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需氧性阴道炎采用乳酸阴道胶囊与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联合用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研究10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4月-2017年9月接受的产后需氧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1片/日放入阴道深部连续7天,研究组50例均在接受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治疗后,加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7.78%,研究组是93.4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复发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克林霉素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应用于产后需氧性阴道炎治疗之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产后需氧菌性阴道炎 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 乳酸菌阴道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取乳酸阴道胶囊+结合雌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例数200例,选取时间2015.5.1日到2016.5.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结合雌激素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乳酸阴道胶囊(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随访不同时期的症状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性阴道炎女性患者在治疗后,其总有效率高达95.00%,而随访6个月的症状反复发作概率是9.00%,12个月概率上升幅度较低,为18.00%,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在使用结合雌激素的基础上,针对老年性阴道炎女性患者再联合实施乳酸阴道胶囊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结合雌激素 乳酸菌阴道胶囊 老年性阴道炎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活胶囊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92例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并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n=46)依据致病原因应用相应抗生素治疗,研究组(n=46)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乳酸杆菌活胶囊。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是2.17%,较对照组的17.39%低(P<0.05);②研究组整体有效率是97.83%,高于对照组的91.3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酸杆菌活胶囊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肯定,根治性强,可借鉴。

  • 标签: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 抗生素 复发性阴道炎 复发率
  • 简介: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健康人粪便内乳酸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乳酸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依据乳酸杆菌16SrDNA序列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乳酸杆菌的16SrDNA,对粪便中的乳酸杆菌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并和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检测乳酸杆菌和传统方法检测乳酸杆菌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比传统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临床上可用此方法对患者肠道乳酸杆菌进行定量分析。

  • 标签: 乳杆菌属/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耶氏肺孢子(Pneumocystisjeroveci,Pj)感染人体后,可导致肺孢子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长期以来,人们将肺孢子误认为原虫,将导致人体肺孢子肺炎的病原体称为"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i)",

  • 标签: 耶氏肺孢子菌 肺孢子菌肺炎 病原检查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清乳酸与脑钠肽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另取健康体检儿童和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各50名,依次设置为重症组、健康组和常规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乳酸与脑钠肽表达水平。结果常规组和重症组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乳酸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重症组血清乳酸与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受试者与常规组手足口病患儿(P<0.05);常规组患儿脑钠肽水平略高于健康受试者,但两组数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乳酸和脑钠肽均有异常升高表现,这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群体中尤为显著,临床可参考该两项指标来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 血清乳酸 脑钠肽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致病性大肠埃希的分布,研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致病性大肠埃希的方法。方法:采用多管PCR技术对1429份临床标本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的11种不同致病基因组进扩增,基因组检测阳性者再进行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培养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结果:1429份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检出率为1.88%,分属于6个不同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管PCR技术结合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及血清学凝集方法.可敏感、快速地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

  • 标签: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多管PCR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涂阴肺结核中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34例肺结核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涂阴肺结核74例,涂阳肺结核60例;对照120例非结核组为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两组患者都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肺结核组总阳性率94.0%(126/134),而非结核组的阳性率为27.5%(33/12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1);另外,涂阴组阳性率91.9%(68/74),涂阳组阳性率96.7%(58/6o),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病患者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而且灵敏度、特异度也十分显著,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 菌阴性肺结核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用凝血、纤指标检测(孕晚期)评价的价值。方法针对50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凝血、纤指标检测,包括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测后将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孕妇进行持续随访,观察分娩后发生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指标检测和未出血的产妇差异;入选的5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500例产妇中有10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指标检测值和未出血的产妇存在一定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凝血、纤指标检测(孕晚期)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存在异常的产妇,预测价值较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凝血 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 预测 低危产妇产后出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人在显色培养基检测沙门氏方面一些初步认识与体会;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本人在检验实践中的体会,进行分析;结果沙门氏显色培养基种类、应用比对研究现状、注意事项等;结论沙门氏是影响食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沙门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标准检测方法、显色培养基法、免疫学法等。本文主要对显色培养基检测沙门氏的认识与体会,进行以下概述。

