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oma,BAC)是指生长在远端支气管和肺泡的原发性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依据影像学表现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类。本文对2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局限型BAC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在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术(fineneedleaspiration,F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73例(共82个结节),分别行常规超声引导下针穿刺及超声造影引导下针穿刺,穿刺针数406针,每个结节均手术并经病理证实。比较这两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癌的阳性率、穿刺阳性率。结果:73例患者的82个结节中,71个结节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71个结节一共406针,其中315针(77.6%,315/406)诊断为甲状腺癌。常规超声引导下针穿刺诊断为甲状腺癌者56个(78.9%,56/71),151针诊断为甲状腺癌,针穿刺术的灵敏度47.9%,特异度81.3%,准确率55.4%,阳性预测值71.9%,阴性预测值60.9%。超声造影引导下针穿刺诊断为甲状腺癌者69个(97.2%,69/71),263针诊断为甲状腺癌,针穿刺术的灵敏度83.5%,特异度80.2%,准确率82.8%,阳性预测值80.8%,阴性预测值82.9%。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成功率,提高针穿刺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引导针穿刺避开结节内坏死、囊性无血供区域,提高穿刺取材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常规超声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 甲状腺癌
  • 简介:儿童闭塞性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obliterans,B0)发病率逐年增加,引起了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BO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咳嗽、气促、喘息,肺功能以不可逆的小气道阻塞为特点;HRCT上表现为“马赛克灌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空气潴留征等;病理上以小气道及其周围慢性炎性改变、纤维化为特征。BO的诊断很少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而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及HRCT作出临床诊断。其中,HRCT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的优势,对BO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随访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针穿刺细胞学(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US-GFNAC)检查过程中,针尖与结节移动状态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0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患者80例,良性组患者60例,记录各结节的一般参数,包括结节大小(长径、短径)和部位(上极、中极、下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US-GFNAC检查。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测量针尖移动距离(D1)、结节移动距离(D2)、针尖在结节中相对移动距离(D3),分析结节移动状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与结节大小和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D2、D3与结节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D1与良恶性结节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D2增大,D3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D2、D3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951、0.938。结论: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甲状腺结节移动状态与结节的良恶性存在相关性,可通过结节移动特征辅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 移动距离
  • 简介: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并与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作对比,总结其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6年来本院确诊的98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结合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临床甲状腺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及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超声声像图特点:88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以峡部增厚为明显,回声增粗不均匀,呈羽毛状、网样改变。此类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细胞学检查结果表现为正常的甲状腺滤泡结构广泛被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生发中心取代,有部分滤泡增生,滤泡腔内胶质多。其中35例于甲状腺内可见单个或多个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分别穿刺周围甲状腺组织及结节组织,细胞学检查9例怀疑恶性结节,并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确为恶性,占25.7%。另10例表现为甲状腺体积正常或缩小,回声增粗、增强呈网样。细胞学表现为甲状腺滤泡上皮间有大量淋巴细胞,部分聚集成团,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部分滤泡上皮细胞胞质丰富,呈明显的嗜酸染色。部分滤泡上皮细胞显示不同程度核增大,染色深,大小不等。少数患者伴浆细胞及纤维细胞,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时,90%甲状腺滤泡已破坏。结论桥本甲状腺炎随着病程迁延会有不同的声像图改变,但甲状腺回声增粗呈羽状、网样改变是其较特异的二维声像图特点,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明确诊断及早期排除甲状腺恶性结节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抽吸活检(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US-FNAB)在甲状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US-FNAB的患者甲状腺微小结节细胞学检查结果,对照相应的手术后病理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US-FNAB在甲状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US-FNAB细胞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5%(91/93)、88.89%(24/27)、95.83%(115/120)、96.81%(91/94)和92.31%(24/26);穿刺标本不满意率为10.37%(17/164)。结论:US-FNAB在甲状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抽吸 甲状腺微小结节 定性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99mTc-MDP骨骼显像诊断早期骨减少的价值。方法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X)6周制作兔骨改变模型。其中骨质疏松对照组每周注射2次,每次2mg/kg;骨减少组每周注射1次,剂量同前。第7周进行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骨组织病理切片、骨密度检测、骨形态计量分析、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血清骨钙素(BGP)检测。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结果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骨减少组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均见椎体、股骨头、膝关节等放射性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血清BALP、BGP等其他各项检测指标也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但骨减少组股骨中段摄取99mTc-MDP未见显著增高(P>0.05),骨组织病理切片与股骨头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99mTc-MDP骨骼显像所示股骨中段(长骨)摄取骨骼显像剂99mTc-MDP的比值差异小,结合骨密度降低不明显,可提示为早期骨减少阶段,为临床提供在早期骨减少时进行干预防治的参考依据。

