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

陈新英孙莉华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300222

摘要: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评估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的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30例、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患者30例及正常人群30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TMT-A)时间、连线测验B(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总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接受测试者,比较各组的注意力、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结果双相Ⅰ型患者和双相Ⅱ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组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稍高于显著高于双相Ⅱ型组患者。结论: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双相Ⅰ型组患者执行力损害较明显,双相Ⅱ型组患者注意力较双相Ⅰ型组损害明显。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认知损害;双相Ⅰ型;双相Ⅱ型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PD)是一种心境障碍疾病,以早年起病、频繁复发与慢性结局为严重特点,并与高水平的功能损害、死亡率及自杀风险相关。近年来,有关稳定期BPD病人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较多,其研究结果也较为一致,稳定期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焦虑或者自杀观念,或者激动易怒,言语众多,精力旺盛,有反复发作迹象,在急性期尤为明显,认知损害较为严重。目前,国内外缺乏不同类型急性期BPD病人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急性期BPD病人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其对后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精神院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急性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30例、双相障碍Ⅱ型患者30例及正常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入选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简称ICD-10)中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且患者目前均处于急性期;②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在实验前未接受过相关的认知评估测试。排除标准:①1年内有过电休克治疗;②存在严重的躯体疾病;③存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各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的检测,包括注意力、记忆和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记忆功能评估采用连线测研和数字广度测验;执行功能评估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主要包括完成分类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总应答数。

1.3观察指标

所有受试者认知功能测试均在安静环境中进行,由专业心理测试人员分别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TMT-A)时间、连线测验B(TMT-B)时间(时间越短情况越好)、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总分)(得分越高,情况表现越好)测定,测验时间为15min,分3次测验,在计算机上完成。WCST评定临床常用于评估被试者的执行功能,可以客观、综合地反映被试者的认知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注意力及记忆功能的比较

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患者TMT-A时间、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组的TMT-A时间、TMT-B时间长于双相Ⅱ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数字符号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急性期三组患者注意力及记忆功能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双相Ⅱ型患者组比较,#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集中在执行功能、记忆力和注意力等方面。研究发现急性期双相障碍患者的注意力同样是明显受损的,急性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研究结果显示(1)双相Ⅰ型、双相Ⅱ型患者在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的用时长于对照组,提示患者存在注意范围狭窄,其可能与抑郁或躁狂发作患者的精神运动异常有关;(2)双相Ⅰ型组的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的用时长于双相Ⅱ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数字广度总分显著低于双相Ⅱ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提示Ⅰ型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较对照组损害更明显;(3)双相Ⅰ型组、双相Ⅱ型组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患者WSCT的非持续性错误数、错误应答数稍高于显著高于双相Ⅱ型组患者,双相Ⅰ型的完成分类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完成第1个分类所需应答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急性期双相障碍Ⅰ型和Ⅱ型患者的执行功能均有损害,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更明显,与国内外关于双相障碍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期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且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在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上损害程度高于双相障碍Ⅱ型患者。

参考文献:

[1]卞清涛,李钦云,吕建宝,etal.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2):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