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希美钠)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常规组(58例)和希美钠组(58例),常规介入治疗组用氟尿苷1.0g,艾达生40mg,顺铂80mg,碘化油8~10ml;希美钠组在常规介入治疗基础上加用希美钠0.75~1g。分别在术后1、3、6个月复查CT或MRI,肝功能,体重,甲胎蛋白等指标,以判断疗效。结果常规组CR11例,PR32例,SD12例,PD3例,有效率74.1%;希美钠组CR14例,PR38例,SD5例,PD1例,有效率89.7%。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副反应两组无差别,病人生存质量和体重均明显改善。结论TACE术联合希美钠可以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的耐药性。

  • 标签: 甘氨双唑钠 介入 化疗 栓塞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及替吉奥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吉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甲胎蛋白水平、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显著改善,甲胎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及替吉奥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治疗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栓塞 奥沙利铂 替吉奥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对PE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20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肺栓塞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急性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2)心电图检查示8例患者出现典型的SIQⅢTⅢ改变及8例非特异性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压升高者8例,右心室或右心房扩张者5例;(3)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重视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合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肺栓塞 超声心动图 临床分析
  • 简介:<正>自然界中存在极少量的耐药菌自然界中存在的结核菌含有极少量的抗结核耐药菌,这是由于细菌突变引起的。出现耐INH菌的概率是10-6,即100万个菌中发生1个;耐RFP菌为10-8,即1/1亿;耐EMB为10-6,耐SM为10-5,1/10万。一个肺结核空洞大约含109(10亿个)菌。在肺结核空洞内不太可能同时存在两种耐药菌,比如同时耐INH及耐RFP,因为同时耐INH及RFP的概率只有1/1014。不合理抗结核化疗会产生耐药菌病例1.单独用一种抗结核药治疗活动性肺结

  • 标签: 耐药菌株 肺结核空洞 抗结核药 抗结核化疗 自然界 突变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指包括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在内的一组疾病。在美国,每年有650000病人患有症状性肺栓塞,直接导致50000人死亡,并且间接引起200000人死亡。在英国,每年有65000人因肺栓塞入院,约有20000人死亡。

  • 标签: 肺栓塞 静脉血栓 心电图 X线检查 溶栓治疗 肺动脉内栓子切除术
  • 简介: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肺血栓栓塞症(puml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PE的最常见类型,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通常所称PE即指FIE。除FIE外,其他类型的PE还包括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细菌栓塞、异物栓塞等。引起FI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最常见于下肢静脉及盆腔静脉,FIE常为DVT的并发症。FIE和DVT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lsm,VTE)的两种重要的临床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临床上漏诊与误诊情况严重田。美国每年至少有200000人因FIE住院治疗,而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被诊断,大部分病例被漏诊,因此每年约有60万~70万VTE发生。国内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过去曾将FIE视为少见疾病,但据国内部分医院的初步统计和依临床经验估计,在我国FIE绝非少见病,而且近年来其发病例数有增加趋势。未经治疗的FIE患者病死率为25%~30%。因此,早期正确诊断肺血栓栓塞症是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系统
  • 简介: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常见肿瘤,它的1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是23%和4%.手术切除足胰腺癌惟一的治愈方法.但是,在初次诊断时只有15%~20%的患者还有手术切除机会,绝大多数已进展成为局部晚期胰腺癌甚至是转移性胰腺癌而丧失手术切除机会,其中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为8~12个月,转移性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只有3~6个月.

  • 标签: 胰腺癌化疗
  • 简介:目的:比较博宁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999年4月至2002年1月住院的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应用博宁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观察其止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止痛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60%p<0.05。结论:博宁联合化疗比单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止痛效果好。

