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急重症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情境体验教学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文择取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实习的50例急重症临床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带教模式)与观察组(25例,实施情境体验教学方法),对两组实习生临床护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观察组实习生临床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且P<0.05,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情境体验教学合理应用到急重症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效果,增强实习生急救护理能力,为急重症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更多专业护理人才保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急重症 护理带教 情境体验教学 传统带教模式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急重症中运用情境体验教学进行护理带教的效果。方法:研究前抽取50名护生,截止年限为2020.01~2022.01期间,均参与危重症护理实习,研究中以随机法分设为甲、乙组进行对比,各组分别纳入25名。甲组运用常规带教,乙组运用情景体验教学。对比2组护理能力及考核成绩等情况,以评定效果。结果:统计显示,2组对比护患沟通、协调组织、急救处置等评分及总分、实践技能、理论知识等成绩及总分结果,乙组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急重症临床中运用情境体验教学进行护理带教的效果显著,即可提升护生护理能力和考核成绩,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急重症 护理带教 情境体验教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肝癌患者治疗中采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方式,观察该种方式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入的70名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70名肝癌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采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情绪功能和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和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情绪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对照中,对照组分别为50.93±4.26(分)、82.37±3.55(分),观察组分别为38.75±4.08(分)、91.05±3.81(分),(t=12.102,p=0.000),两组有差异。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对照中,对照组分别为82.85%、85.71%,观察组分别为94.28%、97.14%,(x2=8.400,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在肝癌患者治疗中采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效果优良,不仅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荐使用。

  • 标签: 肝癌 情境体验式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在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中对直接模拟操作和观摩学习2种不同参与形式的学生学习的真实体验与感受,为模拟教学实践与改革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访谈4个小组的38名学生,运用Colaizzi分析法提炼不同参与形式学生的学习体验。结果直接模拟操作者学习积极主动、目标明确、参与度高;观摩学习者学习目标不清晰、态度放松、参与度低。结论学生在不同参与形式的仿真学习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可通过增加课时比例、激发学习动机、有侧重点地引导学习行为,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仿真学习。

  • 标签: 教育 护理 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 学习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课程思政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在2021.09——2021.12护理专业中挑选两个班级,作为教学主体筛选学生共计135名。A班共计68名学生设为常规组,B班共计67名学生设为设为实验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应用课程思政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比两组专业学生教学满意度、理论和实践成绩、学生对老人态度(KAOP)评分。结果:实验组专业学生带教满意度、理论和实践成绩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KAOP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护理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成绩,改善学生服务老人态度,建议应用。

  • 标签: 老年护理 课程思政 情境体验 教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该院建立“住院患者的就医体验”的服务模式及运行效果,以通过“一站式服务”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的便捷服务。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建立“患者服务中心”,就医便捷性、投诉解决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变化,评价“住院患者的就医体验”实施效果。结果通过患者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得总门诊人次、收入院患者人次、总业务收入较建立前1年分别增长了6%、10%、11%;投诉有效处理时间(30.85±10.35)min,明显短于实施前(55.28±36.35)min;受访者满意度高达(98.07±1.67)%,明显高于实施前(91.76±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就医体验”优化医疗资源使用,简化繁琐的服务流程,缩短业务办理及等候时间,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住院患者 就医体验
  • 简介:对于许多人来说,性似乎中人与生殖器有关。因此,一提到性,我们总是直接跳跃到最性感的部位。这样,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便遭到了忽视甚至遗忘,其实,通过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是可以感受到快感的,在这里,让他为你做一次全身的按摩,保证你能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 标签: 按摩 快感 夫妻 极限 生殖器 多部位
  • 简介:目的加深对烦躁患者约束体验的认识.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田野研究法(FIELDSTUDY),对本院神经外科约束患者进行观察、访谈和分析.结果对患者约束存在以下问题:约束物应用不当;约束方法不妥;约束时间太长;患者的尊严受到侵犯;对约束患者照顾欠缺.结论做好烦躁患者的护理,必须理解烦躁患者的约束体验,遵循"尽可能不约束或少约束;尽可能单肢约束;尽可能短时间约束"的原则,制定安全、舒适、人性的约束制度.

