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检验诊断良性49例,恶性33例,可疑恶性2例,涂层不满意10例。通过手术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判断诊断准确率为95.24%,计算得针穿刺诊断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4.3%。结论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能够准确的分析患者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检验准确率高,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管一次性管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90例感染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二次管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一次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远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管治疗感染管的疗效确切,可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更好控制炎症和改善咀嚼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9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肺泡癌临床及CT资料进行总结,寻找出相对特征性表现。结果结节型,毛刺征20例,空泡征8例,支气管征13例,磨砂玻璃样伴晕征21例;弥漫型,空泡征15例;炎症型,磨玻璃影像9例,支气管充气征5例,蜂房征6例。结论BAC的临床和CT诊断比较复杂多样性,需要详细分析进行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 标签: CT诊断 BAC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牙髓炎两种管治疗方式的效果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70例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拔髓后给予管治疗)与观察组(开髓失活术进行管预备及充填),每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急性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急性反应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成功率为89.5%,对照组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髓后管治疗的近期效果及急性反应发生情况与活髓牙失活后管治疗基本一致,但前者术中疼痛可显著减轻,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疗效 拔髓后根管治疗 活髓牙失活
  • 简介:弥漫性泛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由于炎症弥漫性分布并累及呼吸性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DPB。该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因素、有害气体吸入等原因有关。临床上.DPB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较多脓痰和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故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相混淆。DPB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小结节影.需与众多的弥漫性肺疾病相鉴别,误诊率较高。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DPB的认知度是早期诊治的关键。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术(FNAC)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FNAC治疗的64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6.25%,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13%、21.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5.3±1.5),对照组SAS评分为(40.8±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FNAC治疗中结合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方法收取我院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0月1日直至2016年12月10日,并将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触诊穿刺活检),观察组(51例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将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阴性患者有2例、阳性患者有49例、检出率96.0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特异性88.24%、敏感性90.2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可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管与多次管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多次管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一次性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急性牙髓炎控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以及细胞白介素指标;再次感染风险。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牙髓炎控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以及细胞白介素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以及细胞白介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次感染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炎症和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 多次根管 治疗的效果 对比
  • 简介:弥漫性泛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弥漫存在于两肺支气管和呼吸性支气管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病变呈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支气管和呼吸性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弥漫性泛支气管炎.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次法管治疗与一次性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6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法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9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3.1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率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49%和15.73%。结论采用一次性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管清洗方式(镍钛机动器械、超声仪)对一次管治疗疗效的影响,为日后临床中对不同管清洗方式一次管治疗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为31例,对照组采取K锉双氧水+生理盐水注射器行管冲洗,观察组采取镍钛机动器械联合2.5%次氯酸钠超声冲洗清理管,对两组患者在应用不同管清洗方式进行一次管清洗后清洗质量合格率及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急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30(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23(74.19%),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机动器械联合超声在一次管的清洗中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清洗质量合格率,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镍钛机动器械 应用效果 合格率 超声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管治疗与一次性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年的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管治疗,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多次组以及一次组,一次组选择一次性管治疗,多次组实施多次法管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一次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多次组相比更高;一次组治疗过程并发症发生率与多次组相比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采用一次性管治疗与多次法管治疗相比安全性更高,治疗时间更短且效果显著,大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一次性充法和分次充法的治疗成效。方法本次的66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取分次充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充法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效为96.97%,相比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充法方式,可有效提升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疼痛、肿胀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充法 分次根充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牙胶管充填与侧压充填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自我院随机选取46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利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23例(44颗)患者,行热牙胶管充填治疗。对照组23例(48颗),行侧压充填管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组间数据包括疼痛反应率、治疗总有效率、恰填率、填充时间。结论热牙胶管充填与侧压充填管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

  • 标签: 牙髓病 根尖周病 根管充填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充法与分次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长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执行一次性充法治疗的患者列为试验组,执行分次充法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一次性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效果优于分次充法,安全可靠。

  • 标签: 一次性根充法 分次根充法 急性牙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用镍钛备技术、超声荡洗技术、热牙胶充填技术联合在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机用镍钛管预备、超声荡洗管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用镍钛器械管预备、传统化学药物消毒管、冷牙胶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耗时及治疗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在管填充耗时上为(5.41±0.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9±1.22)min。且在治疗总耗时上观察组为(8.1±1.9)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93例(93%),对照组患者显著55例(55%),观察组总成功率为98例(98%)明显大于对照组87例(8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用镍钛备技术、超声荡洗技术、热牙胶充填技术联合用于管治疗中较手用镍钛器械管预备、传统化学药物消毒管、冷牙胶充填技术具有治疗时间更短,填充效果更优及不良发生率更低等优势,临床治疗中应作为首选方式。

  • 标签: 机用镍钛根备技术 超声荡洗技术 热牙胶充填技术 急性牙髓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11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口腔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轻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64%VS58.18%),重度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2%VS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口腔根管 急性牙髓炎 临床效果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