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音乐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影响

李卉娟沈宏陈轶晶

上海市普陀区  上海市儿童临时看护中心  200333

【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音乐疗法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与智能发育水平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福利机构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音乐疗法,两组患儿治疗四周后,医护人员运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量表对儿童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评估,应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综合评价儿童智能发育水平,应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患者行为适应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结果 治疗四周后发现,两组患儿评分都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而观察组的患病儿童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治疗后,2组患儿智商(IQ)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病儿童评分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等各种适应行为评分都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其观察组的患病儿童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结论 音乐治疗法在治疗和改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状态,以及提高儿童智能发育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音乐疗法;心理行为

针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的康复性治疗,不仅涉及到了生理功能的康复,而且包括了儿童心理行为康复等几方面内容。由于该疾病在临床治疗上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以教育、康复训练等主要手段为主,虽然对于病因明确的患病儿童采取的药物治疗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是对于其他大多数病因不明的患病儿童而言,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只能按照早期发现、提前干预的原则进行综合防治和治疗。音乐治疗法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治疗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主要是通过感官刺激的方式,帮助患病儿童改善情绪,调动患病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该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患病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福利机构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病儿童症状均符合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和规范;患病儿童年龄3-16岁;排除标准:极重度智力障碍患者;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1]。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病儿童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例,观察组患者5例。两组患病儿童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以教育、康复训练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音乐治疗。医护人员在采用音乐治疗方法前,应该先于患病儿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既要做好治疗环境综合评估的相关工作,而且还应给予患病儿童充分尊重和信任。音乐治疗开始后,应该安排经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治疗康复师,对患病儿童真实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每日上午9-10点可选取旋律活泼、音色热烈的乐曲,如《卡门》序曲、《土耳其进行曲》等,辅以手摇铃等简易乐器参与互动,可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内心感受。下午3-4点可选取优美抒情、节奏平稳的乐曲,如《天鹅》,《渔舟唱晚》等,与康复师一起增加手部、脚部简单节拍动作,可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反应。睡前半小时可选取节奏舒缓、减压放松的乐曲,如《小星星》,《摇篮曲》等,可放松身心,帮助睡眠。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运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量表就患病儿童心理行为进行综合评估。SCARED采用0~2三级评分,0=无此问题,1=偶尔有,2=经常有,该心理行为评价体系包括的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等几部分内容,共涉及到41个项目,如果综合评分≥23分则表明患儿患有焦虑障碍,评分越高说明焦虑问题越严重。CDI采用0~2三级评分,0=偶尔,1=经常,2=总是,医护人员从负性情绪、人际关系、效率低下、快感缺乏、负性自尊等结果维度对患病儿童进行相应的评价,总共涉及到27个项目,总分为54分,如果最终评分≥23分说明患儿患有抑郁,评分越高,患儿的抑郁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患病儿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量资料则以进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儿心理行为变化

通过对治疗前2组间分析对比,确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SCARED、CDI评分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对比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心理行为对比

组别

例数

SCARED

CDI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

22.19±6.22

19.54±2.21

15.29±2.18

13.56±1.15

观察组

5

21.21±6.49

17.44±2.45

15.56±3.14

10.25±3.25

t

0.642

4.251

0.215

4.666

P

0.501

<0.001

0.741

<0.001

2.2 2组患儿智能发育水平变化对比

治疗开始前,2组患病儿童I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儿IQ评分均出现明显升高的现象,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

2.3 2组患儿适应行为能力比较

治疗开始前2组患儿在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等各项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2组患病儿童的AAMD-ABS指标评分较之治疗前均出现明显升高的趋势,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病儿童(P<0.05)。

3讨论

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精神发育迟滞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大约为1.0%~1.5%,0~14岁儿童发病率大概为1.2%,该疾病不仅具有发病率较高的特点,而且没有效果显著的治疗手段,一旦发现,只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音乐疗法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中期,广泛应用于精神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且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充分发挥音乐的韵律性、舒缓性特点,促使患病儿童身心始终处在舒适平和的状态下,从而达到影响患病儿童脑部功能的目的[2]。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四周的治疗后,2组患病儿童的SCARED、CDI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同时观察组患病儿童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一数据也进一步说明,音乐疗法在改善患病儿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效果显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患病儿童沉浸在音乐中后,音乐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节,使其逐渐调整至平衡状态,起到了改善患病儿童紧张、恐惧等心理应激状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2组患病儿童的IQ评分均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该研究数据进一步说明,音乐疗法在改善患病儿童智能发育水平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采用音乐疗法治疗的患病儿童,经过为期6个月的治疗后,环境儿童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等AAMD-ABS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患病儿童的分值(P<0.05),说明音乐疗法在提高患病儿童适应行为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可能为:常规康复治疗虽然在提高患病儿童运动功能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医护人员并未按照要求科学引导患病儿童的心理行为,因此,导致治疗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针对大多数精神发育迟滞患病儿童伴有认知障碍与语言障碍的特点,医护人员在应用音乐疗法时,应该及时引导患病儿童认真聆听和吟唱歌曲,然后在音乐节奏的引导下,作出身体律动,从而达到调动患病儿童语言表达欲望、肢体协调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艳秋.可视音乐治疗联合引导式教育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效果观察[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4):22-24.

[2] 周丽,肖晓芳,陈洪超.引导式教育结合可视音乐对脑性瘫痪伴智力低下儿童康复效果的应用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9):1596-1598.

[3]古彩铃,程翠红,周雪梅.音乐疗法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理行为及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12(2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