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最为广泛应用的干燥综合征欧洲诊断标准现已修正,唇腺活检和/或Ro/La血清学阳性必不可少。西维美林(cevimeline)是一种新型毒蕈碱受体(M3)刺激剂,毛果芸香碱比较,能更有效地改善干燥症状,副作用更少。近期研究明确了干燥综合征病人发展为淋巴瘤的一些危险因素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诊断 口干燥症 流行病学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的糖代谢指标变化,了解在基础和糖刺激下龄对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月龄(青年组,n=15)、14月龄(中年组,n=15)和24月龄(老年组,n=15)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比较三组间基础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差异,计算糖负荷后胰岛素增值血糖增值的比值(ΔI10/ΔG10),120min葡萄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葡萄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以分析各组间胰岛功能的差异。结果随着月龄的增长,空腹血糖有升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OGTT后老年组大鼠表现为血糖达峰时间延长,血糖峰值增加,OGTT2h血糖及AUCg增加,即老年组大鼠出现糖耐量异常状态,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0.59±0.14)、(1.60±0.15)、(2.37±0.04)μg/L(两两相比均P〈0.01);IRT中,老年组大鼠胰岛素达峰时间延迟,ΔI10/ΔG10降低,AUCi增加(P〈0.05)。使用稳态模型评估,HOMA-β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中呈递增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而HOMA-IR在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别为3.09±0.80、8.34±0.72、13.14±1.59(两两相比均P〈0.01)。结论正常老龄大鼠存在一定的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但由于胰岛素分泌的早期时相受损,仍然出现糖负荷后血糖增高状态。

  • 标签: 大鼠 增龄 胰岛Β细胞 胰岛素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肾功能水平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住院的患者189例.依据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2~14分)、营养不良危险组(8~11分)和营养不良组(0~7分).比较各组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9例患者中,营养不良组10例,占5.3%;营养不良风险组58例,占30.7%;营养正常组121例,占64.0%.营养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中性细胞计数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年龄分布、肾功能及贫血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6,95%CI1.00~1.12)、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95%CI0.94~1.00)、低BMI(OR=0.76,95%CI0.65~0.87)、低ALB(OR=0.93,95%CI0.86~0.99)和贫血(OR=2.46,95%CI1.60~3.32)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可能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且营养不良也患者的BMI、ALB水平及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老年人 肾功能不全 营养状况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
  • 简介:目的研究年龄对雄性大鼠碘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根据月龄分为4月龄组、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每组12只,各年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对比剂组6个亚组,每组6只。禁水24h后,不同年龄鼠对比剂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碘对比剂76%泛影葡胺(10ml/kg),相应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尿肌酐(UCr)、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水平。48h后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并检测。肾组织Sp1蛋白表达。结果注射对比剂后48h,24月龄鼠对比剂组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超过对照组的25%,Ccr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ACE活性和MDA含量和肾小管损伤分数均明显增加(P〈0.01),肾组织S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注射对比剂后24h尿NAG酶活性明显较注射前24h增高(P〈0.001)。12月龄鼠注射对比剂组相应对照组比较,Scr明显上升(P〈0.05),但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的25%,肾组织匀浆MDA和ACE、肾小管损伤分数以及肾组织Sp1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月龄鼠注射对比剂组相应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龄是雄性大鼠碘CI—AKI的促进因素,氧化性应激、ACE和核转录因子Sp1在老龄雄性大鼠碘CI-AKI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对比剂 急性肾损伤 对比剂肾病 氧化性应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核转录因子SP1
  • 简介:静脉留置针因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患者穿刺肢可自由活动、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的应用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临床治疗效果。但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由于药物刺激等因素极易发生静脉炎,特别是神经内科常用一些脱水利尿剂,且患者常有躁动、不合作现象,

  • 标签: 护理干预 枸杞叶 湿敷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希美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敏放疗组30例肿瘤患者采取希美钠联合放疗,采取普通放疗的30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敏放疗组完全缓解22例(73.33%),普通放疗组完全缓解12例(40%)。两组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敏放疗组近期疗效优于普通放疗组,且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

