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肾脏肿瘤影像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共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并在术后证实病理诊断儿童肾脏肿104例,均进行过MRI、CT、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74例,良性肿瘤30例。超声、CT、MRI的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超声,MRI诊断的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特征显示,恶性病灶的假包膜征、T2WI中高与混杂信号、囊变、晕环结节征、超声低回声比重高于良性,恶性病灶匍匐征、脂肪比重低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从高到低分别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结论影像学技术特别是超声、MRI是诊断儿童肾脏肿瘤的理想技术,需要特别关注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病灶。

  • 标签: 肾脏肿瘤 儿童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后腹腔肾脏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4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28~67岁,平均39.6岁。所有患者肿瘤直径均<4cm。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2组,腹腔镜手术组和经腹手术组各24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护理,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腹手术组24例患者给予常规泌尿外科手术护理;腹腔镜手术组为患者提供针对腹腔镜手术特点设计的个性化护理。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率明显低于经腹手术组(P<0.01);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经腹手术组。结论给予腹腔镜手术患者积极、充分、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后腹腔肾脏切除 肾脏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不同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65例肾脏肿瘤(平均直径3.6cm),应用超声造影肿块回声增强时间和造影剂消退时间(皮质相与延迟相),观察肿块的假包膜(与二维声像图对比),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55例,异行细胞癌1例,肾盂鳞癌2例,肾盂上皮细胞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肾嗜酸细胞瘤1例。肾透明细胞癌55例中超声造影有35例出现假包膜(35/55,63.6%),而二维图像显示假包膜10例(10/55,18%);造影剂呈快进快出46例,快进慢出5例,慢进慢出3例,肿块局部增强1例。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回声增强程度明显低于肾细胞癌。结论超声造影对鉴别肾脏肿瘤的良恶性,显示肾细胞癌的假包膜有较大帮助。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肾脏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DWI是以水分子布朗运动为原理,对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到ADC值的检查技术。肾脏血流量、含水量丰富,可调节全身水盐代谢。当肾脏发生肿瘤性病变时,其组织结构、微循环及细胞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变化,其组织ADC值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DWI有助于肾脏肿瘤的检出、诊断、分级及疗效的检测。本文对肾脏肿瘤的DWI国内外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5月正式出版,内容涵盖多器官、多类型肿瘤的组织病理及分子病理的重要进展,其中肾脏部分不仅更新了对已知肿瘤的认识,也新增了多种独特的肿瘤类型,本文就第5版WHO中肾脏肿瘤分类的主要变化予以解读。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脏上皮性肿瘤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其病理诊断进展较快,分类越来越精细化,给病理医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特别是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嗜酸细胞性肾肿瘤领域。本文旨在分享急需掌握的重要进展和诊断难点,并对其中尚存争议性的主要问题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同时性双侧肾脏肿瘤肾脏肿瘤中少见而复杂的一种情况,发病率为1.8%~11.0%。对于双侧肾脏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位置、大小和解剖复杂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目前所患基础疾病、围手术期风险、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经评估后可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首选保留肾单位的手术(NSS),以尽可能保护肾功能,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然而,目前国际指南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未提出正式的建议,学界对于同期双侧肾脏肿瘤的理想治疗方法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共识,特别是术前是否行肾活检、是行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先治疗哪一侧的肿瘤等问题仍存在许多争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争议的问题,优化双侧肾肿瘤患者的管理和手术治疗策略,该研究收集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部分肾切除术(PN)或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双侧肾肿瘤的41例患者的资料,对患者人口学和肿瘤学相关特征、手术方式(同期或分期,开放手术或机器人手术)等进行分析。在41例患者中,37例(90.2%)行双侧PN,3例(7.3%)行PN+RN,1例(2.5%)行双侧RN。最常见的肿瘤组织学类型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62.1%),双侧肿瘤组织学一致率为81.5%。分别有17例患者(41.4%)和24例患者(58.6%)接受了同期和分期手术治疗。分期手术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310比240 min,P=0.01)、热缺血时间(18比10 min,P=0.01)和住院时间(10比6 d,P=0.01)显著长于同期手术患者。而同期与分期手术患者的基线、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表明两组之间的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比95.8%,P=0.14)。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同时性双侧肾脏肿瘤患者,同期和分期手术治疗都是可行和安全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血管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预后。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5月病理确诊的3例肾脏血管周细胞肿瘤(2例为球血管肌瘤,1例难以分类,诊断为血管周细胞肿瘤),分析其临床、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21~70岁。2例因体检发现,1例因腰部不适就诊。影像学显示肾实质内类圆形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往往呈不均性延迟强化。大体检查:2例位于肾门处,1例位于肾实质内,均呈结节状,直径1.6~5.1 cm(平均4.1 cm),切面灰白或灰红色,质韧。光镜下观察:瘤细胞实性片状或小结节状排列,与血管壁关系密切,瘤细胞多呈上皮样,胞质丰富、浅嗜酸,边界不清,核圆形,可见核仁,部分区域可见多少不一的长梭形、束状排列的平滑肌成分,两种成分有过渡移行,所有肿瘤均无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及Ⅳ型胶原弥漫强阳性,2例表达CD34,3例均不同程度表达PDGFRB,Ki-67阳性指数2%~3%。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显示,3例均未见KRAS、BRAF V600E基因突变;二代基因测序检测,3例中有2例发现PDGFRB基因突变,分别为第3和第18外显子突变,均未发现NOTCH 1/2/3基因融合。3例随访6~92个月,所有患者均健在,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肾脏血管周细胞肿瘤是一种原发于肾脏向平滑肌分化的罕见间叶性肿瘤,以血管球瘤最常见,瘤细胞形态温和、与血管壁关系密切并见梭形的平滑肌成分对该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免疫组织化学上皮性和肌源性标记的联合应用有助于诊断。PDGFRB基因突变在该肿瘤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多数预后良好,少部分病例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

