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鼓膜术治疗后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2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科学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治疗效果对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科学术后护理干预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进行干预治疗有显著护理意义,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内镜下鼓膜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耳鼻喉科2018年4月-2019年2月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选出1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67例患者应用耳内镜下穿刺术治疗,试验组66例患者应用耳内镜下鼓膜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43%,P<0.05;试验组随访1年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4.93%,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安全性高,减少分泌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值得推广。

  • 标签: 耳内镜 穿刺术 鼓膜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内镜下鼓膜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耳鼻喉科2018年4月-2019年2月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选出1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67例患者应用耳内镜下穿刺术治疗,试验组66例患者应用耳内镜下鼓膜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43%,P<0.05;试验组随访1年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4.93%,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安全性高,减少分泌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值得推广。

  • 标签: 耳内镜 穿刺术 鼓膜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PICC患者在院外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PICC患者(PICC组)与30例输液港患者(输液港组),两组患者都开展血栓形成因素的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输液港组并出现血栓1例(3.33%),PICC组出现血栓4例(13.33%),输液港血栓生成风险更低。结论  PICC和输液港时临床常用的两种静脉通路方式,对两种方式可能诱发的血栓危险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栓的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PICC置管 输液港置管 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术(UVC-PICC)在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穿刺中的应用及疼痛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新生儿科NICU病房的60例重症患儿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UVC-PICC术组)和对照组(浅静脉术组),每组30例。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及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估疼痛程度,观察两组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表现、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IPS、PIPP评分在开始完成时、后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开始完成时、后5minNIPS、PIPP评分较前5min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应用UVC-PICC术可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可减轻患儿穿刺操作性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置管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对肿瘤PICC患者静脉炎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10例行PICC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PICC操作,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专项护理干预。记录两组病例的导管感染、静脉炎、血栓及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在每位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护理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病例经不同护理方式,实验组的静脉炎、血栓及导管感染发病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专项护理总满意度(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7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护理非常满意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非常满意率(5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PICC患者实施专项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显著降低肿瘤PICC患者静脉炎、血栓及导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且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置管专项护理 PICC置管 静脉炎 血栓
  • 简介:通过对128例深静脉患者的护理,探讨在临床中如何通过精心的护理有效预防深静脉的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脱落、感染、贴膜处红肿、过敏等并发症。认为严格无菌操作,专人护理,正确更换贴膜,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导管通畅,健康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 标签: 深静脉置管后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心静脉(PICC)在患者治疗和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置偏移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对于影响位置偏移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中心静脉的位置偏移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有效地预防位置偏移的发生,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本文将就神经外科中心静脉患者的位置偏移相关影响因素展开讨论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护理这类患者,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位置偏移 影响因素
  • 简介:PICC导管是指经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被认为是安全、经济、创伤小的一种可靠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减少了药物引起的渗漏,同时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着一定的并发症及风险,拔困难是其中之一,现将我科出现的1例经肱静脉PICC患者拔困难的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静脉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拔管
  • 简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以操作简单、穿刺痛苦小、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对于局部血管状况尚可的患者,均采用体外肉眼观察和触摸估计的方法对血僻进行评价后穿刺。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手臂的屈伸易发生静脉炎、穿刺点炎症、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另外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差,只能采用盲穿法。

  • 标签: PICC B超 护理
  • 简介:近年来护理上为解决病人长期静脉穿刺的痛苦,PICC已普遍开展。PICC一般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进针,可保持6个月至1年,由于需要长期保留此,给病人淋浴带来不便,用单纯换药贴膜的方法容易进水,并因此导致感染。我科护士给病人换药贴膜处缠绕三层以上塑料保鲜膜,面积应覆盖于换药贴膜面积上下大于5cm,断端用胶布牢固固定,且换药贴膜与保鲜膜之间垫以双层纱布,并使之环形缠绕于前臂,纱布覆盖于换药敷贴即可这样既可防止两膜黏连,又可防止被包绕前臂由于过紧而感到胀痛,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最后将保鲜膜上下两端用胶布牢固粘贴于胳膊上,可有效防止换药贴膜进水。

  • 标签: PICC置管 护理 淋浴 塑料保鲜膜 单纯换药 静脉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胃深度改变对老年患者误吸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鼻胃患者为对象,分组如下: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病症,可造成听力损伤、增加中耳感染的机会及影响生活质量,如禁忌游泳等。传统鼓膜修补手术的术野准备影响美容,以及住院所需的时间、费用等因素,使患者徘徊于最后的决定。2001年3月-2005年4月,我科对干性中央型中等的、小鼓膜穿孔患者,在门诊小手术室利用硬耳内窥镜下进行嵌入法脂肪鼓膜修补术,以及加强护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鼓膜修补术 耳内窥镜 护理指导 嵌入法 脂肪 鼓膜修补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内科有关PICC的临床护理措施与体会进行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5月~2022年7月间我院接诊的94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各47例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日常护理方案,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护理认可情况。结果:经护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静脉部位出血、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情况更少,对护理的认可度更高(P

  • 标签: PICC置管 临床 护理 措施
  • 简介: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因其穿刺部位暴露,血流量充足,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而被临床作为血管通道而广泛应用,但因有皮肤创口,易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因此,如何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成为临床上探讨的课题.本文就近3年对50例颈内静脉术后透析时间、血透前后处理、导管口消毒处理、导管留置时间、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
  • 简介:胸腔闭式引流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负压作用,将胸膜腔内气体及液体排出,促进肺复胀,胸膜腔闭合,恢复胸腔内负压,恢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患者呼吸,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临床放置时间一般为3—10d。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感觉不适,影响正常活动,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改变。舒适的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护理活动和舒适护理的研究,使人们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005年1月-2008年1月,笔者对镐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置管术 正常生理功能 胸腔内负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