  • 标签: 患者 烦躁 田野研究法 神经外科 观察 护理
  • 简介:近年来我院利用实习生初次来院的机会,在1周内每天对其进行一次“陌生环境”体验活动。具体做法:将实习生分为3人或4人1组,按预先设定好的不同路线,依次找到相应的科室。并以相应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字为据,最后返回到出发地,同时记录时间。如急诊科→CT室→门诊检验科→骨科病区→手术室→病区药房→住院结算处等,各小组要完成2条或3务不同的路线。

  • 标签: 实习生 环境 科室主任 住院结算处 记录时间 病区药房
  • 简介:近些年来.女性分娩过程中配偶的参与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外早在1960年就有准父亲出现在产妇分娩现场的报告,WHO1996年出版的《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中指出陪伴分娩是产时鼓励使用的措施。

  • 标签: 陪伴分娩 体验 准父亲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生产体验的影响。方法 选择118名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段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59人。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评估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心理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皆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产妇 生产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男生临床实习前后不同的心理体验,为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分别在实习前后对9名男生进行两次深入访谈,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对于从事护理专业的意向倾向于消极,对护理专业的价值认同感低,存在很大的岗位流失率倾向。结论护理教育者应从入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临床教育这一连续过程中做好男生的教育和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认同感。

  • 标签: 教育 护理 男性 临床实习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是研究护理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该方法包括随机分组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2 月住院的 80 名眼科疾病患者、一组传统护理服务和一组护理服务,每组 40 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健康促进工作满意度、环境护理服务满意度、眼科护士态度满意度、眼科护士技能满意度、人性化护理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一项眼科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眼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传统护理服务组,P

  • 标签: 眼科住院患者 关怀护理体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关怀护理体验的临床思考。方法:选择2020年5月份~2021年5月份住院的40例眼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每个组20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营养指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眼科 住院患者 关怀护理 体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关怀护理体验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2年10月这一时间段入院就诊的40例眼科住院患者。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眼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关怀护理,并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及满意的护理模块。结果:在经过护理后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升,同时护理满意程度较高。患者较为满意的护理模块为心理护理以及健康知识宣传。结论:在眼科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对患者的关怀护理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程度,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绪明显平稳,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较少。

  • 标签: 眼科住院 关怀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专科护士的工作体验,为今后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浙江省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名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体验可归纳为3大主题:经验感受方面,职业认同方面,发展困难方面。结论专科护士的发展促进了护理行业的整体提升,获得医护及病患的认可,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同时,目前专科护理的发展亦需要相关方面的重视以及制度支持,为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促进专科护理的长远发展。

  • 标签: 专科护士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护理风险管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因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症状的多样性和出现症状时间的不确定性,突发意外的情况常有发生,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通过对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电子体温单融入风险管理,使在岗医护人员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工作账号及时了解每名患者的风险内容,对患者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目的:通过将电子体温单中融入护理风险记录,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方法:在体温单特色项目栏增加风险评估栏,对住院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等级后将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标注。结果:医护人员登入自己的工作账号即可了解患者存在的风险。结论:体温单的改革,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存在风险的查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 标签: 风险 电子体温单 安全 质量 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新护士刚入手术室工作后内心深处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手术室护士长对手术室新护士进行心理支持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深入访谈形式,访问10位新入我院手术室护士,将获得的资料按现象学研究法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手术室新护士在开始工作阶段经历了新奇与憧憬、紧张与焦虑、压力与期望的心理历程。结论手术室护士长应了解和理解新护士的心理感受,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其尽快适应从学校到医院环境的转变,从护生到护士角色的转变,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工作的转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士/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