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B-7.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CAK-1细胞细胞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的功能做材料准备。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正常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B-7.1基因全长读码框架,并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将其导入CAK-1细胞细胞,对转染后的细胞进行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经过克隆测序结果证实,我们成功将B-7.1读码框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相应位点,并且,与pCDNA3空载体转染对照细胞相比,pCDNA3-B-7载体转染的CAK-1细胞中B-7基因无论是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升高。结论B-7.1转基因细胞株的成功构建和检测,为深入研究B-7.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材料基础。

  • 标签: B-7.1 转基因 表达 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β1整合素在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以β1整合素多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颈环上皮细胞呈多角形,克隆状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β1整合素在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结论鼠切牙颈环上皮细胞中富含干细胞,β1整合素可作为颈环上皮干细胞的标记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鼻咽癌是高转移和高侵袭性肿瘤,而且对现行的治疗方法有抵抗性。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是新近发现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本实验MTA1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高低转移株5-8F和6-10B的表达水平以及低转移细胞株转染MTA1全长基因后侵袭能力的改变,探讨MTA1表达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两株细胞株中的MTA1表达通过半定量的RT-PCR进行检测,用细胞侵袭实验及细胞增值实验评价两株细胞株离体的增值及侵袭能力,并检测低转移株(6-10B)转染MTA1CDNA后MTA1的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高转移株5-8F中的MTA1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株6-10B呈正相关,而且低转移株6-10B转染MTA1后其MTA1的表达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加。结论在鼻咽癌细胞中MTA1同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明显相关性,MTA1可以作为研究鼻咽癌转移及治疗的候选基因。

  • 标签: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鼻咽癌 侵袭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再生和骨组织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观察hVEGF-165基因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VEGF的功能及转染后细胞的成骨活性。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传代培养后以1μgPcDNA3.1-hVEGF165∶3μL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的比例转染,通过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外源性VEGF的表达。(2)测定在正常条件培养和成骨条件培养下,转染后细胞上清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水平。结果(1)hVEGF165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成功分泌VEGF蛋白。(2)成骨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而在正常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分泌量较低。结论(1)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可将hVEGF165基因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可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VEGF。(2)在成骨条件培养下,转染hVEGF165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增强。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雌二醇(β-E2)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获得PTC细胞,以10-8mol/Lβ-E2作用,分别应用RT-PCR法及Western-bolt法测定CyclinD1的表达。结果β-E2可使PTC细胞中CyclinD1表达增高(P<0.05)。结论β-E2可促使PTC细胞中CyclinD1表达增高。

  • 标签: &beta -雌二醇 雌激素受体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脂蛋白a(Lp(a))、尿酸(UA)和纤维蛋白原(Fg)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比较冠心病与对照组间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UA、Lp(a)和Fg水平的差异。结果冠心病与对照组间UA、Lp(a)和Fg水平存在统计学的差异,且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间上述指标亦存在统计学的差异。结论血清UA、Lp(a)和Fg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 标签: 脂蛋白(a) 尿酸及纤维蛋白原 老年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4v和nm23-H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用FCM(流式细胞定量分析)方法测定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和49例宫颈癌组织中CD44v和nm23-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D44v蛋白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265±0121和1.337±0.150(p<0.05);CD44v蛋白在CINII级、CINIII级中的表达分别为1.352±0.094和1.302±0.090,均明显高于CINI级1.156±0079(p<0.01);在宫颈癌III期的表达为1.459±0.211高于II期1.319±0.157(p<0.05),II期高于I期1.185±0.081(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1.437±0.18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84±0.120(p<0.01)。nm23-H1蛋白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124±0.135和1131±0.156(p>0.05);nm23-H1蛋白在宫颈癌I期的表达为1.235±0.198高于II期1.122±0.136(p<0.05),II期高于I期1.042±0.139(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1.038±0.16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96±0.156(p<0.05);在腺癌中表达量为1.081±0.151,明显低于在鳞癌中1.178±0.153(p<0.05);肿块直径≥3cm组的表达为1.067±0.125,低于肿块直径<3cm组1.162±0.151(p<0.05);早婚组的表达量为1.061±0.162,低于初婚年龄大于20岁组1.132±0.103(p<0.05)。在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CD44v和nm23-H1蛋白定量表达呈线性依存关系,Y=2.092-0.734X(p<0.01),直线相关分析(r=-0.808,p<0.01),显示二者呈负相关。CD44v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病年龄、肿块大小、产次、初婚年龄无关;nm23-H1蛋白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患病年龄、产次无关。结论在宫颈癌中CD44v蛋白高表达和nm23-H1蛋白低表达是判断宫颈癌生物学特性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CD44v nm23-H1
  • 简介:2008年7月17日,继伽蓝集团向灾区捐款120.8万元后,旗下品牌自然堂又深入抗震救灾前线——四川遂宁,协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玫瑰基金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受难的268家加盟店逐一发放慰问金。并号召开展“行业自救”活动,全面实施“赈灾11计划”,以一种全新的救灾模式,联合事业合作伙伴,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重建。

  • 标签: 爱心 抗震救灾 中国妇女 合作伙伴 基金会 大地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方法从骨髓血中提取MSCs,在含10%胎牛血清,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放免法检测骨钙蛋白。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vonKossa法钙结节染色。结果MSCs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钙结节、骨钙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MSCs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能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分化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一直是引起医学界极其关注,严重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基因靶向治疗成为一种崭新的生物治疗手段,优化并发展了传统的治疗方法,给肿瘤患者予以新的希望。目前,人们研究肿瘤的热点已经从癌基因转到抑癌基因,在众多抑癌基因中BLCAP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与膀胱癌、骨肉瘤、宫颈癌等相关的抑癌基因。兹就此BLCAP基因做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抑癌基因 BLCA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53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CRP和MMP-9水平。

  • 标签: 辛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RP MMP-9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l流感患者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甲型HlNl流感患者住院临床资料和护理。结果200例确诊患者病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3天,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做好发热期间病情观察,正确采集标本及用药后的观察,心理干预等对疾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流程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甲型HlNl流感病毒 甲型HlNl流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方法每日随机选取高.中.低至患者血液标本12分,共分析5天;以贝克曼库尔特HL-750型血细胞分析仪评价本室Sysmex公司的XH-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结果HL-750和XH-2100分析结果的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很好,r>0.975。结论HL-750和XH-2100两台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可以互换交替使用。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试验 检测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支原体肺炎,7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CRP进行对比。结果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9例,阳性率为28.1%;76细菌性肺炎患儿中,CRP阳性72例,阳性率为94.7%;50例健康对照儿童中,CRP阳性1例,阳性率为2.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于一般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稍高,但无细菌性肺炎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 标签: 支原体 肺炎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旨在推测红细胞悬液的质量,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所用36份血液标本均来自我市中心血站、南宁市中心血站和桂林市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分别在保存0天、7天、14天、21天时对红细胞悬液的钠(Na+)、钾(K+)、氯(CL-)、酸碱度(pH)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Na与PH值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出现逐步增高的趋势,各组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而Cl在各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悬红中K+及乳酸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生理值。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保存 生化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作好术前护理的心理护理、血压护理、心律失常护理、高血糖护理、扩容、饮食及皮肤护理和术后的血压、神志观察、导管及伤口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良好的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人的心、肝、脑、肾、肌肉、骨骼、皮肤等所有器官组织从何而来?医学界专家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它们全部来自人胚胎时期的干细胞。所以说,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项分化潜能(形成不同器官组织细胞的能力)的原始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

  •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外周血 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