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76例甲状腺乳头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实验组治疗方法是甲状腺全切手术,对比组治疗方法是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分析甲状腺全切手术的治疗优势。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37%,对比组73.6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63%,对比组15.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灶,减少对患者颈侧动脉、神经的损伤,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手术 颈廓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去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3例甲状腺乳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腺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的手术方法选择中,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52例我院甲状26例,并且分别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2±11.5)min,少于对照组的(75.5±21.9)min;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55.4±9.8)ml,少于对照组的(85.6±15.7)ml;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7±1.5)d,少于对照组的(8.5±1.9)d,观察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3.8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7%,并且P均<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将甲状腺全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的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甲状腺乳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术前均接受颈部超声+CT诊断,术后手术标本行病理组织检查、HE染色,观察超声、CT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CT单独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联合CT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均高于超声或CT单独检测结果(P<0.05)区。结论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颈淋巴结转移有重大价值,为甲状腺乳头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的重要监测手段。

  • 标签: 超声 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肾癌和嫌色细胞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提高两者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乳头肾癌和12例嫌色细胞的CT与MRI影像资料。结果7例嫌色细胞行MRI扫描,T1WI上5例为低信号;T2WI上6例为稍高信号;10例嫌色细胞行CT或MRI增强扫描,5例为中度强化,5例为轻度强化。6例乳头肾癌行MRI扫描,T1WI上5例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上5例为低信号;5例乳头细胞行CT或MRI增强扫描,5例均为轻度强化。结论MRI平扫信号表现结合增强表现有助于鉴别乳头肾癌和嫌色细胞的诊断。

  • 标签: 肾脏肿瘤 CT MRI 肾嫌色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整块切除与分块切除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腔镜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109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整块切除组(54例)以及分块切除组(55例),均行腔镜手术治疗,整块切除组将患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连续整块切除一次完成,分块切除组先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继而在纳米碳示踪下行中央区淋巴结分块清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暂时性声音嘶哑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暂时性声音嘶哑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块切除组手术时间以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均明显高于分块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分块切除比较,整块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更符合无瘤原则,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辅助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整块切除 分块切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乳头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确诊的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患者,共计86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对其超声造影影像学表现等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表现显示,有62例患者结节内不存在血流信号,24例患者呈现出点状血流信号。病灶与正常腺体间在始增时间及达峰时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病灶峰值强度为60.33±18.13,明显低于正常腺体的123.95±48.22(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乳头诊断中具备应用可行性。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诊断 超声造影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ss-1、ki-67和VEGF-C蛋白在甲状腺乳头(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和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adenoma,F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4例PTC及12例FA石蜡包埋组织中kiss-1、ki-67和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kiss-1、ki-67和VEGF-C在PTC组中阳性率分别为40.90%(18/44)、61.36%(26/44)和68.18%(30/44),与F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伴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中分别为16.70%(2/12)、83.33%(10/12)和91.67%(11/12),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伴甲状腺外侵犯的PTC组织中分别为18.75%(3/16)、81.25%(13/16)和87.50%(14/16),与不伴甲状腺外侵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kiss-1、ki-67和VEGF-C蛋白有助于PTC与FA的辅助诊断,三者与PT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滤泡性腺瘤 kiss-1 ki-67 VEGF-C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前,甲状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甲状腺乳头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85%。细胞缝隙连接(gapjunction,CJ)是细胞间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讯方式,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等表型,对内环境的稳定也起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与Cx的表达异常和CJJC损伤紧密相关,Cx家族中的Cx43较受关注,分布广泛且功能最为复杂和重要。间隙链接蛋白在乳头甲状腺癌中低表达,其有效的检测不仅有助于乳头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也有助于其治疗及判断预后。本综述旨在系统讨论间隙链接蛋白在乳头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可以对疾病的认识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乳头状甲状腺癌 间隙链接蛋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PTMC)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并观察B超对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PMTC患者共24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颈对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观察B超对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共72例出现中央淋巴结转移,占3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包膜侵犯为PTMC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超诊断为侧颈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素。B超诊断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56%和83.33%。结论针对中央区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应提前进行临床干预,高分辨B超对预测PTMC的颈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侧颈淋巴结转移高危患者需进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B超 诊断 颈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在乳头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分析,以供后期对乳头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工作作为参考。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联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的62例乳头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分析等进行研究。结果研究中,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因误切甲状腺导致患者永久性甲旁低1例(1.6%),喉返神经出现损伤6例(9.7%)。患者各组的淋巴结阳性率,VI组、Ⅳ组、Ⅲ组以及Ⅱ组相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但V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乳头甲状腺癌患者的早期治疗中,采取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等都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是一种规范且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 乳头甲状腺癌 淋巴转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耳道乳头瘤患者通过耳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外耳道乳头瘤患者10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为耳内镜下切除术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状况、平均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五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比观察组(96%)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2%),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耳道乳头瘤患者通过耳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缩短,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外耳道乳头状瘤 耳内镜下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及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的诊断价值。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患者,撷取时间是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其予以超声TI-RADS(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79.3%,阳性预测值为90.3%;超声TI-RADS的敏感度95.1%,阳性预测值为81.5%;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的敏感度97.6%,阳性预测值为82.4%。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的敏感度远比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TI-RADS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超声TI-RADS可用于诊断甲状腺微小,超声弹性成像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所以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检查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 数据系统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微小癌(TM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未分化(AT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ATC患者共48例,观察1年的总生存情况(OS),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8例ATC患者1年OS为6.52%(3/48),死亡人数为4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10个月。ATC患者的1年OS与是否放疗、化疗及综合治疗具有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放疗为影响ATC患者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ATC患者进行手术联合放化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放疗为影响ATC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甲状腺未分化癌 放疗 化疗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观察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情况,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真阴性率、真阳性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检出的48个病灶中,良性病灶32个,甲状腺微小16个。其中,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真阴性率分别为87.50%、93.75%、96.87%;真阳性率分别为75.00%、87.50%、93.75%;假阴性率分别为25.00%、12.50%、6.25%;假阳性率分别为12.50%、6.25%、3.12%。超声弹性成像的真阴性率、真阳性率、假阴性率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6、9.74、9.64,均P<0.05);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真阴性率、真阳性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与超声弹性成像(χ2=3.97、5.28、9.79、10.90,均P<0.05)及常规超声(χ2=7.88、13.63、16.87、19.24,均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超声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微小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甲状腺微小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甲状腺结节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对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应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综合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对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n=45)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甲状腺结节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中应用甲状腺超声评分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肿块患者63例,全部患者都采取甲状腺超声和CT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CT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的疾病正确率明显要大于甲状腺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甲状腺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的恶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的良性病变、乳头瘤、滤泡状瘤诊断中,准确率与CT诊断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CT诊断的结果,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中应用甲状腺超声和CT诊断时,甲状腺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甲状腺肿块 良恶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甲状腺大切口手术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3.20~2017.3.20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将7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6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甲状腺大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将两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切口美观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美观满意度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小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比甲状腺大切口手术更加优越,并发症少且术后切口美观度高。

  • 标签: 甲状腺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大切口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2016年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手术,研究组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以及切口粘连、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为(45.52±6.63)min,术中出血量为(38.41±6.4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87±7.82)min、(77.38±7.66)ml;对照组手术切口为(8.17±0.35)cm,明显大于研究组的(4.63±0.42)cm;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78±0.5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12±0.69)d;研究组并发症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手术,可减少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出血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技术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且创伤小,适合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小切口 甲状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