  • 标签: 周细胞肿瘤,肾脏 血管球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预后
  • 简介: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SFT)极其罕见,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通常较困难,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MSF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及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0岁,因右上腹胀痛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确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疼痛位于右上腹部,伴消瘦,体重下降约4kg,无反酸烧心,无发热黄疸,无腹泻,未予诊治,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查腹部彩超示:右肾下极及右肾周混合性声像,病理性质待定。

  • 标签: 肾脏 恶性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简介:<正>目的:评估术前超声测量肾脏肿瘤直径是否劣于CT或MRI。方法:建立一个前瞻性的资料库,分析其中所有术前行肾脏超声检查的肾脏肿瘤患者。患者同时进行CT和/或MRI检查。应用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评估各种成像方式测量肿瘤最大直径的差异。结果:共有116名患者在治疗前行超声检查,

  • 标签: 肾脏肿瘤 超声测量 超声检查 相关性分析 最大直径 方差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老年女性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患者。病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术后分别随访10个月和18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通过描述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肾肿瘤 CT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肾脏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婴儿期起病的45例肾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并评估预后。治疗方法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等多学科诊疗模式。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不良预后高危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45例患儿中男24例、女21例,起病年龄7(3~11)月龄,初诊时肿瘤长径9.7(4.9~25.0)cm。国际儿童肿瘤协会(SIOP)分期为Ⅰ期5例(11%),Ⅱ期22例(49%),Ⅲ期8例(18%),Ⅳ期6例(13%),Ⅴ期4例(9%)。危险度分组为低危组5例(11%),中危组22例(49%),高危组18例(40%)。44例(98%)未行术前穿刺活检,26例(58%)接受术前化疗,39例(87%)接受术后化疗,2例(4%)联合三维适型放疗。预计5年总体生存率(83±7)%,预计5年无事件生存率(76±8)%。以血尿为首发症状起病[3/8比83%(30/36),χ2=7.005,P=0.024]、肿瘤长径≤8 cm[5/11比 85%(28/33),χ2=5.606,P=0.027]以及病理类型划分为高危组[7/18比100%(26/26),χ2=21.928,P<0.01]是本组肾脏肿瘤患儿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婴儿期起病的肾脏肿瘤患儿预后良好,以血尿起病、高危组病理类型病例预后差。

  • 标签: 肾肿瘤 婴儿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DUT)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以失表达SMARCA4为特征,常共失表达SMARCA2,可发生于多部位和多脏器。本例发生于6个月女婴左肾,就诊时伴有双肺和肝脏转移。镜下肿瘤由成巢或成片的上皮样细胞组成,部分瘤细胞呈横纹肌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和CD34,但保留表达INI1(SMARCB1),失表达BRG1(SMARCA4)和BRM(SMARCA2)。此外,瘤细胞过表达SOX2、SALL4和p53。SMARCA4-DUT代表了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差,常在诊断后短期内死亡。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及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对28例经B超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定性诊断肾癌20例(20/28);螺旋CT定性诊断10例(10/17);MRI定性诊断7例(7/10).结论对于大于1cm的肾癌,B超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定性诊断率相差不大;熟悉肾脏恶性肿瘤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是减少漏、误诊,提高超声诊断水平的关键.

  • 标签: 肾癌 超声诊断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术前经超声检查的肾脏肿瘤的图像特征,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36例经术后病理诊断的肾恶性肿瘤,2例肾盂肿瘤伴肾结石漏诊,1例肾错构瘤伴内部出血误诊。结论超声显像对绝大部分肾脏恶性肿瘤可做出明确诊断,但对不典型的错构瘤、囊腺癌及小病灶肾盂癌伴肾窦内结石者易误、漏诊。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恶性肿瘤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