建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开放式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并行I期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患者的术前后听力变化情况(Pure-toneAverageThreshold,PTA).结果78例开放式突根治鼓室成形I期人工听骨听力重建患者术后听力有52例提高,其中部分听骨赝复物PROP植入后PTA提高者占72.4%,全听骨赝复物TORP植入后PTA提高者为65%.结论开放式突根治I期鼓室成形人工听骨植入使大多数中耳炎患者听力得到保存或补偿.

  • 标签: 中耳炎 人工听骨 鼓室成形
  • 简介: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开放性突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8例行开放性突根治术的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实验组60例术腔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对照组68例术腔未应用任何贴覆物.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术腔愈合情况及上皮化时间.结果术后实验组术腔光滑、渗液少,易清理,平均上皮化时间为4.2周,对照组术腔渗出较多,清理困难、换药频繁,平均上皮化时间11.5周;两组术后上皮化时间行t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性突根治术中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贴覆的术腔,上皮化时间短、干耳快,抗感染能力强、减少术后复发.

  • 标签: 中耳炎 胆脂瘤 乳突根治术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上皮化
  • 简介:单纯语言障碍(specificlanguageimpairment,SLI)是指个体语言功能发展受限,这种语言缺陷并非由听力缺陷、智力损伤或神经损伤引起。本研究介绍了单纯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特征、社会情绪行为和信息加工特征,以及单纯语言障碍研究的趋势。

  • 标签: 单纯型语言障碍 社会情绪行为 加工速度
  • 简介:目的比较痉挛脑瘫儿童与普通儿童口腔共鸣的差异,探讨痉挛脑瘫儿童KI腔共鸣异常的特征。方法以学龄前痉挛脑瘫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5例为实验对象,采用实时言语测量仪采集提取两组儿童/a/、/i/、/u/发音平稳段的第一、二共振峰(F1、F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儿童/a/F1、/a/F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F,有显著性差异(P〈0.05);/i/F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u/F1无显著性差异(P〉0.05);/u/F2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痉挛脑瘫儿童易出现口腔共鸣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后位聚焦;/i/F2、/u/F2值可为脑瘫患儿口腔共鸣障碍的评估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痉挛型脑瘫儿童 口腔共鸣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经突外耳道联合径路、采用1期转蒂Z形皮瓣结合2期植皮法在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中的听力重建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10年1月间,110例确诊为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病例,分为纵行切口组(24例)和Z形皮瓣组(86例)。所有病例按Schuknecht畸形分,经突外耳道联合径路,根据术中听骨链情况行Ⅰ-Ⅲ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术前的畸形分、听力结果、鼓室成形术式;并对两组近期、远期听力学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纵行切口组比较,Z形皮瓣组术前听力水平、畸形分突气化分类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近期听力,无论提高10dBHL以上或提高30dBHL以上,纵形切口组与Z形皮瓣组的近期听力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远期听力效果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Z皮瓣组的近期与远期听力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详尽的耳畸形程度判定、术中对有效中耳传音结构的最大程度保护及经突外耳道联合径路、1期转带蒂Z形皮瓣结合2期植皮法具有良好优势,能结合其它方法的优点,在经过合理选择的病例中联合应用,获得较好的远期听力重建效果。

  • 标签: 耳畸形 联合径路 Z形皮瓣 听力重建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瘤中耳炎的听力特点,为临床干预胆脂瘤中耳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6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术前纯音听阈临床资料,结合听骨链破坏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中男性84耳,女性72耳,平均年龄32.98岁(6~78岁),听力损害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骨链破坏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听骨链破坏程度在不同病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胆脂瘤中耳炎病例中,不同频率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病程越长,听骨链破坏越严重。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 听力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