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属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与痴呆的诊断标准还具有一定的距离。在了解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理论内容以及治疗现状发展的基础上,对治疗手段以及预防机制加以明确的探讨,对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具体,从多种角度了解其发病的原因,并对针灸治疗进行深入探讨,综述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治疗中应用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

  • 标签: 针灸 治疗 血管性认知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认知障碍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附近社区老年人进行认知障碍筛查,共有856名老年人,使用中文简易智力状态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使用多元线性对以上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认知障碍对于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结果经过对周边社区进行调查发现,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172例(20.1%)。经过多元线性分析发现导致老年人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有独居、理解力降低、高龄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过高、独居、丧偶、女性、理解力降低是导致认知障碍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对于认知障碍老年人,要增强对于其的陪伴,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认知障碍 老年人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2018年2月90例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缩短疗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拉西坦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轻度认知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13日至2017年2月12日我院90例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单一组(45例,应用阿米替林治疗)、联合组(45例,应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研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14.24±2.25)分、焦虑评分(38.65±3.78)分、睡眠质量评分(8.35±2.46)分相比单一组(19.24±2.03)分、(42.65±3.79)分、(13.62±2.87)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患者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十分可行。

  • 标签: 盐酸多奈哌齐 阿米替林 神经衰弱 认知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关系,并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的特点。方法选取80例LA患者,根据不同分级对其分组,对比不同组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对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量化评定,对比不同组间评分差异,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的特点。结果LA-IV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和LA-I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三组(P<0.05);LA-I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也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两组(P<0.05);LA-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P<0.05),而MoCA评分则远低于后者(P<0.05);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均与LA分级有明显关联(P<0.05)。结论LA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关联,且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的损害都有明显关联。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术后认知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绝大部分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所造成的,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而言术后由于麻醉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较为常见的。但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由于疼痛所诱发的手术风险,麻醉又是必须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对麻醉与来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减少由于麻醉所引起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则成为了麻醉学与神经功能学科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麻醉药物的类型以及麻醉方法等多方面对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减少来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加速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麻醉 老年患者 术后 认知功能 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评估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的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30例、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30例及正常人群30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TMT-A)时间、连线测验B(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总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接受测试者,比较各组的注意力、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结果双相Ⅰ型患者和双相Ⅱ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组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稍高于显著高于双相Ⅱ型组患者。结论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Ⅰ型组患者执行力损害较明显,双相Ⅱ型组患者注意力较双相Ⅰ型组损害明显。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 认知损害 双相Ⅰ型 双相Ⅱ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给予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24.58±5.12)分优于对照组的(19.54±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ADL评分(32.14±3.15)分与对照组ADL评分(33.01±3.4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84.56±4.78)分优于对照组的(60.14±5.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后疗效较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旨在探究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对中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行腹腔镜手术中老年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用药七氟醚进行纠正术后认知障碍,比对两组患者术后30d,90d,240d,360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及术后睁眼、拔管和说话时间的一般情况。结果最后实验得出,观察组在跟踪调查1-12月期间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就术后睁眼、拔管及说话时间的显著由于对照组,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使用瑞芬太尼干预治疗中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效果,并且在预防其它并发症的条件下保证代谢迅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方面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全身麻醉 中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瑞芬太尼 七氟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撷取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41例。实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WMS(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评分、WAIS——RC(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智商)评分实行对比,实验组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多模式磁共振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经过认知测试分为无认知障碍(NCI)组12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组8例,分析其认知测试指标与MRI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认知特征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全脑白质(WBWM)和正常表观白质(NAWM)的MD和FA具有明显差异,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可以作为早期识别SIVD患者认知障碍的有效手段。NAWM的MD值在认知障碍早期即下降,并与多项认知域独立相关,是较为敏感的DTI指标。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多模式磁共振 脑小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辛伐他汀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进行研究。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前后的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能动性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AD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显著提升,ADL评分得到下降明显),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帕金森合并抑郁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积极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5年01月开始到2016年10月结束接收的帕金森合并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病患96例,利用投掷子的方式,将96例入选病患随机等分成A组和B组。两组都接受常规护理,A组同时加用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比较HAMD评分。结果A组干预之后的HAMD评分为(19.13±3.56)分,明显比B组的(23.71±3.19)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干预后的MoCA评分为(23.96±1.58)分,明显比B组的(21.62±3.14)分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帕金森合并抑郁认知功能障碍中,积极对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心态稳定性。

  • 标签: 积极心理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所采用的方法是有针对性的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具体的临床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各个阶段对于该疾病的研究内容和进展进行相关方面的总结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方案,也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复方菖蒲益智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5例,分别给予尼莫地平片单独治疗、复方菖蒲益智汤口服治疗,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22%)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均明显改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给予复方菖蒲益智汤治疗能改善患者症状,改善脑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肢体功能恢复,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 认知功能障碍 复方菖蒲益智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2例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62例患者分为2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oCA各项认知功能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P300检查的潜伏期更短,波幅更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均可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 血管性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择来我院进行糖尿病认知障碍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价情况并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1例,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50例,79.37%),观察组患者再次住院率(2例,3.17%)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19.45%)。观察组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的住院率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泊酚与七氟醚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分析30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老年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老年手术麻醉效果;拔管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麻醉时间、术中平均出血情况;术前、术后4小时、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MMSE评分;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老年手术麻醉效果和对照组之间无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麻醉时间、术中平均出血情况和对照组之间无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和对照组之间无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小时、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相似,但丙泊酚可更好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丙泊酚 七氟醚 老年患者 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实施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科6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阿尔茨海默病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社会能力、精神状态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士观察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其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