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认知障碍初步评价表(COG-12)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信度与效度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AD患者148例为AD组,另选择社区志愿者365例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临床痴呆量表、AD8、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画钟测验评估和COG-12测评。其中100例AD患者知情者在首次评定1个月内重测COG-12。结果COG-12克朗巴赫α系数=0.883,重测信度=0.883(P<0.01)。COG-12各条目评分与总分相关系数为0.41~0.79(P<0.05,P<0.01);COG-12总分与简易智能状态检量表、画钟测验呈负相关(r=-0.67,r=-0.27,P<0.01),与临床痴呆量表、AD8总分呈正相关(r=0.80,r=0.81,P<0.01)。COG-12鉴别认知正常与轻度AD患者ROC曲线下面积=0.902,≥6分为认知损害界限分值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2.5%;鉴别轻度与中度AD患者ROC曲线下面积=0.898,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76.7%。结论COG-12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是快速识别痴呆及评估严重程度敏感而准确筛查评估工具。

  • 标签: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ROC曲线
  • 简介:所谓“危险三”并不是通常人说及恋爱时有第三者介入,成为危险三意思,而是医学上经常遇到在面部皮肤长疙瘩危险地方。这个地方没有截然解剖位置.它通常是以双眉连成一线作为三底边,与双额至下颌尖处为三另两边.这个虚构出来形地方常常称之为危险三。如果在那里长上疙瘩,危险程度很高,不可以丢心大意,特别不要用手挤压它,将疙瘩小脓点挤出来。

  • 标签: “危险三角” 面部皮肤 危险程度 三角形 地方 疙瘩
  • 简介:目的分析动脉顺应性C1和C2在正常健康人中表现,并评估参数重复可靠性.方法采用动脉脉搏波形分析仪CR2000,测定和分析桡动脉脉搏波形,同时测量肱动脉血压,得出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并在健康人中进行参数重复性研究.结果女性动脉弹性指数C1比男性低(P<0.01).动脉弹性指数C2在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人有比年轻人更低动脉弹性指数.随收缩压升高,动脉弹性指数降低.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者动脉弹性指数C2较无家族史者低.在重复性检验中,不同测量值之间有很好相关性.结论研究动脉弹性功能C1、C2,CR2000是一方便和可靠仪器.C1、C2与年龄和收缩压呈负相关.C2降低是血管早期病变标志.

  • 标签: 动脉顺应性 容量顺应性 振荡顺应性 年龄 高血压
  • 简介:当病人有某种疼痛.或某种症状.或某种不良习惯(如吸烟等)的话.要想清除这些事情所带来影响.或痛苦.那么医生办公室就是一个非常理想、而且不错地方。然而.当医生们面对是肥胖病人时.这样效果就不是那么非常理想地方了.

  • 标签: 心理 减肥 医患 肥胖病人 办公室 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大动脉调转术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22例患儿施行大动脉调转术.出生后1个月内手术12例,9h至6岁10例.TGA/IVS10例、TGA/VSD11例、DORV(Taussig-Bing)1例.3例施行姑息性大动脉调转术.结果手术死亡9例,手术死亡率为40.9%.手术死亡原因为:术中无法脱离体外循环3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2例.结论目前施行大动脉调转术手术死亡率较高.只有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改进大动脉移植技术和严密术后监护处理等综合措施,才可望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儿童 大动脉调转术 完全性大动脉调转
  • 简介:目的:探讨全国冠心病发病率最高青岛地区居民血脂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999年1733名健康者查体血脂水平。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值1997年比1996年增高(P〈0.05)。而1997年以后TC逐年显著降低(P〈0.01)。结论:生活方式改善降低了青岛地区居民血脂水平。

  • 标签: 血脂 冠心病 饮食疗法 生活方式 高脂血症
  • 简介:自然生成糖类不像你所听说那样对身体有害,但有些情况下你要避免食用。

  • 标签: 果糖 食物 医学 标准
  • 简介:肺动脉高压时如果进行治疗,是可以控制症状和保护心脏。当供给肺部动脉变厚变硬时,则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部血压升高,心脏右侧必须更加费力才能将血液泵出输送给肺部。由于该疾病症状跟其它常见疾病相似,往往在疾病较晚期才能确诊。随着心脏夜以继日地超负荷工作,心脏右侧功能逐渐衰退。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危害 常见疾病 控制症状 血压升高 超负荷工作
  • 简介:目的研究Fontan循环成人患者使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安立生坦安全性,评估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Fontan手术后18岁以上患者47例,设计为共6个月前瞻性单中心开放性研究.试验开始前所有患者查静脉血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肾功能和静息时经皮血氧饱和度;试验开始后患者口服安立生坦5mg,1次/d.以上检查在试验开始第15天、30天、60天、120天和180天重复进行.基线和第6个月时记录患者6min步行距离和Borg呼吸困难指数及对纽约心功能评估,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监测不良事件.观察指标为主要观察指标和其他观察指标,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及血流动力学评估.结果共有5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研究,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不良事件.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较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其他方面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在6个月时间内Fontan循环成人患者应用安立生坦有较好耐受性.但在较大样本患者中,应用安立生坦安全性和耐受性仍然未知,需进行更大规模研究.

