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血液透析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得以维持生命治疗方法之一。常规血液透析需应用肝素抗凝建立体外循环,但肝素达到充分抗凝时也增加了出血危险。对于一些合并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咯血等)一些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围手术期病人一般不使用肝素抗凝,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无肝素透析。无肝素透析优点无继发性出血,但易发生凝血[1]。虽然无肝素透析过程有可能发生透析器或管路凝血而丢失一部分血液,但只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治疗过程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凝血征象,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消除减少凝血发生。我们通过36例出血患者实施236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观察,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使本组患者血液透析能顺利完成,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肝素血液透析 护理人员 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患者 消化道出血 无肝素透析
  • 简介: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发展以及医疗保险不断普及与完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寿命显著延长。随着透析治疗时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率逐渐增加,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已成为影响其生活生存质量主要因素之一。本课题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折相关危险因素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骨折发生率 相关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技术 医疗保险
  • 简介:前列腺癌老年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统计表明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男性癌症第一位,导致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我国以前发病率较低,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同时由于前列腺癌诊断方法改进,如PSA筛查普及以及MRI等影像学诊断方法应用,前列腺癌得以早期、

  • 标签: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男性 癌发病率 诊断方法 人口老龄化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名称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干扰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名称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干扰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1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献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a.薛杜普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b.麦胶敏感性肠病发病有3种机制参与[2,4~6]。c.间质细胞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7]。

  • 标签: 参考文献 标注 CAMP含量 阿拉伯数字 间质细胞 敏感性
  • 简介:1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献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

  • 标签: 参考文献 标注 阿拉伯数字 编码
  • 简介:尿路上皮癌我国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尿路上皮覆盖部位,以膀胱癌最为多见,最常表现临床症状无痛性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泌尿系肿瘤传统检查方法之一,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近年来新兴细胞分子学技术,可以从基因层面检查出肿瘤病变,本研究通过比较血尿患者尿液FISH检查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特异性敏感性,探讨血尿患者尿路上皮癌筛查研究临床价值。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肿瘤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临床应用 无痛性肉眼血尿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目前全国部分医学院校与当地综合大学进行合并调整后,不少作者投稿时,所在单位、英文名称书写不够规范,不少单位在开具推荐信(即介绍信)时,使用公章与文稿中所书写不一致。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将影响读者与作者之间联系文稿发表后文献计量学统计等工作。为此,本刊就作者单位名称书写要求如下:(1)作者投稿时,首先应列出单位名称全称,如归属于综合大学单位,应先列出大学名称,之后列出医学院名称或医院名称、科室名称。(2)单位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英文名称书写。(3)作者向本刊投稿时,单位科研部门开具文稿推荐信上公章内容,须与文稿中所书写单位名称一致。(4)由不同单位共同撰写一篇文稿,各个单位名称均须分别列出,由论文资料提供单位(一般即为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开具文稿推荐信。(5)如文稿作者集体作者,英文摘要作者项,应列出本文稿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姓名工作单位。(6)如文稿第一作者投稿后工作单位有变动,英文摘要作者项,应同时列出第一作者原单位现在单位。

  • 标签: 书写不规范 作者单位 英文名称 论文 综合大学 医学院校
  • 简介:目前全国部分医学院校与当地综合大学进行合并调整后,不少作者投稿时,所在单位、英文名称书写不够规范,不少单位在开具推荐信(即介绍信)时,使用公章与文稿中所书写不一致。单位名称书写不规范,将影响读者与作者之间联系文稿发表后文献计量学统计等工作。

  • 标签: 文献计量 医学院校 第一作者 文稿作者 执笔者 科研部门
  • 简介:病例患者女性,27岁,因"尿检异常1年余"入院。既往长期肥胖,BMI最高达32kg/m2,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现病史:患者2011年7月(孕5月)孕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表现为蛋白尿(++),隐血(++),因妊娠未系统诊治,怀孕期间无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IGA肾病 系统诊治 现病史 尿沉渣 妊娠糖尿病
  • 简介:2013年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CJASN)发布了一份关于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发病率荟萃分析,312项大规模队列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中国有8项研究入选),发现成人AKI总体发病率23.2%,全因死亡率23%,AKI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现患率 肾脏病学 总体发病率 横断面调查 肾前性
  • 简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由多种原因引发肾脏损伤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水肿、时而伴有高血脂症,属于肾小球疾病常见表现。西医治疗NS主要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糖皮质激素对症支持等方法,虽疗效肯定,但疗程长、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毒副作用,因此开发疗效肯定中药制剂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临床实验研究均证实,黄芪NS治疗中有着确切治疗效果。张昱[1]临床治疗肾病蛋白尿,经常重用黄芪,剂量常从60g、100g、150g依次递增至200g,他认为剂量黄芪能够充分发挥大补元气之力,元气循三焦之道布散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表,使正气旺盛,邪气则去。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可通过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蛋白尿、调节脂质代谢、促进水钠排泄、改善高凝状态、抗纤维化调整机体免疫力等途径治疗NS。

