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决定心理卫生素质的作用。方法临场实验法。测定儿童心理卫生素质。结果探险心理卫生素质是内因。结论心理卫生素质促进心理发展。

  • 标签: 中小学生 探险心理 心理卫生 心理素质
  • 简介:医院前身是1883年(清光绪九年)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创办的“博习医院”。1958年9月时任医院大外科主任的鲍耀东教授赴天津医学院附属总医院参加全国第二期神经外科为期一年的进修班,由当时国内神经外科最著名的赵以成教授担任主讲,1959年9月鲍耀东教授从天津返苏后带领同仁组建了神经外科,成为当时国内较早一批建立神经外科的单位之一,在他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颅脑外伤、颅内浅部肿瘤、

  • 标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颅脑外伤 基督教 进修班 医学院
  • 简介:目的:调查苏州市医疗机构管道护理质量现状,为进一步制定管道安全护理策略,提高管道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法调查苏州市36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管道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共抽查36家医疗机构的管道1443根,胃肠管(25.8%)居多,导尿管(23.4%)、中心静脉导管(20.1%)次之。管道护理问题发生率为41.79%,其中最突出的是管道标识问题,发生率为20.51%。护理院的管道问题发生率高于二、三级医院;规范管道护理管理有利于减少管道问题;气管导管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管道;患者住院时间越长,管道问题越多。结论:医疗机构管道护理质量有待提升,医疗机构应基于循证方法制定科学的管道护理策略,加强管道风险管理,提高管道护理质量,保障临床患者安全。

  • 标签: 医疗机构 管道 护理质量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10届脑血管病论坛于2005年4月l7日在苏州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椎基底动脉缺血与眩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王少石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概念还有用吗?”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苏州大学 第10届 论坛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虞正权教授: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sinuscavernoushemangioma,CSCH)是一种少见的颅内硬膜外富血管良性病变,实质是毛细血管等级的血管畸形。学者们根据CSCH的组织学特点,将其分为A型(即海绵状型:由大量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腔及血窦组成,肉眼见有完整假包膜,质地较软,张力高)和B型(即桑椹状型:由大量实质成分及发育较好的血管组成,管腔较小,内有血栓,管腔间有较多结缔组织,假包膜不完整或缺如)。

  • 标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HEMANGIOMA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颅内硬膜外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与苏州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3年两地区8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平均年龄小于苏州地区,但发病率高于苏州地区;气温变化较大季节,发病率高;低哥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血肿较大与预后不良相关;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早期甚至超早期手术病死率较低。结论:重视高血压的治疗可减少脑出血的发病;手术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早期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大兴安岭 苏州 调查分析
  • 简介:本刊讯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于2017年5月12—14日在苏州举办。会议围绕失眠、睡眠障碍与药物;癫痫与睡眠障碍;快动眼睡眠行为异常;高原睡眠障碍;

  • 标签: 中国睡眠研究会 高原睡眠障碍 专业委员会 苏州大学 医学论坛 换届选举
  • 简介:目的:比较盲人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差异。方法:采用修订后的大学生心理状态问卷对盲人大学生100人,正常大学生116人进行了调查。结果:(1)盲人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在抑郁、焦虚、孤独、自卑感,偏执和敌对6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盲人大学生内部,全盲和半盲在抑郁、焦虑、偏执、敌对4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盲人大学生群体心理状态普遍低于正常大学生

  • 标签: 盲人 大学生 群体心理状态 比较 调查 焦虚
  • 简介: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被人们所关注,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许多人总是用心理是否健康的眼光去看待大学生的行为,容易产生错误误区。建议从人性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去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人性 心理素质
  • 简介:目的:比较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亲子关系类型的异同点。方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因素分析将大学生亲子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感谢型”、“对立型”、“顺从型”和“沟通型”;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对立型”亲子关系上表现明显。结论:独生子女大学生与父母的“对立型”关系居多,部分男大学生亲子关系不成熟。

  • 标签: 大学生 亲子关系 独生子女 感谢型 对立型 顺从型
  • 简介:目的:探讨金融专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91名金融专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金融专科学生中强迫症、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青年组。男生阳性均分高于女性阳性均分。三年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人数高于一、二年级。结论:专科生的心理卫生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

  • 标签: 金融专科 学生 心理健康 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 强迫症
  • 简介:通过对15例大学生自杀案例的调查分析,特别是对其中3例进行危机干预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出三点结论:①大学生自杀一般是在某些特定的对于本人有着较特殊意义和强烈精神刺激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作用下发生的;②自杀前一般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心理危机期或反应期,这是进行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期;③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诊治是减少自杀的关键。建议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支持系统,这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是极为有益的。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预测 防治 自杀案例 家庭支持系统
  • 简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及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择业需要面对诸多挑战,部分学生陷入各种心理误区,对此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不仅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还要重视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指导和调适。

  • 标签: 大学生就业 择业心理 调适 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扩招 毕业生就业
  • 简介:抑郁是大学生心理不适的主要原因,其抑郁程度因专业、年龄、性别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差别。抑郁心理主要是认知脆弱性和特定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调适抑郁心理的有效方法是认知法、内观法和森田法。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 心理辅导 原因 负性生活事件 认知法
  • 简介:人的一生是在不断调适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对于步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主动调适自我,适应全新的大学生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人生目标和态度,人际交往的范围,个人的经历与认识水平,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因素,则有利于培养其自我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调适能力 认识水平 高等院校 归因 探析
  • 简介:目的了解和分析大学生自尊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情感量表对416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封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结果大学生在性别、城乡、家庭教养方式、体育运动水平、交际能力上其自尊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正性情感、情感平衡、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学习成绩封大学生的自尊存在着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封大学生进行自尊教育。

  • 标签: 大学生 教养方式 性别 交际能力 自尊水平 自尊教育
  • 简介:疑病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医学生更容易产生疑病倾向和疑病症。疑病症在临床表现为疑病心理、疼痛感觉和躯体症状等。引起疑病症产生的原因有:暗示聊想、学习程度、心理挫折、身体状况和人格特征等。疑病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

  • 标签: 医学生 疑病症 心理机制 精神心理疾病 疑病心理 疼痛感觉
  • 简介:目的探讨上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16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评。结果月上网时间平均不足4小时的同学的SCL-90总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月上网时间平均4至10小时的同学的SCL-90的总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月上纲时间平均10小时以上的同学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接近全国常模,人际关系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P<0.01)。恐怖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结论合理健康的上网,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紧张和压力的释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过度上网,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容易引起人际情感的淡化。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际情感 网络 上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