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站负责为临床提供血液,主要任务为采集血液、贮藏血液。由于血站采供血工作质量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如何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质量成为血站人员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因采供血工作质量与血站人员的操作水平、责任意识有关,而护理质量管理可以血站人员实际情况、从业资质为依据进行小组组建,并在培训后合理分配任务,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站采供血工作质量。因此,本文就护理质量管理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血站 采供血工作
  • 简介:摘要:药剂科药物的质量、保存和使用是健康保障的关键,在药剂科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效控制药物安全与病人健康密切相关。药剂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医院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当前需要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并尽可能向病人提供药品。药剂科还必须进行药物质量检测,药物管理是保证药物质量的主要手段。将安全质量管理应用于药剂科的药物管理,可以大大减少药物滥用、过时、管理过程中的药物破坏等常见问题。

  • 标签: 安全质量管理 药剂科 日常管理 用药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消化内镜室护理期间应用标准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估护理服务质量。方法:以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消化内镜室接受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估指标包含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内镜诊治指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室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从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经分组展开研究,分组方法为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数量2组(每组50例),一组编组观察组实行护理质量管理,一组编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健康体检者体检排队时间、体检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中健康体检者,(p<0.05);观察组中健康体检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评分值(92.15±6.23)分高于对照组(87.65±5.15)分,(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健康体检中心 护理工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并构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方法 做好研究前调研工作,了解患者大致状况,确定研究框架,以此完成相应文献查阅、书籍检索,并开展专家讨论会,确定此次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研究细则,本次研究实验选用德尔菲法完成指标筛选工作,同时进行权重赋值。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采取判断系数和熟悉程度的平均值作为基准,第二轮专家权威性为0.845高于第一轮的0.835;最终确定的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包含2项一级指标项、14项二级指标以及35项三级指标。结论 以德尔菲法作为基准构建出来的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符合相关研究标准,可以用于部分地区临床静脉化疗护理质量评价。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化疗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体系 分析与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管理质量管控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抽检的消毒灭菌处理手术器械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1月至12月抽检10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消毒处理方法,2022年1月至2月抽检1000例,采用质量管控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器械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对比,结合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器械消毒灭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多项评分明显对照组。结论:质量管控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管理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实现工作质量评分的有效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消毒灭菌管理 质量管控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是通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入健康管理来探讨会对老年患者产生怎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健康管理科收治的患有老年高血压的66名患者,将这66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33名患者。A组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而B组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加入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管理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A组患者的依从性为78.79%,B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6.97%。B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要高于A组(p<0.05),而且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各项数据B组也明显优于A组。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入健康管理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也可以使患者的身体更快康复。更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所以应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健康管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其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3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社会功能为(60.06±1.56)分,物质功能为(64.07±2.65)分,心理功能为(60.08±1.37)分,躯体功能为(59.71±1.57)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8.89±2.25)分,压疮评分为(15.36±2.09)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跌倒评分为(25.45±2.6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有显著应用效果,其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防跌倒和压疮的发生

  • 标签: 风险管理护理 颅脑外伤 护理效果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为研究对象,2021年7月至9月为对照组,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为实验组。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班班交接质量互评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冰却护理质量指标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人员采用班班交接后,护理质量多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多项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将班班交接质量互评应用在护理人员的交接班中,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服务。

  • 标签: 班班交接 质量互评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医院服务对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移动平台慢性病一体化管理的作用。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某社区医院接诊的慢性病常住居民522例,根据不同治疗的诊疗模式分为两组,常规管理组(n=261例)和一体化管理组(n=261例),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社区诊疗模式,一体化管理组采用社区医院一体化诊疗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及药品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率、健康知识形成率、健康教育参与率。结果:一体化管理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疾病控制情况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一体化管理组患者的药品知识掌握率、服药依从率、健康知识形成率、健康教育参与率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医院诊疗服务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移动平台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社区医院诊疗服务 医院-社区-家庭 慢性病 一体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多数血液来源于无偿献血,但在血站采血时,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血液报废。由于临床对血液需求量不断提升,所以如何解决血液报废、引发不良反应等问题,有效提高采血质量,成为血站需深入探讨的课题。实践中,相关人员需要找到采血关键质量控制点,并通过对其进行改进来提高血液质量,所以本文就血站采血中关键质量控制点质量改进措施及其对血液质量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血站 采血 关键控制点 改进措施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ICU重症监护室中意识清醒的患者60例,对其中30例给予一般的常规化护理,该组命名为常规组。对其余30例研究患者给予特殊的心理护理,该组命名为特殊组。两组的护理干预时间均为期2月,最终将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横纵对比。结果:实验开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结束后,特殊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评分(P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护理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护理应用人文关怀和护患沟通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院门诊的42例患者做参照组,用常规护理,另选2020年1月-12月在院门诊的42例患者做观察组,用人文关怀和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参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观察组,有差异(P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患沟通 门诊护理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性是保障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出现实验室误差,很容易造成质量问题,影响到药品的质量,给制药公司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药品检测的准确性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的。制药企业要有良好的责任感,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以减少实验室误差,严格控制药品质量,确保药品安全稳定发展。

  • 标签: 药品检验 结果偏离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中运用综合护理,对助产质量与产后出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08在医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以随机信封法均分2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比对助产质量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利于缩短产妇总产程时间的同时,还能起到降低产后出血量作用,对提升助产质量及确保母婴安全起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 综合护理 产后出血 助产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患者接受双向质量反馈护理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因慢阻肺入院的患者内选择36例老年患者,根据护理形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中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负性情绪控制更好,对比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不良情绪。

  • 标签: 双向质量反馈 慢阻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探究。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护理管理的患者中,选择200例作为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数量为100例,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方式。对照组患者数量为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两者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方式的实验组,风险发生率为2.00%(2/100),满意度为100.0%(100/100),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31.00%(31/100),满意度为74.00%(74/100),两者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在临床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中,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74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染色方式均分2组,其中采取常规染色的37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免疫组化染色的37例记作研究组,对比在不同方案下切片的结果及诊断结果,观察不同染色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于研究组染色方案下切片有更高的优良率,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于研究组方案下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临床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中,免疫组化染色方案的应用,能够显著的对切片的优良率起到提升的效果,让临床对于患者的诊断更加准确,后续治疗方案更加科学,适合应用。

  • 标签: 病理技术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染色 切片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质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效的作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用中药治疗者70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5例)中药未实施炮制,观察组(35例)中药特殊炮制,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药炮制 不良反应 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