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24例患者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的结核胸膜2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非糖尿病的结核胸膜患者,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患者胸水吸收慢,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长。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的胸水吸收快。结论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结核性胸膜炎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胸腔治疗结核渗出胸膜的疗效。方法将62例结核渗出胸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全身抗结核和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胸膜腔微创置管引流,间断注入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间断胸腔穿刺抽液。分别观察胸水总量,胸水吸收时间,胸膜肥厚、气胸、胸膜反应、血性胸水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胸水总量、胸水吸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胸膜厚度、气胸、胸膜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性胸水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胸腔置管持续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胸膜疗效好,能有效增加胸水排出量、缩短胸水吸收时间、减少胸膜肥厚、减少穿刺并发症,血性胸水未见增加。

  • 标签: 结核 胸膜炎 引流术 尿激酶
  • 简介:目的分析结核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结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96例结核膜炎多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白细胞、蛋白升高、葡萄糖、氯化物降低为主。87.5%合并颅外结核。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51例,表现为脑积水、结核瘤、脑室扩张、多发病灶等。经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52例,好转25例,14例未见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5例死亡。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是否合并颅外结核感染及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否有效,是诊断结核膜炎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提高结核膜炎的治愈率。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置管注药并引流治疗干酪型结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酪型结核膜炎病人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抗结核药物全身化疗;实验组应用腹腔置管注药并引流(异烟肼和利福平注射液)+全身化疗。观察两组病人发热、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缓解时间;腹腔分房及包裹积液消退程度;腹部包块及腹腔淋巴结肿大消退程度。结果治疗4周时,病人症状缓解时间、腹腔分房及包裹积液消退程度和腹部包块及腹腔淋巴结肿大消退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注射液腹腔置管注药并引流治疗技术可减轻腹腔粘连包裹,缓解患者症状,减少肠梗阻及结核化脓膜炎的发生机会,提高好转率及治愈率。

  • 标签: 结核性腹膜炎 干酪型 腹腔内注药 利福平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腹水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CA125在结核膜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2例结核膜炎患者、20例癌腹水患者的腹水γ-干扰素、ADA和血清CA125水平。结果结核膜炎组中γ-干扰素、ADA的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癌腹水组,P值均〈0.05,治疗前两者血清CA125之间差异无显著,但经抗结核治疗后,结核膜炎CA125明显降低,P〈0.05。结论γ-干扰素、腺苷脱氨酶的检测对结核和癌腹腔积液的鉴别有临床意义,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血清CA125可作为判断结核膜炎结核疗效的观察指标。

  • 标签: 结核性 腹膜炎 Γ-干扰素 腺苷脱氨酶-CA125
  • 简介:目的探讨肺结核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47例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等;年龄超过50岁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低于50岁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治疗应加强督导和随访,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时有效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肺结核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纤支镜结合化疗对支气管结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80例已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纤支镜结合化疗的方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化疗方案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纤支镜、X线检查结果和痰菌转阴状况。结果应用纤支镜局部注药与全身化疗结合治疗支气管结核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纤支镜下局部注药结合全身化疗可达到控制病菌扩增的目的,对支气管结核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纤支镜 支气管结核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奥曲肽在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老年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给予奥曲肽和酚妥拉明治疗,疗程四天,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0.96%(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大咯血 奥曲肽 酚妥拉明
  • 简介:目的总结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年共1168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较困难,病程长,抗痨疗效差,治疗原则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局部加压包扎,辅助全身抗结核治疗,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疗效肯定,治愈率高。

  • 标签: 颈部淋巴结结核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在HBVDNA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抗结核治疗及中药保肝后,肝功能再次异常30例,且HBVDNA阳性30例,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并中药保肝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恢复抗结核治疗,完成疗程。结论HBVM且HBVDNA阳性,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保护并恢复正常肝功能。

  • 标签: 肺结核 HBVDNA 肝功能 抗病毒
  • 简介: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经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发作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就诊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n=30例)和对照组(n=26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液和沙丁胺醇溶液各2-加入生理盐水2ml中进行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q12h。对照组为传统治疗方案。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均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65.3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全身激素用量治疗组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起效快、疗效肯定。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布地奈德混悬液 沙丁胺醇溶液 雾化吸入治疗 疗效观察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耐药肺结核的现状、临床特点及产生耐药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间住院肺结核患者的结培、药敏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总耐药率32.27%、初始耐药率18.29%、获得耐药率64.47%;耐药前三位药物为R26.29%、S17.13%、H15.14%;前三位耐药成因为初始耐药39.51%、不规律治疗28.40%及规律治疗后17.28%。结论耐多药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应加强相关措施。

  • 标签: 结核 耐药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首次复发肺结核患者标准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首次复发并经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总耐药率38.8%,耐多药率16.3%。治疗2个月痰菌阴转率46.9%,治愈率为83.7%。8例治疗失败的患者有5例耐多药。结论首次复发肺结核患者可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但耐多药患者必须采用个体化方案。

  • 标签: 结核 抗药性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疑似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胸部影像学表现疑似结核病变特点的59例痰菌阴性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观察病变,同时行活检、刷片及灌洗液等检查,通过病理及细菌学检查,分析结果。结果59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结核49例,2例确诊为肺癌,其中刷片找到抗酸杆菌者32例,活检确诊结核的34例。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支气管镜 结核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西利宾胺预防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在我所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486人,分为观察组,238例,对照组248例,两组均给予2RHZE/4RH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西利宾胺治疗,对照组加服肌苷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肝损害21例(21/238)占8.8%,对照组发生肝损害64例(64/248)占25.8%两组比较P〈0.05。结论西利宾胺能较好预防治疗结核药引起的肝损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西利宾胺 抗结核药 肝损害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常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对2009年~2010年住院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5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0株;革兰阳性球菌10株;真菌41株;细菌同时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有15例。病原菌的分布依次是: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聚团肠杆菌、产酸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且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为降低结核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应该以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结核病合并感染病原菌耐药率,使结核病人能做到全程抗结核治疗

  • 标签: 肺结核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实时荧光PCR与涂片镜检、培养三种方法在结核杆菌检测的差异。方法对我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涂片镜检和培养,将三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1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采用实时荧光PCR、涂片镜检和培养三种方法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5%、32.6%和44.7%。实时荧光PCR法与涂片镜检法的阳性率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时荧光PCR法与培养法的阳性率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12例疑似其他类型结核病患者的胸腹水、脑脊液、穿刺液和尿液等非痰标本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8%、3.6%和16.1%。统计学意义同上。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对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结核杆菌 阳性率
  • 简介:目的评价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21例确证的化疗失败的Ⅲb/Ⅳ期NSCLC患者入组,给予厄洛替尼150mg/d口服,直至疾病进展,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客观缓解率为33.3%;稳定6例,疾病控制率为61.9%;女性疾病控制率优于男性(P〈0.05),而吸烟、肿瘤类型、皮疹及腹泻均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无关(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1/2度皮疹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80%和42.9%。结论厄洛替尼能有效治疗晚期NSCLC,女性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晚期
  • 简介:一、临床病例患者29岁男性,公司职员,因“胸痛半月余”于6.23号入院,无寒战发热及咳嗽咳痰,无咳血盗汗,无关节疼痛及皮疹,伴有腹痛,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背段感染性病变,左侧胸腔积液,

  • 标签: 左侧胸腔积液 肺吸虫病 化脓性 误诊 感染性病变 肺下叶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