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2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B组6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02例,B组118例。A组均按常规治疗,B组均常规治疗加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l周的有效率,并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滴虫性阴道炎A组有效率70.0%,B组有效率94.8%,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率30.0%,B组复发率6.3%,P>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A组92.2%,B组98.3%,P>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A组23.5%,B组1.7%,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炎常规治疗加用乳酸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阴道炎 乳酸菌阴道胶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阴道炎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乳酸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阴道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4.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1.8%,对照组患者复发11例,复发率19.0%。差异显著(P<0.05)。结论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制霉菌素阴道胶囊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乳酸对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方法将肝硬化患者有效抗病毒治疗而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了解其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判断复合乳酸对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2周后,肝功能复常率及好转率明显差异。结论复合乳酸可以通过减少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可作为临床肝硬化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

  • 标签: 复合乳酸菌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雌激素、乳酸阴道胶囊联合应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85例为对象,分组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雌激素软膏+乳酸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病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比对照组77.50%高,复发率2.22%比对照组20.00%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接受雌激素和乳酸阴道胶囊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亦可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

  • 标签: 老年性阴道炎 雌激素 乳酸菌阴道胶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阴道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以制霉菌素阴道胶囊、乳酸阴道胶囊联合治疗方案为例。方法随机从2017年病历库中88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筛查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乳酸阴道胶囊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乳酸阴道胶囊+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酸阴道胶囊+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各级医院学习及运用。

  • 标签: 阴道炎 乳酸菌阴道胶囊 制霉菌素阴道胶囊 临床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中心收治的200例确诊为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联合雌激素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乳酸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以pH值进行对照显示观察组的数据更低,而对照组的数值相对较高;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酸阴道胶囊联合其他两种药物合理的应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的病症上,其治疗的效果具有直观的变化,可从PH值等方面对该病进行调节,能够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甲硝唑 雌激素 老年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复合乳酸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6)予以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n=46)予以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复合乳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比较,(χ2=8.634,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胃液PH值经比较,(t=0.3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胃液PH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经比较(t=19.680,15.403,均P<0.01)差异明显具有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后胃液PH值经比较(t=0.81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χ2=9.79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χ2=0.713,P=0.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复合乳酸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不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兰索拉唑 乳酸菌胶囊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患者在临床中行罗红霉素、保妇康栓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300例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650例)与B组(650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接受罗红霉素、保妇康栓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序贯治疗,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多项症状改善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A组与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15%、95.08%,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白带增多等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患者,对其行罗红霉素、保妇康栓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序贯治疗后,可有效改善白带增多、阴道瘙痒等多项症状,且整体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混合感染性阴道炎 罗红霉素 保妇康栓 乳酸菌阴道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胶囊与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交替序贯疗法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混合性阴道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给予两组患者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乳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疗效较对照对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基本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乳酸胶囊与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交替序贯疗法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治疗方法简单,用药方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酸菌 硝呋太尔制霉素 交替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石汤剂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06月至2015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地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使用石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试验组对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使用石汤剂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治疗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溶石汤剂 胆结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给药方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1年门诊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对照组B。实验组给予0.9%氯化钠250ml+头孢曲松钠2.0g静脉点滴,每天一次,同时外用甲硝唑0.4mg,乳酸素片1片,每天一次,治疗一周;对照组给予甲硝唑1.6mg顿服,同时外用甲硝唑0.4mg每天一次,治疗7天。结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复发性难治性细菌性阴道病中起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细菌性阴道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沙门氏是影响食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沙门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标准检测方法、显色培养基法、免疫学法等。本文主要对沙门氏检测方法及发展前景进行概述。

  • 标签: 沙门氏菌 检测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地区近两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基因qacA的携带情况。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30mg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qacA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1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65株为MRSA(其中qacA基因阳性率为10.8%),共有9株qacA基因呈阳性(阳性率为6.3%)。结论自贡地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qacA基因携带率低于国外文献报道,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基因qacA
  • 简介:摘要细胞噬(Autophagy)"是近十年来继"细胞凋亡(Apoptosis)之后,当前研究之热门1,本文将对近年来细胞巨噬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自噬 检测 自噬体 lc3 becline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念珠细胞快速处理检验采集拭子顶部带有过滤网与不带过滤网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25例患者分别用带有过滤网和不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集后穹隆外分泌物,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其中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样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65例,而用普通一次性棉拭子采集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278例,出现了假阳性。结论在测定阴道中的白色念珠感染时的取样一定要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 标签: 阴道念珠菌 检测 顶部带有过滤网的棉拭子 提高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酶底物法检测水中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底物法对水中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进行检测,对不同培养时间、温度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分别对比研究,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不同温度和培养时间不同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不同,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在温度28℃、32℃、40℃下检测结果和温度为36℃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总大肠群培养时间在16h、18h、20h、32h的检测结果和24h的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环境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结论采用酶底物法对水中总大肠群、大肠埃希氏进行检测分析,需要严格控制温度(35~37℃)和时间(前者为22~28小时、后者为24~28小时),才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为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酶底物法 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检测影响 因素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品牌免肝试剂盒对于免肝患者检测结果的试验数据。方法选取从2009-2014五年内136例免肝患者的血清同时用亚辉龙免肝6s、欧蒙的免肝4s以及欧蒙荧光肝片三种试剂盒进行平行比对检测。分别计算检测敏感性以及每两种试剂盒之间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结果亚辉龙免肝6s与欧蒙自免肝4s以及欧蒙的荧光肝片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4.85%、73.53%,88.97%。亚辉龙ALD-6s与欧蒙IIF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6.88%、98.34%、71.43%;亚辉龙的ALD-6s与欧蒙ALD-4s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8.11%、98.98%、85.71;欧蒙ALD-4s与欧蒙IIF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98.91%、88.89%。结论各试剂盒之间的符合率没有太大的差异,亚辉龙ALD-6s含有sp100或gp210指标,更能满足实验室以及临床对于免肝诊断需求。

  • 标签: 自免肝 印迹法 荧光法 GP210 SP1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酸乳酸清除率对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的价值。方法2016年至2018年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后0、6、12、24h的动脉血乳酸乳酸清除率,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乳酸清除率的差异。结果死亡组0、6h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儿6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均<0.05),存活组乳酸0h分别与6、12、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II评分与6h乳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酸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乳酸动态水平与5岁以下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岁及以下的重症肺炎患儿80例进行本次研究(研究组),根据治疗情况与预后分有效组和无效组,另纳入普通肺炎患儿40例为对照(CK组)。检测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动态水平及对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愈63例,无效17例。CK组患儿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同期的有效组与无效组重症肺炎患儿,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各时段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无效组在各时段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有效组。结论密切关注与监测血乳酸动态水平及24h乳酸清除率,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 标签: 血乳酸动态水平 重症肺炎 病情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