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志愿服务在门诊活动中对培养医学志愿护理人文素质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6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社会实践的医学志愿30名,以及同期门诊患者200例纳入研究A组,该阶段以常规带教模式进行医学志愿护理人文素质培养;将2022年3月-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社会实践的医学志愿30名,以及同期门诊患者200例纳入研究B组,该阶段以志愿服务模式进行医学志愿护理人文素质培养;并将两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医学志愿人文素养各项评定项目评分均高于A组医学志愿,B组患者对门诊志愿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A组患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门诊志愿服务活动应用到医学志愿的培训中,可促使其人文素质的养成与提升,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并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养成及医疗服务认可度的提升。

  • 标签: 志愿者服务 门诊活动 医学志愿者 护理服务 人文素质
  • 简介:[本刊讯]受上海市红十字会的委托,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10年8月16~20日组织21名上海市红十字南丁格尔志愿参加了上海市老年介护师资培训班。通过5天的学习,全体学员系统地学习了老年介护技术和培训技能。今后培训班的学员将定期深入社区,传播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将老年介护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传授给其他社区人员。她们的工作将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专业的护理,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

  • 标签: 上海市护理学会 师资培训班 南丁格尔 老年人 志愿者 介护
  • 简介:[目的]探讨失能老年人对长期照护志愿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长期照护人力资源模式构建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家庭、养老院、医院抽取失能老年人150例,采用失能老年人对长期照护志愿选择意愿及志愿服务内容问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50例失能老年人愿意接受志愿服务的比例为76.8%,排在前4位的志愿服务内容是关怀访视、交通接送服务和休闲娱乐、送餐服务。患病种类数目、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医疗保障、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程度是影响失能老年人选择长期照护志愿服务意愿的因素。[结论]患多种疾病、无配偶、文化程度高的失能老年人更愿意接受志愿服务;希望提供服务内容主要是关怀访视、交通接送服务、休闲娱乐和送餐服务;对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志愿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志愿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倡导志愿服务理念,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监管。

  • 标签: 失能老年人 长期照护 志愿者 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志愿参与的小组健康教育形式对乳腺癌治疗期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9例乳腺癌术后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开展联合康复志愿共同工作,进行2周1次、连续5次的小组健康讲堂与圆桌座谈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康复志愿共同工作,提供系统、连续的教育内容,重视病人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干预的小组健康教育形式,对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健康教育 康复志愿者 焦虑 抑郁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个性化培训在社区志愿核酸采样中的应用及对技能的影响。方法 抽选参与本社区核酸采样工作的社区志愿资料共计48名,时间段为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根据入选时间段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4名,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培训。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培训措施,对比两组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志愿的采样操作、个人防护、感染控制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培训 社区志愿者 核酸采样 技能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级学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课程时使用传统的教学资源。2014级学生在使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同时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比较2个年级学生基础护理学课程考核成绩、学生评教得分及2014级学生对教学资源的使用和评价情况。结果2014级学生技能操作成绩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均较2013级学生高(P〈0.05),对资源的评价得分为(18.63±1.07)分。结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基础护理学 教学资源
  • 简介:摘要:微课以某个知识点作为核心制作,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护理措施,使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进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知识点,将所学知识融入知识体系并进行课后拓展。本文分析了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微课资源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课 资源库 护理综合实训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主要在于针对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建设时的交互式微课应用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为以2020年7月20日日至2021年9月1日间在儿科临床实习的72例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以传统儿科护理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7月20日日至2020年9月1日于儿科实习的70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结合传统儿科护理模式,明确研究对象,通过互动微课方式展开教学,分别针对两组在培训前后的考试结果展开分析,体现交互式微课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建设时的作用,并对其未来期望进行了调查。结果体现在实验组的教学方式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互动微课堂 儿科护理 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微课资源的创建和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多年工作经验针对这一问题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分别从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微课资源的建设意义以及根据临床工作情景构建知识点体系和微课资源的建设步骤三大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赘述。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我国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我国该行业的不断发展与优化。

  • 标签: 微课资源 护理 综合实训课程 资源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国外近十年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方法 通过PubMed数据检索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关于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相关文献,采用BICOMB 2.0生成词篇矩阵及共线矩阵,SPSS 26.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gCluto 1.0绘制可视化山丘图。结果 纳入440篇文章,获取26个高频主题词,归纳出4个研究热点:包括护士同情心疲乏的预防及控制、护士同情心疲乏与职业生活质量、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护士同情心疲乏与恢复力的相关研究。结论 国外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职业生活质量3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预防及干预措施方面,国内在该领域有待于深入研究。

  • 标签: []同情心疲乏 护士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如何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想让孩子宽容忍让些吧。又怕孩子受委屈;想让孩子勇敢些,又不知道孩子会如何把握勇敢的分寸……

  • 标签: 孩子 家长 独生子女
  • 简介:社会支持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变量,能够帮助个体从生理和情感方面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性事件,通过多种机制减轻个体在生活转变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促进和维持个体的良好身心状态。家庭是社会支持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当家庭获得有效的支持时,能提高其应对的能力和效果。而在医院中,家庭获得有效支持的最主要来源是医护人员所提供的支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患儿大多病情危重,住院的经历是对其家庭的特殊刺激,给父母带来多方面的压力,需要护理人员提供心理及其他方面的支持。现将NICU中患儿家长的支持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患儿家长 NICU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不良影响 身心状态 医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