  • 标签: 99MTC-MDP 骨骼显像 骨代谢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说明实验室安全策略。方法:主要分析当前实验室制度问题、工作人员意识情况、管理等情况,根据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放哪,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结果: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较多,像管理制度缺失、检验员的意识有待提升、清洁情况不彻底、设备管理及放置不合理等,存在众多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性。结论:通过加强多项管理。其涵盖制度化、知识化、检验员能力情况、监护化等,安全预防的效果明显。

  • 标签: 医学检验实验室 安全现状 策略
  • 简介:目的:研究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因甲状腺结节至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且经超声检查可疑恶性的患者87例,均行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和穿刺标本BRAF^V600E突变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结果: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的64例患者中,术前FNAC阳性48例、阴性16例;BRAF^V600E突变4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的23例患者中,术前FNAC阳性5例、阴性18例;BRAF^V600E突变0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FNAC对甲状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8.3%、准确率为75.9%;BRAF^V600E突变检测的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72.4%;FNAC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的灵敏度为89.1%、特异度为78.3%、准确率为86.2%。结论: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可提高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BRAF基因突变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MSCT颈椎扫描重建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CSR)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30例临床确诊的CSR患者,在推拿手法治疗前后分别行颈椎MSCT检查,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及VAS疼痛评分。MSCT检查的观察指标包括颈椎曲度变化、寰枢关节关系、棘突与中线的关系、椎体前后径线和左右径线与中轴线角度、各椎体水平方向旋转角度、椎间孔及椎间盘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VAS评分降低(8.20±0.92)分;测量发现,治疗前、后的平均颈椎弧度分别为(1.91±4.99)mm和(5.08±3.6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4.27),治疗前后椎间孔狭窄改善(80/300下降为35/300)。治疗前、后颈椎齿状突与两侧块距离不等分别为15例(15/30)和2例(2/30),治疗前、后棘突与中线的距离分别为(2.11±1.68)mm和(o.87±1.70)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t=7.53)。治疗前后椎间盘突出及膨出的个数分别为63个和42个。结论:推拿治疗可以通过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椎间孔大小及椎间小关节位置关系来改善CSR的症状,MSCT颈椎扫描重建对CSR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颈椎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推拿 脊柱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2

  • 标签: 肌内效贴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生物样本库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大量生物样本信息的有序存储和高效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自2002年开始,系统收集在本单位行前列腺MRI检查的患者信息,逐步探索建立了前列腺MRI影像生物样本库。本研究以本单位实际经验为例,简要介绍前列腺MRI影像生物样本库的建立情况。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在分析方法学中,样品制备对于从复杂的基质中分离、浓缩需要的痕量组分是非常重要的。样品制备是劳动力最密集而且最容易出错的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物测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使用微萃取技术和微型设备可以有效地完成之前需要多种分析仪器才可以做到的复杂样品的制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作为其中一类,既简单又有效,具有小型化,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特点。此外,固相微萃取可减少分析时间,降低溶剂消耗和处置成本。本文综述了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包括纤维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和相关的新微萃取技术。这些方法在制药和生物医学分析中至关重要。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分析方法 样品制备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加深,当前可分解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原理,阐述了当前主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类型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生物医学 可降解材料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该文重点依据生物医学工程及影像技术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外医疗行业的用人情况,对目前该院已有的针对以上两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今后的培养模式进行展望。使该院学生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技能及优秀的社交能力,顺应医学领域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技术学 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怀孕期间腹腔内压力变化。在怀孕期间,随着怀孕子宫的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子宫在盆腔中的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到孕晚期,子宫几乎变成了垂直器官,并且压力不断施加压力到骨盆底的支撑组织上。本文在黄州区妇幼保健院检查了115名孕妇的骨盆底肌力量,并分析了分娩后骨盆底的电生理指标,并分析了影响其的详尽因素。产后6-10周进行骨盆底康复课程,以探讨孕妇骨盆底功能变化的机制以及产后尿失禁和骨盆器官脱垂的病因,并观察早期骨盆底康复的短期影响产后预防。并提供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试验。

  • 标签: 盆底综合肌力 分娩方式 盆腔脏器脱垂 产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