  • 标签: Fontan循环 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安立生坦 肺动脉压力 全肺阻力
  • 简介:心肌梗塞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识别出来。有些发作轻微到根本不会被察觉,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或者流感。另一些则被误诊而酿成重大灾难,导致死亡或终生致残。它们病理发生共同点,就是部分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上个世纪50年代,医生得依赖个人症状,以及有时候出现不正常心电图变化来判定是不是心脏病发作而出现心肌梗死。随着研究者学会了怎样测定心肌细胞化学标记,血液检查变成了诊断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血液标志物,是心脏内外出现问题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脏病发作 心肌细胞 重新认识 心肌缺血 肌钙蛋白
  • 简介:具有自动夺获功能起搏器可自动测试起搏阈值并自动调节输出能量,保证安全起搏并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现将我院3例临床应用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起搏器 自动夺获功能 植入 临床应用 临床观察
  • 简介:在11月5日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使用干细胞修复因心脏病发作导致心肌损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最新研究证明,利用陌生人捐赠干细胞作为患者自身细胞以帮助恢复心脏组织,同样是安全和有效。此项研究成果也同时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 干细胞修复 心脏病发作 研究人员 心肌损伤 心脏组织
  • 简介:冠状动脉瘤(coronaryarteryaneurysm,CAA),又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oronaryarteryectasia,CAE),是指冠状动脉局部或弥漫性扩张,直径超过了相邻正常冠状动脉1.5~2倍,为罕见心脏病,最早于1761年尸检发现,至今已超过200年。但对该病认识尚待完善。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疗法开展,近年发现CAA病例及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有必要提醒临床医生注意。

  • 标签: 冠状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作者: 王艺霓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637000
  • 简介:白血病是对人体健康与生命有严重危害疾病。白血病有明显慢性与急性之分,急性白血病发病后有明显症状,但慢性白血病却完全不同,在患病之出,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甚至有时症状表现很隐性,这就为疾病确诊增加了难度。对于白血病,多数人提及时都会生出害怕、担忧、可惜等复杂情绪。生活中人们对白血病虽然有了解,但不会特别多,特别是对慢性白血病了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白血病相关进行研究,其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白血病。

  • 标签: 慢性白血病
  • 简介:1929年,Critchley以“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arterioscleroticparkinsonism)”描述高血压老年患者表现出肌强直、面具脸和小步态等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症状,并提出这一综合征具有进展迅速、下肢受累明显重于上肢且多无震颤特点;同时,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病变 诊断
  • 简介: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迅猛发展,神经外科又将迎来一个新发展阶段,刘承基[1,2]教授曾多次提到"细胞分子神经外科"概念,为今后神经外科发展指明了一个崭新方向.如同大体外科学发展基础是人体解剖学一样,作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分子解剖学"认识,因为这很可能成为细胞分子外科学发展基石.

  • 标签: 分子解剖学 细胞分子神经外科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学 外科学发展
  • 简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检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时,存在着检测结果差异.然而,这种差异除了受被检者本身生理、病理及TCD仪器性能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操作者技术影响.而导致操作技术差异主要原因,是受声不确定性.作者通过一种估计不同脑底动脉受声方法,了解受声大小及TCD对检测结果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计算方法 脑底动脉 受声角 血流速度
  • 简介:一项大型国家临床试验结果初步显示,对高血压更积极治疗可能挽救生命。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结果尚未公布,所以我们不知道具体内容。但是根据9月份国家卫生部(NIH)发布信息。指出收缩压目标值低于120毫米汞柱时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力衰竭风险可能几乎减少三分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治疗 国家卫生部 心脏病发作 临床试验 挽救生命
  • 简介:人类生存与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死亡普遍认识是心跳、呼吸停止造成不可逆后果。而对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医务工作者来说,医学终极目标是运用科学技术,以保障人类健康,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在人类对生命不懈追求和对死亡终极挑战中,作为生命终点———死亡医学科学问题,也在被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对死亡科学界定,既要体现对生命尊重,也要反映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从心肺死亡标准到脑死亡标准模式转换,是医学对人类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结果。传统死亡标准是以心肺功能停止为标志,也就是心肺死亡标准[1-4],即所谓呼吸、心跳停止。这个标准非常直观,它不仅是医院临床判断指标,也是公众认可生命终点。它作为唯一死亡标准,长久以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但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生命支持手段不断被强化,因此,单一心肺死亡标准发生了问题。临床上出现了这样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脑部遭受致命性损伤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患者脑部虽然已完全不可逆地停止了生命活动,但是其器官在现代医学强大支持手段下,患者心、肺、肝、肾这些重要器官功能仍可延续或部分被替代[4]。以至于看起来...

  • 标签:
  • 简介:地高辛伴随着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治疗已走过了百年历程.首先,它通过阻断Na+-Ca2+交换导致细胞内钙浓度升高,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心衰.其二,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来讲,可通过阻断房室传导中迷走神经影响,减慢房颤心室率.下面就地高辛这两个主要治疗方向谈谈对它现代再认识.

  • 标签: 地高辛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