  • 标签: 甘氮双唑钠 放疗增敏 放射疗法 毒副作用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需行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实验组在穿刺前10min用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穿刺部位,10min后除去敷料擦干皮肤后按常规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叭);实验组的家属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湿敷能减轻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盐酸利多卡因 热湿敷 小儿留置针输液
  • 简介:98例不同病因致慢性高尿酸(UA)血症,轻度组52例(420μmol/L.≤UA≤600μmol/L),中度组34例(600μmol/L〈UA≤800μmol/L,重度组12例(UA〉800μmol/L)。结肠透析:透析前口服大黄粉及用清水10-20L清洗肠道,至无粪便排出为止。用浓缩透析液按比例配置反复进行结肠透析,透析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约2h,每日1次。

  • 标签: 慢性高尿酸血症 结肠透析 益气活血法 临床研究 透析治疗 清热利湿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的表达并确定Nampt抑制剂FK866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化疗敏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NamptmRNA表达水平,并用MTT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ampt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和对其化疗敏的作用。结果乳腺癌组织内Nampt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00);FK866干预细胞48h和72h后,FK866即对MCF-7细胞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P=003;P=0.001);FK866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克隆集落形成,相邻干预浓度的2组间(0.3nMvs0nM;3nMvs0.3nM;30nMvs3n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2、0.014、0.02)。且FK866能增加5-FU对乳腺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结论Nampt抑制剂能影响乳腺癌细胞生长,其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化疗敏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细胞生存 化疗增敏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栓止血实验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为血栓病和出血病的实验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了崭新和准确的科学手段。本文就此作一浅述。

  • 标签: 血栓 止血 实验诊断 基因突变分析
  • 简介:大约15%的人类癌症由病毒感染引起(表1),病毒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位致癌危险因素。将来,通过免疫接种大多数的感染可以预防,这样可在世界范围内显著降低癌症发病。人们在研究基因肿瘤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首次发现了致癌基因及肿瘤抑制基因的事实足以说明研究致癌病毒在动物及人体致癌作用的重要性。

  • 标签: 癌症 病毒感染 致癌基因 核心蛋白 免疫反应
  • 简介:相比于巨大的能量消耗,心脏的能量储备却很少,因此心脏对能量缺乏的耐受能力很低。心肌能量代谢受代谢底物浓度、激素水平、冠状动脉血流或组织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调节。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高尿酸血症等均可影响心脏能量代谢的病理生理过程。尽管以往认为高血糖是冠心病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强化降糖并未取得一致的效果,而新近的数项临床试验反而显示强化降糖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心脏代谢日趋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期聚焦“心脏代谢”,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心脏 能量 代谢
  • 简介:内科医师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针对妊娠对孕妇远期健康和肾功能、以及肾病及其治疗对胎儿的风险给女性肾病患者提出建议。具体建议应该包括疾病及其治疗对生育的制约、现有治疗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孕前如何进行必要的调整。理想的做法是,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准备怀孕前讨论,以便医师能给予正确的建

  • 标签: 肾病 妊娠 尿蛋白 超声检查 孕前检查 并发症
  • 简介:<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即AIDS的病源病毒,1983年由法国Montanier,1984年美国Gallo和Levy从个别AIDS的患者中分离出来,曾被分别称作LAV,HTLV-Ⅲ,ARV。HIV是逆转病毒的一种,RNA是遗传物质,经病毒感染后的RNA转为DNA,其一部分作为

  • 标签: 结核病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抗结核药 抗体阳性 感染性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是冠心病(CHD)的主要发病原因。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但在发展成为CHD的病人中,只有1/2的人表现为血脂增高。因此,Ross提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了这种假设。许多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冠脉)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免疫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所致的并发症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AS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炎症 冠心病
  • 简介:人体器官(无论是来自活体还是尸体)用于医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肾移植的1年成功率为93%,心脏移植为53%。器官来源短缺,特别是肾脏,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西欧,每年有40000例病人等待肾移植治疗,但是可利用的供体肾只有10000。虽然肾移植的供体既可以是活体捐献,也可以是尸体来源,活体供体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最好,但获得活体捐献者知情同意的难度也最大。

  • 标签: 器官捐献 组织相容性 人体器官 心脏移植 器官来源 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