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诊”是每个医院门诊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做好导诊,可使病人分流、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院声誉,增强病人就医信心,缩短就医时间。也是体现一个综合医院的精神文明,职业道德,医护质量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因此,门诊护士如何才能做好导诊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护士首先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高尚的医德情操,才能做好“导诊”。

  • 标签: 门诊病人 择医 导诊
  • 简介:[摘要]目的:良好的视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日益进步,屈光不正的病人越来越多的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如何有效预防感染,术前、术后护理更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古往今来,人们不仅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同时也把音乐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随着多元文化护理的扩展,音乐护理在围术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99年在手术室安装了背景音乐后,受到病人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音乐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音乐疗法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与智能发育水平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福利机构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音乐疗法,两组患儿治疗四周后,医护人员运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量表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评估,应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综合评价儿童智能发育水平,应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患者行为适应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结果 治疗四周后发现,两组患儿评分都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而观察组的患病儿童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治疗后,2组患儿智商(IQ)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病儿童评分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等各种适应行为评分都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其观察组的患病儿童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结论 音乐治疗法在治疗和改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状态,以及提高儿童智能发育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音乐疗法 心理行为
  • 简介:音乐治疗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日本田中多闻医生认为音乐疗法是把音乐作为媒界使用的医学治疗方法。主角是医生(音乐疗法医生),根据医生的处方,音乐家、护士、临床的心理医生作为整体的一员互相协助。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由来已久,

  • 标签: 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肠道肿瘤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试验组术后即播放预先选择的音乐,每天3次,每次20-40min,对照组术后不播放音乐。观察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疼痛指数、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平均留置胃管天数及平均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指数和镇痛药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及留置胃管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干预可缓解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紧张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音乐疗法 胃肠肿瘤 疼痛 手术后医护
  • 简介:摘要:在口腔医学领域中,拔牙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外科手术,在智齿阻生、多生牙等牙齿疾病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拔牙术治疗期间应用音乐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度,提高配合度,取得良好的手术效率和治疗效果。本文简要概述在拔牙术治疗中音乐疗法的作用。

  • 标签: 音乐疗法 拔牙术 口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护理中实施音乐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06月 ~2018年 04月我院特诊科口腔修复患者 64例。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32例。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音乐护理。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护理前后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VAS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 SAS、 SDS,低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音乐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护理 音乐护理 疼痛 不良情绪
  • 简介:焦虑是机械通气过程中最常见的心理反应,通过音乐干预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手段。本文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音乐干预的理论基础、作用以及干预方法,以期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音乐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音乐疗法对痴呆老人激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度05月至2020年度的10月期间因老年痴呆就诊于本院的98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分得49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研究组则采用音乐疗法。分析两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对比组病人认知功能减退轻度、中度、重度者激越行为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音乐疗法 痴呆 激越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室性早搏患者是否存在心理、情绪障碍,并对音乐能否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进行探讨。方法对50例室性早搏患者进行音乐治疗,并在音乐治疗前后进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本组室性早搏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的9个因子分均值高于国内常模,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值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经过音乐治疗后SCL-90量表中9个因子分均值都低于治疗前均值,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室性早搏患者存在心理、情绪障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水平,在护理工作中不能忽视心理护理。音乐疗法能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从而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音乐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缓解颌面部癌症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5年11月在头颈肿瘤外科住院治疗的颌面部癌症伴疼痛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音乐干预护理,分别于术前1d(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进行,并即刻评估疼痛强度。对照组患者只提供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T2、T3、T4时点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与T3时点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2与T3时点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可缓解颌面部癌症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音乐疗法 干预 癌症 疼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