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在缺血性肾损害时肾脏局部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Westerblooting法分别检测NO缺乏性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血浆和肾脏的AngⅡ含量和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性肾损害时大鼠肾组织的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组织的AT1R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浆中的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NO缺乏性缺血性肾损害时存在AngⅡ及其AT1R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它们可参与肾脏损害的过程.

  • 标签: 肾损害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NO 高血压 肾组织
  • 简介:浙江嵊州一农民叫陈玉富,患上了十分罕见的、只有洋文名的毛病——Fabry病。杭州的医学专家说,他们从没见过这种病,翻了几天的医学资料才给出诊断:这种毛病是基因出错,发病概率比打新股还低,只有36万分之一;患者不会出汗,非常痛苦。

  • 标签: 出汗 嵊州 男子 FABRY病 医学专家 医学资料
  • 简介: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莱昂纳多·丰特尔博士在最新一期医学期刊《Neruocase》上讲述了这一病例。英国《每日邮报》7日援引报告内容报道,患者现年49岁,因高血压引起脑部出血而中风,使得皮层下区域受损。大脑皮层下区域主要控制高层次思维和决策。

  • 标签: 中风后 男子 巴西 医学期刊 皮层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1月~2015年6月共9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及给予正确的卧位指导,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手段,做好手术后的护理,特别是给予正确的体位指导及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眼内填充 护理
  • 简介:患者女,39岁,因"车祸后意识不清伴呕吐1h余"于2015年4月10日急诊入黔南州人民医院。入院前1个多小时,因交通事故,患者左枕部着地,当即意识模糊,头部伤口出血,被送至当地医院进行头部伤口清创缝合。随后,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谵语,频繁呕吐,即转至我院治疗。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104次/min,呼吸21次/min。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肿 硬膜外 颅内 颅内出血 创伤性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人院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计30例,其中IABP组14例,均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术;对照组16例,应用升压药后行急诊PCI术。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3天及6个月时超声心动图及血浆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IABP组与对照组人院时左心室功能指标及血浆删、BN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3天及6个月IABP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第3天IABP组血浆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功能指标IABP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ABP辅助PCI能显著改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 简介: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血尿酸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迄今,至少有约20个大规模试验,分析了尿酸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涉及10万例以上研究对象,其中支持尿酸作为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有10多项。著名的芝加哥心脏研究,入选病人24997例,结果提示,尿酸是女性全病因死亡的独立预报因子,尿酸与男性全病因死亡率相关联,

  • 标签: 独立危险因素 病因 女性 高尿酸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动脉瘤在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动脉瘤203例患者(其中破裂动脉瘤45例,未破裂动脉瘤158例)中发生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11例患者(13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1例患者接受13枚支架置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4%(11/203),破裂动脉瘤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5例);未破裂动脉瘤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3.8%(6例)。破裂动脉瘤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术后支架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均为2.2%;术后再出血2例,发生率为4.4%;麻醉诱导期出血1例,发生率为2.2%。未破裂动脉瘤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和术后支架相关缺血各3例,发生率均为1.9%;无麻醉诱导期出血和术后再出血。随访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2分2例,3分1例;8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为3.9%。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动脉瘤围手术期可发生支架相关缺血、动脉瘤术中及术后出血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重残甚至死亡,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有种族差异。WASID(theWarfarinvsAspirinforSymptomaticIntracranialDisease)的569例症状性颅动脉疾病患者的系统分析显示,106例患者发生了缺血性卒中(18.6%),其中77例发生在狭窄动脉供血区(72.6%)。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相应供血区卒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卒中与狭窄率呈线性相关。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史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1年发作率为18%(13%~24%),2年发作率为19%(14%~25%)。但对有TIA或卒中发生,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发作率则明显下降,1年和2年的卒中发作率分别为6%(4%~10%)和10%(7%~14%)。

  • 标签: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动脉供血区 透视 多因素分析
  • 简介:血肿,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危急表现,死亡率高.传统的治疗方式基本是药物治疗,近年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改进与成熟,作为一种倍受争议的治疗方法-穿刺引流由于技术的改进[1],重新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YL-I型一次性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颅血肿,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微创治疗 颅内血肿 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穿刺引流术
  • 简介:有人称高胆固醇血症是"无声杀手"。胆固醇升高是脑卒中或冠心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胆固醇升高没有任何症状,不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是每例都得到有效控制。原因是关于高胆固醇血症有许多误区,知晓率

  • 标签: 高胆固醇血症 危险因素 冠心病 胆固醇水平 知晓率 脑卒中
  • 简介:英国男子斯蒂芬·泰勒的舌头长度达9.8厘米.这个长度是一般人舌头长度的两倍,获得“世界最长舌”头衔,入选最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年鉴》,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长舌男”。

  • 标签: 舌头 男子 英国 长度 斯蒂芬 世界
  • 简介:外伤性颅血肿对心电图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尚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ICU收治的20例外伤性颅血肿病例.对术前、术后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对心电图的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 心电图 ICU
  • 简介:儿童颅动脉瘤是指发生于年龄〈15岁人群的颅动脉瘤,其病因、流行病学特征、解剖及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其预后,与成人相比有诸多差异。这类动脉瘤比较罕见,患病率占所有颅动脉瘤的0.5%~4.6%。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儿童硕动脉瘤报道的病例总数尚不足50例。因我们对儿童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等知之甚少,现就这类动脉瘤的影像及临床治疗等特点综述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诊断治疗 儿童 影像学特点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表现
  • 简介:爱喝油漆,比尔现年43岁,与两个孩子住在亚拉巴马州。她是美国TLC电视台1日开播的系列纪录片《我的怪癖》第五季的主人公之一。比尔3年前第一次尝试喝油漆,逐渐上瘾。她说,自己更喜欢补漆笔中的油漆,“因为我也曾喝过夸脱或加仑装的油漆,但没有找到符合我口味的”。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她每天都去五金店,拧开笔帽,将笔管贴近嘴唇,喝下里面的油漆。比尔说,油漆滑入喉咙时,感觉暖暖的,非常美妙,“当然,油漆有一股非常强烈的化学气味,但这对我而言相当完美”。

  • 标签: 油漆 美国 牛奶 女子 化学气味 电视台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法对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静脉窦血栓形成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50例),普通肝素组(50例)和介入溶栓组(50例,采取介入溶栓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介入溶栓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98.0%比82.0%比72.0%),P<0.05或<0.01;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比较,介入溶栓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3±0.3)分、(1.6±0.4)分比(1.0±0.2)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6.0%、18.0%比4.0%)显著降低(P<0.05或<0.01),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效果优于普通肝素,但是单纯的抗凝治疗并不能使病情完全缓解,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窦血栓形成 颅内 抗凝药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s,IA)是由动脉管壁变薄、扩张所引起的动脉疾病。在组织病理学上,动脉瘤起源和生长的本质是血管壁弹性膜消失,中膜变薄和随之而来的重塑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1]。在美国近5%的人口(约有1500万人)每人至少有一个IA,这些IA每年约有0.2%(3万人/年)破裂从而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发病机制 破裂机制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29例对象皆为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期间,全部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护理工作,做好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本组研究患者住院时间为(10.6±3.8)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5/29)。结论高龄患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加强围术期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高龄患者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总结腔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4.5)岁。经多排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侧股动脉,植入腔血管带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植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均无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结论:腔血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支架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