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元教学方式与微生物学教学相结合,通过举例分析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模块特色及与之相匹配的多元教学方式,摸索适合高校基础微生物学教学应用的多元教学方式

  • 标签: 微生物学 模块 多元化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产科实施多元健康宣教,内容包括培训护理人员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方法、沟通方法;对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包括健康宣教手册、宣教卡片、滚动播放电子宣教屏及网络微信等。观察健康教育实施前、后产科护理质量评分、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和产妇对分娩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论健康宣教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孕产妇对分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均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健康宣教 母婴护理
  • 简介:摘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担着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药理学课程是一门研究不同药物之间互相作用影响的科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临床医学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但会对自身专业的教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将对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专业能力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关于多元教学模式应用在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课程中的作用价值展开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药理学知识掌握率及综合素质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理学 专科 多元化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分别对其实施多元护理康复锻炼及常规锻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Lysholm评分的比较结果上,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优,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多元护理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考虑在临床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康复锻炼 胫骨平台骨折 应用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自动设备和成套试剂盒为载体的新的医学实验诊断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使检验医学本身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检验医学教育的模式不应单一,而应鼓励多样探索,以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用优胜劣汰的规律选择出好的检验医学教育模式。

  • 标签: 检验医学 教育模式 教育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元术前宣教应用于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02月-2017年03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的86名卵圆孔未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自愿接受本研究,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奇数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宣教,偶数顺序作为研究组,实施多元术前宣教,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前宣教前后焦虑评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教育前焦虑评分分析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教育后焦虑评分分析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析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对比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元术前宣教应用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中,除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尿潴留的发生率。

  • 标签: 多元化术前宣教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满意度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元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其分组,观察组各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多元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5d的经皮胆红素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及胎便转黄所用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结论多元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元化 早期 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元护理干预对行VAC引流术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4月,按照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接受多元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优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患者的的情感指数、健康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优,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34.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接受VAC引流术治疗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接受多元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手足功能得到了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元化护理干预 VAC引流术 骨科手 足外伤创面患者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元护理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本院10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根据其来院治疗时间次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多元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效果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为(53.1±19.1)分、护理后评分为(84.2±16.1)分;对照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为(53.9±17.1)分、护理后评分为(64.0±15.2)分;两组在护理之前的评分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之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多元护理能够提升其自我管理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及。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精神分裂患者 自我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在行VSD引流术后实行多元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外伤创面且需行VSD引流术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进行干预,而实验组采用多元护理干预,两组手术治疗后,对比其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等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创面恢复情况有效的有19例,术后恢复效果为95%,与对照组的60%相比略有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为18例(90%),较对照组的55%有明显增加,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多元护理干预对手足外伤行VSD引流术后患者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元化护理干预 VSD引流术 足外伤创面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到多元饮用水时代,对饮水和健康的要求更高。因此新时期应该积极探索饮水与健康方面的研究,明确饮水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供安全健康饮用水资源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结合多元饮用水时代的影响对饮水和健康的关系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希望可以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供相应的参考。

  • 标签: 多元化饮用水时代 饮水 健康 关系
  • 简介:目前宫颈液基细胞学及宫颈、阴道细胞学描述性诊断方式(TBS)已经在国内较大医院开展,为了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当前专业技术的发展,因此将这一内容应用到大学临床检验专业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去。通过两年以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 阴道细胞学描述性诊断方式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中随机抽取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出血的原因、出血量情况以及护理措施。结果产妇的出血原因是宫缩乏力原因、胎盘因素原因、软产道损伤原因、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原因,分为占65例、15例、10例、5例、5例。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的不是单一的,其中主要是宫缩乏力引起,所以在生产后护理工作应该要做好对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从而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原因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132例剖宫产术患者,开展平均分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P<0.05);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须导尿率为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良好,同时可大大降低导尿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 剖宫产术 尿潴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人们日常生活上的改变,同时也带动了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变革。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开始由过去的创伤式疗法朝着微创甚至是无创的方向发展。同样的护理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从而更好地满足子宫肌瘤患者的需求。

  • 标签: 子宫肌瘤 手术方式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在重度子痫前期症状的基础上,有抽搐或昏迷者,称为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五种状况之一,也可以是子痫前期紧急严重并发症。本文旨在介绍子痫的临床治疗及终止妊娠方式

  • 标签: 子痫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宣教方式对各年龄段患儿及家属术前访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的患儿及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单向宣教方式为对照组和不同形式术前宣教组为创新组,通过发放自制《手术患者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及《手术患者术前遵医程度调查表》,评价不同宣教方式术对各年龄段手术患儿及其家属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及遵医程度的影响。结果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种采用个性术前宣教方式(创新组)的满意度及遵医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种的个性术前宣教模式有效增加护患沟通,减轻患者及家属焦虑及恐惧感,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及遵医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术前宣教 满意度 遵医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216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婴儿存在睡眠障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影响。结果正常婴儿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比例、满月定时喂养比例高于睡眠障碍婴儿,母乳喂养比例、与父母同床比例低于睡眠障碍婴儿,P<0.05。结论满月定时喂养、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能有效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家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同时还应当注意尽量与婴儿分床睡,引导婴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喂养方式 婴儿 睡眠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不同喂养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单侧唇裂术后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汤匙喂养、直接母乳喂养、奶瓶喂养,观察一星期,三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出现继发出血2例,无伤口裂开;B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和伤口裂开;C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有1例因感冒流涕污染伤口发生伤口感染,导致鼻小柱旁伤口裂开1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裂术后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的效果与汤匙喂养效果有明显差异,在临床实践有可行性。

  • 标签: 单侧唇裂 术后 喂养方式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