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教宝宝用完整的语句讲话是十分必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宝宝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促进宝宝的思维发展,长大后成为一个思维清晰的人。当宝宝两岁后,妈妈应鼓励他说完整的句子,比如我想吃饭,而不是简单地说吃饭。

  • 标签: 引导 口语表达能力 思维 吃饭
  • 简介:062101免疫抑制药物治疗风湿病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薛海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9).-559~560,563062102自身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钟旭辉…∥临床儿科杂志.-2006,24(4).-256~259062103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血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谭永强…∥临床儿科杂志.-2006,24(4).-299~301结果:138例JIA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较缓解期明显升高(P<0.01)急性期与缓解期三种指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2急性期以渗出性皮疹为主者D-二聚体含量较关节症状组及无明显症状组均明显升高,而关节症状组较无明显症状组无明显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3全身型患者D-二聚体、CRP及ESR均较非全身型显著增高(P均<0.01)。表3参10(赵红缨)062104幼年特发性关节炎37例/毛海英…∥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9).-534~535结果:全身型22例(59.46%),少关节型7例(18.9%),多关节型5例(13.51%),其他关节炎型3例(8.10%)。全身型以非类固醇型抗炎药(NSAIDs)+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风湿病结缔组织
  • 简介:910741小儿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55例临床分析/王秀英…∥实用儿科杂志。-1991,6(1)。-23~24男98例,女57例,发病年龄4~14岁,学龄期起病最多占90.32%。病程4天~7年。发病季节2/3以上在冬春季,病前有咽,扁桃体炎者占71%,风心病中有风湿热史者仅有7例占8.54%。多数病人来自农村。入院时主要表现以心脏炎99例,瓣膜病82例,全心炎16例,心肌炎11例,关节痛75例,关节炎27例,舞蹈症30例,发热86例。82例风心病患儿瓣膜病变以二尖瓣损害最多占80%以上。实验室检查,WBC>10×10~9/L92/150例,ASO>600~9/m175/114例,ESR>22mm/h114/144例,咽拭子培养阳性30/33例。ECG检查144例,异常者129例。合并症以心衰最多(48.39%)。给予青霉素,强的松和/或阿斯匹林及对症治疗,6例死亡。随访1~17年12例单纯风湿性关节炎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小儿风湿热 瓣膜病变 学龄期 咽拭子培养 风心病
  • 简介: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类以自身免疫性多脏器损害为特点的伴有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疾病,肺是CTD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常见的可引起儿童肺损害的CTD包括幼年类特发性关节炎(JIA)、幼年多发性肌炎/幼年皮肌炎(JPM/JDM)、系统性硬化(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 标签: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肺损害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发性关节炎 系统性疾病
  • 简介:宝宝的成长怎么看都觉得可爱宝宝刚出生时好像没有想象得那样好看:一颗约占了身长近1/4的脑袋瓜,细小的腿,麻杆似的小胳膊,鼓起的肚子和一张被羊水浸泡的小脸,但经过了1后。宝宝的脸蛋舒展起来,不浮肿了,怎么看都觉得可爱,皮肤也褪去了出生时的胎脂,呈粉红色,柔软光滑。

  • 标签: 营养 满月 出生时 水浸泡 粉红色
  • 简介:目的介绍C型臂引导下磨除瘤巢治疗骨样骨瘤的微创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儿童骨样骨瘤10例,其中股骨干骺端5例,股骨中段2例,肱骨干骺端2例,C6椎板1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9.2岁),男性4例,女性6例.采用C型臂引导下瘤巢磨除术,先在欲进针的体表放置克氏针作为标志物,并在皮肤上划出标志线,经C型臂透视确定体表标志与瘤巢问位置后,将克氏针直接插入瘤巢中心.然后经克氏针一侧作2cm皮肤切口,将直径4mm环锯式骨活检针套进定位的克氏针,进行顺时针旋转环切瘤巢.再用外径6mm的空心钻徐缓削瘤巢.结果所有病例的标本经病理学检企证实为骨样骨瘤.平均手术时间为30min,平均出血量约50mL,住院时间为6.7d.患儿治疗后24h内原有疼痛症状消失.随访6~36个月(平均8个月),临床症状消失,X线片及cT扫描提示瘤巢消失,硬化骨范围缩小,无应力性骨折发生.结论C型臂定位下瘤巢磨除术治疗骨样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费用较低的微创手术,适用于多数部位骨样骨瘤的治疗.