  • 标签: 治疗效果 黄芪制剂 临床应用 NS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血浆白蛋白
  • 简介:近年来,肾脏病领域越来越重视血脂研究。慢性肾脏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它是许多原发或继发肾脏病常见临床表现,血脂异常通过促进肾脏内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细胞直接毒性,直接或间接促进肾损害进展,参与了肾脏病发生发展;高脂血症又是导致心血管事件高发重要危险因素。现就慢性肾脏病血脂紊乱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脂代谢紊乱 影响因素 脂质代谢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事件
  • 简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终末期肾病有效替代方法之一,较血液透析具有更有保护患者残肾功能、改善贫血、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钙磷代谢紊乱作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机体影响不仅局限于骨骼系统,还可引起异位钙化、心脑血管并发症等。高磷血症可导致透析患者出现异位钙盐沉积,刺激血管及心脏瓣膜钙化,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血磷水平增加1mg/dl,冠脉动脉钙化造成危险性相当于增加2.5年透析时间,尿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升高18%。2009年KDIGO临床实践指南提出对于CKD3—5期患者血磷水平应控制正常范围,CKD5期,包括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应接近正常范围。影响维持性腹透患者钙磷代谢因素诸多,包括饮食、残余肾功能、透膜转运特性、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磷结合剂药物应用等,且个体差异较大,有关影响因素研究文献较多。本文就有关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维持性透析患者 钙磷代谢紊乱 影响因素 腹膜透析 心脑血管并发症 心脏瓣膜钙化
  • 简介:目的通过近20年肾脏病理类型回顾性分析,我国肾脏疾病谱构成及其演变趋势提供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我科因肾脏疾病行肾活检患者4105例病理类型,并比较1994年~2003年与2004年~2013年前后10年间肾脏病理类型变化.病理分参考WHO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方案2001年全国肾活检病理诊断研讨会上拟定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病理超微结构改变特点明确诊断.结果本组4105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平均年龄(34.5±12.3)岁,男女比例0.85∶1.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3410例(占83.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者516例(占12.6%),遗传性肾脏疾病者42例(占1.0%),肾小管间质疾病者76例(占1.9%),新发现罕见肾脏疾病者10例(占0.2%),未分类者51例(占1.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最为常见1450例(占42.5%),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病狼疮肾炎254例(占49.2%).近10年肾活检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年龄增高,平均年龄从(31.9±11.2)岁增至(35.1±12.5)岁,40岁以上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分析前后10年间各种原发继发性肾脏病检出率,证实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微小病变均增多(均P<0.01),而系膜增生性病变、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则减少(均P<0.01).近10年还发现了一些少见肾脏疾病(如:胶原Ⅲ肾病、纤维性肾小球病、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肾小球囊肿病、脂蛋白肾病等).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我国最常见肾小球疾病,近10年来,肾脏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变化可能与医疗水平提高实际发病率改变有关.

  • 标签: 肾活检 病理分型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慢性肾脏疾病(CKD)我国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1]。2012年国CKD发病率横断面调查显示,CKD总患病率达10.8%,估计全国总患者人数约1.2亿,成为中国公共卫生问题[2]。慢性肾衰竭(CRF)各种原因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结果,终末期肾病(ESRD)CRF进展最终结局,发病率逐年增长,且治疗费用昂贵。中国,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数以每年11%以上速度增长,平均每人花费8~10万/年[3]。CRF治疗消耗了巨大卫生资源,并且ESRD病人社会回归率低,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内服治疗 临床研究 中成药 慢性肾脏疾病 公共卫生问题
  • 简介:目的分析膀胱癌高表达基因BCA7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A7蛋白122例膀胱癌组织32例配对癌旁组织表达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BCA7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结果BCA7蛋白膀胱癌组织染色评分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01)。122例标本,32例(26.2%)BCA7低表达,90例(73.8%)BCA7高表达。BCA7高表达与膀胱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无关(P均〉0.05)。BCA7低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52.6±2.4)个月,高于BCA7高表达患者(40.9±2.2)个月(P=0.003)。结论BCA7蛋白膀胱癌中高表达,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可能一个较为理想膀胱癌预后标志物。

  • 标签: 膀胱肿瘤 预后 BCA7基因 BCA7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ng/mlGleason评分〈8分无骨转移症状前列腺癌患者免于骨扫描截点是否适用于我国,并探寻适用于国人截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并行骨扫描检查无骨转移症状前列腺癌患者257例,年龄、碱性磷酸酶、PSA值、Gleason评分、骨扫描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移阳性67例(26.1%);骨转移阳性组PSA值、Gleason评分与骨转移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水平、Gleason评分越高,骨转移发生率增高(P〈0.05)。单因素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PSA、Gleason评分为骨转移独立预测因子。PSA〈10ng/mlGleason评分≤6分35例无骨转移阳性病例(阴性预测值100%),而PSA〈20ng/mlGleason评分〈8分81例3例骨转移阳性(阴性预测值96.3%)。结论PSA值、Gleason评分骨转移阳性独立预测因子;PSA〈20ng/mlGleason评分〈8可免于骨扫描截点并不适用于我国,而以PSA〈10ng/mlGleason评分≤6作为截点可能更适用于我国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骨转移 骨扫描
  • 简介:急性肾损伤(AKI)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涉及多学科领域常见危重症,总体发病率约为1%,住院患者发病率高达15%,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有研究发现,microRNA表达变化影响着肾细胞增殖与凋亡,且与AKI发生发展有关。研究microRNA与AKI关系,将为理解AKI发病机制进展过程提供新角度,并可能成为AKI新诊断标志物治疗靶点。本文将对microRNAAKI调控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MICRORNA MICRORNA 发病机制 诊断标志物 学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