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群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6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为城乡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0.3%,而脑血管与心血管疾病基础多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健康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脑卒中后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0例脑卒中后老人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35例(失访3例)和对照组35例(失访5例),应用《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和《亲属应激量表》对两组患者脑卒中前后生活质量及患者亲属应激水平进行评估,用BanhclADL指数评定患者ADL能力.随后、干预组进行家庭干预,对照组仅在医院门诊随访,时间3个月.3个月后再次进行同样评定.结果家庭干预组脑卒中后老人生活质量改善、ADL能力提高.患者亲属的心理应激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老人,家庭干预是一项切实有效、并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康复措施.

  • 标签: 家庭干预 脑卒中 老人 对照组 生活质量 ADL能力
  • 简介:自Katz等人提出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ilyLiving)测定,作为评价老年人健康与功能状况的概念以后,这观点逐渐被人们采纳。1984年WHO老年流行学研究组也认为生活上的独立自主(Autonomy)可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适用指标.它在应用中有几个明显的优点:1.评估的重点在人,看重的是疾病发生在个体引起的后果。2.连续观察功能变化可以反映健康状态的双向演变过程.功能状况可由于康复.机能代偿而有所改善,也可进一步恶化.评价功能状况能够较有效地反映疾病进展与康复及综合性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3.直接反映不同人群对医疗和社区生活服务的需求。

  • 标签: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功能状况 康复 不同人群 代偿
  • 简介:目的多维度研究高龄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个长寿地区的百岁老人,并匹配选取同性别90~99岁、80~89岁高龄老人。通过问卷调查所有老人社会人口学、行为生活方式、功能状态与患病情况、基本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能力调查。测量腰围和血压,测定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L和IADL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缺乏身体活动、休闲活动、腹型肥胖、舒张压、甘油三酯水平、认知受损和脑血管疾病是影响ADL的因素,OR(95%CI)值分别为5.10(2.78,9.37)、5.39(2.08,13.91)、0.48(0.25,0.91)、0.25(0.13,0.49)、2.01(1.34,2.98)、0.23(0.15,0.34)、2.34(1.56,3.52)、0.98(0.96,0.99)和0.72(0.54,0.99)、2.16(1.26,3.70)和3.46(1.40,8.52)。影响IADL功能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自评经济状况、休闲活动、总胆固醇水平和认知受损,OR(95%CI)值分别为3.08(1.67,5.68)、1.79(1.11,2.89)、1.86(1.12,3.11)、0.46(0.27,0.79)、0.19(0.07,0.55)、1.19(1.02,1.39)和3.11(1.93,5.00)。结论年龄增加、汉族、缺乏身体活动、腹型肥胖、认知受损、脑血管疾病是ADL受损的危险因素,在婚、独居、休闲活动、较高的舒张压和甘油三酯水平是ADL受损的保护因素。年龄增加、汉族、女性、总胆固醇水平和认知受损是IADL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经济状况自评较好和休闲活动是IADL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高龄老人 日常生活活动 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多维度 影响因素
  • 简介:老年人运动系统功能状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来评定老年人独立照料自己每天生活所具有的能力,它的高低与年龄和躯体伤残情况有关.由于其评定方便有效,一些跨国研究已将ADL作为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的指标之一[1].为了解社区老年人ADL状态及探索影响ADL的有关因素,以便对之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使用ADL量表[2]对影响老年人ADL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 标签: 老年人 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大肠癌术后患者中约干预对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2组,中医组45例,采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中药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撼评分KPS、QOL并判定脾虚证候疗效。结果中医组在体力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中医组脾虚证治疗总有效率达88.89%。结论老年大肠癌术后运用健膊扶正法能改善和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老年人 脾虚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地区百岁老人的健康与生活状况,为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和健康长寿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范围内的各区县随机抽取20名百岁老人,由专职医师人户对百岁老人进行体格检查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含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两个方面,健康状况的调查包括询问所患慢性病史、性格特点和体格检查;生活状况的调查包括月收入、居住方式、烟酒、运动能力、睡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饮食。结果健康状况:(1)患病情况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多,有8人,也有6人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2)性格特点:以外向型(开朗、语言丰富)居多;(3)体格检查:多数人日常血压控制稳定,神志清楚,保持准确的计算能力,视力尚佳,心、肺、腹部、肢体活动如常;但听力大部分人减退。生活状况:(1)大部分百岁老人有固定收入;与子女或老伴直系亲属共同居住为多,选择养老院模式少;每天能坚持(或在他人帮助下)慢步行走至少10min;16例有午睡习惯且时间≥1h;晚上睡眠时间充足,15例≥7h。另外有3人吸烟,7人喜饮酒;(2)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大部分百岁老人能自理完成穿衣、进食、行走、大小便,少部分需在他人帮助下完成行走、大小便;大部分百岁老人在打电话(手机)方面不能自理或需他人帮助完成;(3)饮食调查,百岁老人膳食营养显示主要是低热量、高纤维素、丰富的矿物质饮食。结论本组百岁老人得以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是居家养老,无病则防,有病早治,坚持活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及不吸烟、少饮酒。