  • 标签: 博宁 联合化疗 单独化疗 治疗 骨转移癌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肺栓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栓塞模型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24只。在造模后2h,6h,24h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离肺脏进行HE染色及肺脏病理学检查。在造模后6h测定各组大鼠的动脉血气和肺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Ⅱ(TNF-α)水平。结果肺栓塞模型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mPAP,RVSP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mPAP、RVSP与肺栓塞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肺栓塞模型组大鼠6h氧分压(PaO2)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明显降低(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6hPaO2与肺栓塞模型组大鼠比较明显升高(P〈0.05)。肺栓塞模型组大鼠6h肺小动脉eNOS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组大鼠6h肺小动脉eNOS蛋白表达较肺栓塞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肺栓塞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浆IL-6,TNF-α水平较假手术组有升高趋势(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浆IL.6、TNF—α水平较肺栓塞模型组大鼠略有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干预可降低急性肺栓塞大鼠的mPAP和RvsP,减轻低氧血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但对血浆IL-6.TNF-α水平无影响。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辛伐他汀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病人的临床特点,分析产生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32例急诊住院的PTE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和预后,分析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表现:呼吸困难(97%),胸痛(47%),咯血(25%)。辅助检查情况:D-二聚体阳性(100%),PaO2下降(69%),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16%);彩超:右室扩大(4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1%);螺旋CT:肺栓塞征象(88%);近期内有手术史者(71%)。首诊误诊(47%)。行溶栓+抗凝治疗(38%),抗凝治疗(62%)。死亡(16%)。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必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才能做到早期诊断,减少死亡率。无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应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彩超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是重要参考依据,螺旋CT可作为确诊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肺栓塞 急诊 误诊 临床表现
  • 简介:<正>化学疗法使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从50年代异烟肼问世后,结核病的控制进入了化疗时代。随着新的抗结核化学药物的陆续发现,以及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化学疗法不仅对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已成为当今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武器。化学疗法之所以成为结核病控制中的主要武器,在于它显著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大幅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全程管理 全程督导 化学疗法 化疗方案 结核病防治
  • 简介:<正>目前,耐药性结核病人的增加是造成结核病疫情上升的一个原因,也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较长时间以来,对耐药病例,特别是多耐药病例的治疗仅提出指导性原则,缺少参考方案。最近(1997年)WHO提出了一套可供参考的方案,现简要介绍如下。

  • 标签: 结核病人 多耐药 利福平 指导性原则 耐药性 参考方案
  • 简介:急性肺栓塞(APE)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APE患者早期、快速的诊断及危险分层尤为重要。心电图(ECG)反映了APE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ECG改变与APE患者肺灌注缺损程度、右心室收缩功能、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有很好的相关性。本文对ECG各种波形改变及DanielECG评分与肺栓塞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旨在增强大家对ECG在肺栓塞危险分层中价值的了解。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Daniel心电图评分
  • 简介:1临床资料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技术水平的提高,复杂病变也已成为PCI的适应证,而PCI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冠状动脉穿孔,虽然发生率低,但可导致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本文报道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1例。

  • 标签: 冠状动脉穿孔 治疗 栓塞 明胶海绵
  • 简介:化疗药物治疗是目前癌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化疗药物经静脉注射时,若渗出血管外可引起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局部红肿、水泡甚至出现组织糜烂、坏死等。发生此类并发症后,一方面给患者带来痛苦,另一方面会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为此

  • 标签: 化疗 药物外渗 护理对策 癌症
  • 简介:目的:分析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恶性肿瘤患者的原发肿瘤种类、分期、分化程度等,以识别高危患者,提高防治意识,减少VTE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原发肿瘤种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方案及预后等临床信息。结果在所有185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80例并发VTE,其中男性157例,女性123例,年龄(66.60±12.60)岁。包括单纯肺栓塞(PTE)41例,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89例,PTE合并DVT50例。肺癌82例,消化道肿瘤78例,泌尿系肿瘤32例,妇科肿瘤27例,血液科肿瘤27例,乳腺癌12例,其他部位肿瘤22例。相比未并发VTE肿瘤患者,并发VTE多见于肺癌、妇科肿瘤和其他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例(53.9%)并发VTE肿瘤患者病理类型为腺癌;206例(73.6%)患者发生VTE时,肿瘤处于进展期;247例有明确TNM分期患者中Ⅲ~Ⅳ期患者187例(66.8%);144例有明确病理组织分化程度报告,中、低度分化程度者120例(85.4%)。至随访结束,共有130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24.0±7.8)个月,明确诊断VTE后3,6,9,12个月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46.9%、69.2%、80.0%和82.3%。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本身、肺栓塞和感染。结论肿瘤与VTE密切相关,腺癌、进展期肿瘤、分化程度低的肿瘤患者和化疗方案中含铂类药物者更易发生VTE,临床医师应注意对这部分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VTE的发生。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在讨论耐多药结核病问题时,不可避免要涉及复治肺结核问题。长期以来,复治肺结核分类及标准化疗方案成为许多结核病专业人士和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除了在多种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和探讨之外,由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于2007年在贵阳市举办了“复治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同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标准化疗方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耐多药结核病 医学杂志 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