  • 标签: 显色培养基 沙门氏菌 认识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沙门氏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并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做同源性分析。方法在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采集了病人粪便便(或肛拭子)、可疑食物共26份样本,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2010》进行病原检测,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结果从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分离出的10株沙门氏和可疑食物中分离出的菌株PFGE图谱一致,具有同源性。结论在病人大便(或肛拭子)和可疑食物中均分离出沙门氏且PFGE图谱一致具有同源性,确认是一起沙门氏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显示PFGE技术对于食物中毒溯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 简介:摘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如何有效地检测是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常规分离鉴定、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质谱等技术手段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的方法,最后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标签: 耶尔森氏菌 分离鉴定 免疫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生物质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炎康栓联合乳酸杆菌活制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5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组(予以妇炎康栓治疗)和观察组(予以妇炎康栓+乳酸杆菌活制剂治疗)各29例。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发应及复发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68.97%),复发率(3.45%)低于对照组(31.03%),治疗后各维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69%)与对照组(13.8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康栓与乳酸杆菌活制剂联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不易复发。

  • 标签: 妇炎康栓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 滴虫性阴道炎
  • 简介:机体内的乳酸由丙酮酸还原产生.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当组织缺氧或丙酮酸未及时氧化时丙酮酸即被还原为乳酸乳酸主要来源于骨骼肌、脑、皮肤、肾髓质和红细胞。血液中乳酸浓度与这些组织产生乳酸的速率及肝脏对乳酸的代谢速度有关,约65%的乳酸被肝脏利用:乳酸循环是葡萄糖在外周组织转化为乳酸,而乳酸在肝脏中又转化为葡萄糖的循环过程。肝外乳酸通过骨骼肌和肾皮质的氧化作用清除。

  • 标签: 抗凝剂 乳酸 分析前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沙门氏优化检测方法进行预防性体检便样检验,分析这种检验方法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中心接受预防性体检的500名食品卫生业从业者的肛拭子标本,于相同环境下展开常规SF+SS检验、优化SBG+XLD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优化检测法共检出沙门氏感染者13例,常规检测法共检出沙门氏感染者4例,常规SF+SS检验、优化SBG+XLD检验扥检出率分别是2.60%、0.80%,优化检测法的检验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法,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SBG联合XLD优化检测法与SF联合SS常规检测法相比,在沙门氏预防性体检便样检验中具有显著优良性,更值得应用。

  • 标签: 沙门氏菌优化检测 预防性体检 便样检验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枯草杆菌二联活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3例,分组方法采用抽签法,在治疗方法上,对照组以美沙拉嗪肠片进行治疗,分析组以枯草杆菌二联活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片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水平。结果进行各自治疗以后,选择枯草杆菌二联活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片治疗的分析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炎症水平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片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可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美沙拉嗪肠溶片 溃疡性结肠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实施介入导管栓治疗以及外周静脉栓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53例)选择外周静脉栓疗法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53例)选择介入导管栓疗法进行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栓效果以及患肢消肿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栓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肢消肿效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选择介入导管栓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栓效果的提高以及患肢消肿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生活品质提升。

  • 标签: 介入导管溶栓 外周静脉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沙门与志贺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520例肛拭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实时PCR法检测沙门、志贺的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培养法(2.24±0.53vs4.52±0.71)d、(2.31±0.44vs4.61±0.65)d;实时PCR法检测沙门、志贺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7.24%。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沙门、志贺的时间短,灵敏度、特异度高。

  • 标签: 实时荧光PCR技术 沙门菌 志贺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应用动脉栓、动静脉联合栓、机械取栓三种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动脉栓、B组应用动静脉联合栓、C组应用机械取栓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栓效果。结果相比于A组与B组,C组在TIMI血流变化、急性血管再闭塞、病变狭窄程度的治疗效果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动脉栓和动静脉联合栓治疗效果而言,急性脑梗死应用机械取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脉溶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二联活散对急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北京某医院儿科(进修期间)急性腹泻患儿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水电解质紊乱调整及补液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二联活散,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急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9.1%),P<0.05。结论酸梭二联活散对儿童急性腹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