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房颤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时的护理方式。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104例房颤患者,将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胺碘酮转律治疗,先静脉匀速注射,后静脉微量泵注射。 结果:胺碘酮能够转复房颤,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能够发挥不同的效果。 结论:为接受胺碘酮转复治疗的患者加强护理,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情况,而且促进转复疗效提升。    【关键词】 房颤;转复;胺碘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采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对比的方法对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房颤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方法就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阵发房颤动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0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结果,得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房颤动的效果。结果根据治疗结果观察,在24h内心房颤动转复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相比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转复时间明显要少,而且观察组的心室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都要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虽然普罗帕酮与胺碘酮都对阵发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相比于胺碘酮来说,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更加的理想,其能够快速以及高效的恢复患者心率的平稳,及时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07-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房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患者120例,其中存在阵发房颤的60例为观察组,无阵发房颤的6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阵发房颤患者的Pmax、Pmin.Pd均大于无房颤患者(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房性早搏起源部位出现在左房.上部的比例分别为60% .56.67%,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部位(P< 0. 05);但是房性早搏起源部位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房颤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验,有效性、准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阵发性房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在本组121例行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复发63例(52.07%),未复发58例(47.93%)。两组相比较来看,复发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房内径指数均大于未复发组。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术后时间、早期复发、左心房前后径等。结论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主要危险因素为早期复发、左心房前后径、术后时间等,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随访。

  • 标签: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阵发房颤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并制定积极有效的临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26例阵发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病7例,占26.92%;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占34.62%;冠心病3例,占11.54%;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占15.38%;原发性心肌病3例,占11.54%。通过对各不同诱因的治疗与控制,26例房颤均在12-24h内消失。结论阵发房颤动患者绝大多数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高心病、冠心病较为常见。临床防治中时,一定要积极寻找诱因,再进行标本兼治,考虑心律失常发作时心室率的控制和心律失常的转复、以及预防复发的措施。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护理在阵发房颤动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80例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心律失常的达标率和生存质量,减少阵发房颤的发生。

  • 标签: 连续护理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到本院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100例(实验组),同期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腰围指标、BMI指标、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二尖瓣反流占比、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水平、收缩期右房上下径水平、室间隔厚度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水平、E/A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Logistic分析,二尖瓣反流、收缩期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以及阵发房颤相关(P<0.05)。结论:运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价值较高,可鉴别诊断,值得运用。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心脏超声 临床特点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到本院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100例(实验组),同期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腰围指标、BMI指标、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二尖瓣反流占比、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水平、收缩期右房上下径水平、室间隔厚度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水平、E/A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Logistic分析,二尖瓣反流、收缩期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以及阵发房颤相关(P<0.05)。结论:运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价值较高,可鉴别诊断,值得运用。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心脏超声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阵发房颤动的作用。20例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房颤动患者,首剂静脉注射150mg,10min注入。继之以0.5mg/min维持静脉泵入。15min未转复为窦性心律且心室率快者追加静脉注射150mg。结果:1例10min转复,17例7h后转复,2例10h后转复。用药期间,未见缓慢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衰加重、心绞痛加重及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房颤动安全有效。

  • 标签: 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静脉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阵发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阵发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117例,随访(24.6±2.91)个月,根据术后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其术前临床资料,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17位患者完成术后随访,术后复发共43例(36.7%),组间比较显示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病程、左房内径、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病程(P=0.000;OR:1.344;95%CI:1.164-1.552)、高密度脂蛋白(P=0.017;OR:0.060;95%CI:0.006-0.601)、尿酸(P=0.000;OR:1.009;95%CI:1.004-1.014)。结论心房颤动病程、高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是阵发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高血压合并出现阵发房颤的患者临床心超检查的结果情况进行观察,并与单纯高血压的群体加以对比,分析有无明显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的患者中抽取35例设定观察组,选择同期同等例数的住院且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设定更为对照组,人数一样的情况下仅有疾病情况的差异。对心超检查结果之中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左室后壁(IVSd/LVPWa)和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E/A),着重观察,了解有无临床特点方面的区别之处。结果 结果对照发现,观察组患者的LAD和E/A比值明显增大(P<0.05),但LVEDd和IVSd/LVPWa比值则彼此高度接近(P>0.05),未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之处。结论 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的患者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其左心房内经显著增加,且E/A比值明显增大,是可以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的明显病理改变,与阵发房颤的发生呈现高度的关联性。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临床表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高血压合并出现阵发房颤的患者临床心超检查的结果情况进行观察,并与单纯高血压的群体加以对比,分析有无明显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的患者中抽取35例设定观察组,选择同期同等例数的住院且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设定更为对照组,人数一样的情况下仅有疾病情况的差异。对心超检查结果之中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左室后壁(IVSd/LVPWa)和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E/A),着重观察,了解有无临床特点方面的区别之处。结果 结果对照发现,观察组患者的LAD和E/A比值明显增大(P<0.05),但LVEDd和IVSd/LVPWa比值则彼此高度接近(P>0.05),未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之处。结论 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的患者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其左心房内经显著增加,且E/A比值明显增大,是可以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的明显病理改变,与阵发房颤的发生呈现高度的关联性。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临床表现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29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连续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连续护理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112例动态心电图阵发房颤动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不同年龄段的PAF患者的心房颤动规律。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2例PAF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其中青年组患者20例,中年组患者40例,老年组患者52例,对全部患者进行心电记录,并对不同时间段内的心房颤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老年组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且不同时间段内,三组患者的PAF发生情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三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PAF疾病的发作和年龄以及时间等都具有较大的关系,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日常治疗中需要患者随身佩戴心电记录盒,这样能够实现对患者的心房颤动情况的实时了解,防止患者病情发作导致严重的后果。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