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成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各50例。西药组用辛伐他汀治疗,中西结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CH)、三酰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TG、CH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HDL-C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84%,西药组总有效率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能增加降脂疗效,减少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脂血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辛伐他汀 中药降脂饮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75.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严重、持久的心肌缺血所引发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是内科常见病,可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衰竭等[2],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AMI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本院对AMI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衰竭 年轻化趋势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3侈4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别采用相应方剂进行治疗;对照组23例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69.5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中西结合疗法优于西医疗法。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评估中西结合方法对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与西医治疗比较,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自制补肾健脾活血汤进行治疗,以临床症状体征,骨密度,实验室指标尿吡啶酚,尿蛋白定量,24h尿白蛋白水平及血清骨钙素,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粘附率)评估疗效。结果①中西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7%,西医对照组为8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西医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均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水平和24h尿白蛋白及血糖水平(P〈0.05),但中西结合药物治疗后这二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西医治疗后(P〈0.05);③中西结合治疗后其尿吡啶酚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骨钙素明显上升(P〈0.01),西医治疗后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上升不明显(P〉0.05)。结论自制补肾健脾活血汤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骨质疏松
  • 简介: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senileacutenon-lymphocyticleukemia)又称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senileacutenon-lympoidleukemia),是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临床表现有贫血、发热、出血、浸润等。白血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迄今尚未完全被认识,该病属于病情比较凶险的一种疾病,如果不经过特殊的治疗,预后较差。2011年3月起,我院对一名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护理
  • 简介: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第七届编辑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于2012年11月2—6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全国十余家中西结合杂志社四十多位中西结合编辑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第七届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雷燕教授、会议承办单位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熊墨年教授、江西省中西结合学会副秘书长吴跃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发言。

  • 标签: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编辑工作 委员会 会议 中医药研究院 江西省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结合在膜肾病II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西医采用托烷司琼、甲基强的松龙、盐酸氮芥、灯盏花素联合中药参芪地黄汤治疗肾病Ⅱ期60例为治疗组。单独运用西医方法托烷司琼、甲基强的松龙、盐酸氮芥、灯盏花素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肾病II期方法较单纯使用西医方法好。

  • 标签: 膜性肾病II期 参芪地黄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射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14例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膜炎患者,主要采用关节镜下为主的方式行关节内病变切除术,必要时辅以开放手术,术后均辅以关节内放疗。结果14例患者中有9例获得6~60个月随访,平均44个月。其中1例复发,8例关节功能比对侧膝关节稍差,但比术前明显改善;9例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平均得分为(45.5±6.5)分,术后(87.7±1.9)分。结论对于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膜炎进行手术时应务必尽量清除干净,手术后常规辅以适当方式的放射治疗可以避免复发;对于严重弥漫或复发病例可能需要关节外放疗。

  • 标签: 手术 放射治疗 关节镜 膝关节 滑膜炎 色素绒毛结节性
  • 简介:结核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据WHO估计,全球约有1/3人口受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感染,全世界每年都有新发结核病例830万以及死亡病例180万[1]。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位于世界第二,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150万,受感染人数约5亿。在结核病防治中,早期快速诊断与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仍是痰抗酸杆菌涂片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前者阳性率低,

  • 标签: 结核病 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 简介:真菌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较高的感染角膜性病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发病率不断提高,临床治疗非常困难。早期的准确诊断、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其实验室诊断从传统的形态学、免疫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并逐渐应用于角膜真菌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这为真菌膜炎的诊断提供更为快速、特异、敏感的途径,但在一些医院仍旧以常规方法来诊断。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检验 细菌培养
  • 简介:Addison’s病,全称为慢性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是由Addison最先描述并予以报道。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肾上腺结核和自身免疫肾上腺炎,其他病因有肾上腺皮质受损等。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结核是引起Addison’s病的最常见原因,占70%~80%。随着结核发病率的下降和诊治水平的提高,据文献报道,目前在欧美国家,自身免疫肾上腺炎已成为Addison’s病的首要病因,约占75%~80%,而结核引起者则已降至20%。而目前在我国,结核仍是引起Addison’s病的最常见原因。因此,当有Addison’s病的临床表现时,我们首先应想到肾上腺结核存在的可能。

  • 标签: 肾上腺结核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 治疗 诊断 欧美国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窦道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窦道脊柱结核的安全,可行。方法:1991年5月~2003年10月对41例合并窦道的脊柱结核的患者,采用连续三次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无混合菌感染,行一期窦道与结核病灶清除治疗脊柱结核。术中取窦道中段,结核脓肿,破坏椎体死骨组织再次细菌培养,所有病例均未见混合感染。

  • 标签: 病灶清除植骨 脊柱结核 融合内固定 手术治疗 窦道 结核病灶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后外侧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上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2001年3月~2009年8月共收治上胸椎结核32例。年龄17~67岁,平均41.2岁。胸2~3椎体3例,胸3~4椎体9例,胸4~5椎体11例,胸5-6椎体9例;23例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12例,D级8例,E级9例;

  • 标签: 上胸椎结核 经椎弓根固定 植骨治疗 病灶清除 后外侧 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融合内固定结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伴严重后凸畸形重度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伴严重后凸畸形的重度胸腰椎结核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6~65岁,平均39岁。入院时血沉66~128mm/h,平均为89mm/h;18例患者椎体病变范围超过50%;伴有严重腰大肌脓肿16例;5例为结核复发二次手术;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后凸畸形 植骨治疗 前后路 联合入路 前路病灶清除
  • 简介:目的通过更换引流方式,探讨胸壁结核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8例胸壁结核并窦道形成患者,术前常规三联抗痨一个月后.行手术彻底切除结核病灶,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病愈出院后继续三联抗结核6个月。结果38例患者一次治愈率100%,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胸壁结核术前需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彻底行病灶清除,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方式,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术后病灶复发。

  • 标签: 胸壁结核 负压封闭引流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颈前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的可行及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采用低位颈前入路手术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11例,手术包括病灶清除、白体髂骨植骨及应用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其中男7例,女4倒;

  • 标签: 椎体结核 病灶清除 颈前入路 固定治疗 颈胸段 低位
  • 简介:胫骨骨折的发生率很高,约占长骨骨折的10%,胫骨远端骨折,由于局部软组织覆盖薄弱,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骨折部位血供破坏大,容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胫骨近端的严重粉碎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引起,致伤暴力大,常伴有严重的局部软组织挫伤。

  • 标签: 胫骨骨折 小切口技术 疗效观察 LCP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