  • 标签: 上海 百岁老人 健康状况 生活状况
  • 简介:目的研究上海市社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上海市徐汇区4个调查点319例老人,收集其家庭情况、健康/疾病等资料,并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98.4%的老人至少患有1种系统性疾病。生理机能缺失是老人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助行器的使用情况、家庭/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与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生理机能缺失是上海市社区养老机构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助行器在内的家庭/社会各方面支持,可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长期照护 生活质量 养老机构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78例AP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2组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GSES评分)、遵医行为依从性及AP复发率.结果(1)自我效能感:干预前2组GSE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巧及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3)遵医行为依从性: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遵医行为依从性89.74%(35/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P<0.05),(4)生活质量:干预前2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4.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复发率: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与对照组12.82%(5/3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AP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D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A组口服低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和安慰剂,每日各1次),B组口服高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g,每日2次),C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肺功能参数和生活质量指数(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B组治疗后FEV1、FEV1%pred和FVC较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GR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和C组治疗后FEV1、FEV1%pred、FV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SGR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FEV1、FEV1%pred数值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而SGRQ评分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长期每日口服1200mg的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口服600mg的N-乙酰半胱氨酸未观察到同样的作用。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乙酰半胱氨酸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前市场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宣传方式百出,民间也逐渐以其作为送礼佳品,中、老年人食用者日渐增多.由于误导,有的认为保健品是万能药,有的今天吃这个,明天改吃那个,莫衷一是,这么一来,不但没有充分发挥保健食品的应有功能,个别人还吃出病来.现就保健食品若干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 标签: 保健食品 若干问题 食品种类 宣传方式 老年人 保健品
  • 简介:膳食营养与家庭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医疗经济负担及社会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以循证营养科学证据为基础,结合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膳食习惯和食物供应以及饮食文化等情况,修订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 标签: 中国营养学会 膳食指南 老年人 计划生育委员会 应用 解读
  • 简介:目的研究低强度有氧训练对高龄老人平衡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年龄≥80岁高龄患者12例,利用帕维尔有氧训练系统进行规律的低强度有氧训练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使用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对干预前后平衡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低强度有氧训练干预后,高龄老人平衡能力得分中第1、2、3、6项及平衡综合得分都有提高(P<0.01、P<0.05),训练前后心率、血压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低强度有氧训练可改善高龄老人的平衡能力,且训练方法简单,安全。

  • 标签: 高龄 有氧训练 平衡能力 跌倒
  • 简介:70年代初,国内血液流变学首先用于对中医学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则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前提下而兴起的。从80年代起,它应国内临床对占人类死亡率之首的心脑血栓病进行防治研究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 标签: 临床应用 血液流变学 心脑 国内 血瘀证 中医学
  • 简介:目的评价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在股骨假体失败并骨缺损翻修中的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1年4月,用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对73例股骨假体失败合并股骨骨缺损患者进行翻修,其中PaproskyⅠ型5例,Ⅱ型40例,ⅢA型9例。结果术后5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8.3年,翻修假体均获得良好的稳定,尚未发现假体失败者;术后平均疼痛与行走积分明显提高。结论对股骨近端骨缺损者用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体进行翻修,假体稳定并获得骨长入,短期随访无并发症,是一个良好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缺损 股骨 假体和植人物
  • 简介:目的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伤;手术时间(105±31.2)min,出血(185.4±65.9)mL;所有患者术后4~5d后均自主排尿.随访2年,复发率为0(0/34);PFIQ评分由术前的(84.3±22.6)分降至术后2年的(11.2±6.5)分,PFDI评分由术前的(75.8±19.4)分降至术后2年的(12.4±5.3)分.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女性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使用超声引导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行PDT的老年患者(〉65岁)55例,根据气管切开操作时引导方式不同分为纤支镜组(35例)和超声组(20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各类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超声组患者手术时间比纤支镜组短(12.3±4.8vs.15.25±3.4min,P=0.023),术中出血量也少于纤支镜组(9.3±3.8vs.12.8±2.3mL,P=0.005)。两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术后出血、气管狭窄等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重症监护室(ICU)及总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PDT可有效缩短气管切开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可为老年危重症患者快速、安全、精确开放气道的首选方式。

  • 标签: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老年人 患者 超声 危重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结合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62例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以年龄分为老年前期及老年期两组,采用结合雌激素(CE)治疗4周期,围绝经期症状以Kupperman评分进行评估.用药前后分别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man评分显著下降;两组FSH显著下降,E2显著上升;TC显著下降,HDL-C显著上升,LDL-C/HDL-C显著下降,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结合雌激素对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患者均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改善血脂构成.

  • 标签: 结合雌激素 围绝经期 血脂 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 简介:血气分析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成份的分压和含量的测定,是确定酸碱平衡状态的依据,对分析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1]。护士是准确采集动脉血气的直接执行者。目前对动脉血气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较少,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准确率,确立该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主动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这些都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提高老年患者动脉血气采集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质量 标本采集 老年患者 指标监测 准确率
  • 简介: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之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啼癌的患病和死亡情况显得尤为突出。据美国同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非小细胞晡癌在年龄≥6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45.9/100,000,远高于其在〈6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26.7/100,000);

  • 标签: 恶性肿瘤 腔内介入治疗 老年人 经支气管镜 气道阻塞 全球人口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