  • 标签: 臀/外科学 骨瘤 骨样 治疗
  •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举办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于2008年4月24日至28日在黄山市成功举办。讲座由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常委、安徽省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王忠荣教授主持,安徽省医学会王尚柏秘书长致开幕词。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水压灌肠 B超引导 学习班 黄山市 诊治
  • 简介:目的基于胎盘病理性炎症,探讨〈34孕早产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孕27^+0~31^+6住院并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孕27^+0~31^+6和孕32^+0~33^+6组,探讨〈34孕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孕27^+0~31^+6组和孕32^+0~33^+6组分别纳入106和110例,两组在母亲年龄、剖宫产和产前使用激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1%(104/216)胎盘病理性炎症反应阳性(MIR+),其中51.0%(53/104)为仅母体炎症反应阳性(MIR+FIR-),49.0%(51/104)母体-胎儿炎症反应均阳性(Mitt+FIR+);51.9%(112/216)母体-胎儿炎症反应均阴性(MIR—FIR-),未见母体炎症阴性-胎儿炎症阳性(MIR—FIR+)的病理结果。②早产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早产胎膜早破(n=105)、临产(n=115)、妊娠高血压(n=52)、胎儿宫内窘迫(n=51)、产前出血(n=47)、前置胎盘(n=21)、流产史(n:108)、非正规产检(n=46)、妊娠合并内科疾病(n=23)和宫内生长迟缓(n=10)等。③在孕27^+0~31^+6组中,MIR+FIR-亚组和MIR+FIR+亚组早产胎膜早破以及临产发生率显著高于Mill—FIR-亚组(64.3%、83.9%vs21.3%,P=0.000;78.6%、67.7%546.8%,P=0.016);母亲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MIR—Fill-亚组(0、6.5%vs40.4%,P=0.000);MIR+FIR+亚组产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ill—Fill-和MIR+Fill-亚组(6.5%US29.8%,32.1%,P=0.027)。在孕32^+0~33^+6组中,MIR+FItl-亚组和MIR+FIR+亚组早产胎膜早破、临产发生率显著高于MIR—FIR-亚组(52.O%、90.0%掷30.8%,P=0.000)。④当MIR—FIR-时,孕27^+0~31^+6组临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孕32^+0~33^+6组(46.8%和20.0%,P=0.003�

  • 标签: 宫内炎症反应 母体炎症反应 胎儿炎症反应 早产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单纯TEE引导下经皮封堵ASD患儿118例,男性51例,女性67例,年龄13~180个月,平均(68.39±39.12)个月,体重10~77蝇,平均(21.14±11.34)kg。术中采用TEE引导并监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全过程。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予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rrrE)检查,评估封堵效果。结果TEE引导下经皮成功封堵单孔型继发孔ASD118例。继发孔ASD大小3—24mm,平均(9.52±4.12)mm,封堵器大小6~32mnl,平均(14.19±4.60)mm。118例均顺利完成封堵术,术后即刻TEE检查及术后3~6个月TTE随访,均未见封堵器移位、瓣膜损伤、心包积液、外周血管损害等并发症。结论TEE引导下经皮封堵儿童ASD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设备投入少,易于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儿童
  • 简介:目的通过胆道闭锁(BA)肝门纤维块、肝脏组织的病理及其超微结构观察,对肝门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进行评分,并与肝纤维化分级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肝门纤维块及肝脏组织标本;研究同期选取疑似BA经术中胆道造影除外BA,诊断为胆汁淤积综合征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作为对照组,留取肝脏组织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标本的病理改变,以及肝细胞、毛细胆管和肝门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SPSS14.0软件,半定量比较BA与对照组肝脏纤维化的差异,检验肝门纤维块成纤维细胞活跃程度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结果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21例BAKasai根治术病例,手术平均年龄(66±20)d;对照组为5例胆汁淤积综合征和1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BA组肝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肝内门脉区胆管炎症及纤维化形成,肝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同年龄胆汁淤积综合征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肝门纤维块毛细胆管增生,部分管腔闭锁、狭窄,腔内炎细胞浸润及部分淤胆,大量间质成分增生;电镜下肝门成纤维细胞活跃、肝脏毛细胆管上皮微绒毛缺失、肝细胞及肝血窦内电子致密物质增多及部分毛细胆管扩张;肝门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相关(P=0.04)。结论BA肝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肝内门脉区胆管炎症及严重纤维化形成;超微结构改变提示肝门部成纤维细胞活跃,其分化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 标签: 胆道闭锁 病理 电子显微镜 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