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护理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进行治疗的80例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心律失常的达标率和生存质量,减少阵发房颤的发生。

  • 标签: 连续护理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阵发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期的优质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2位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房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期是否开展优质护理均分为对照组(31位: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1位: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量表[SAS量表(21.57±1.14)分、SDS量表(23.76±1.63)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45%)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63.56±1.54)%、左室搏出量(70.53±3.17)mL、每搏量(66.39±3.43)mL]均提升且实验组心功能指标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房颤患者优质护理较于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以及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术 围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阵发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29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连续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连续护理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冷冻消融(CBA)与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房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性别、年龄、病程等混杂因素,最终获得9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RFCA治疗方案,观察组实施CBA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参数[肺静脉电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I成功率、消融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X线曝光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一过性膈神经麻痹2例;对照组出现血管并发症1例,心脏压塞1例,腹股沟血肿1例,两组围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观察组平均无病生存期为171.37 d,长于对照组的151.15 d(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率(15.22%,7/46)低于对照组(34.78%,16/46),P<0.05。结论CBA治疗阵发房颤相较于RFCA可表现出良好的远期疗效,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房颤复发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冷冻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肺静脉电隔离 复发
  • 简介:目的评价阵发房颤首次射频消融治疗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5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法性房颤患者,在Ensite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中肺静脉隔离率100%。术后32例成功维持窦律(维持窦律组),18例复发(复发组)。维持窦律组左房从38.3mm降至34.2mm,与射频消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左房从38.6min升至39.1mm,但与射频消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治疗能明确逆转左房重构。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左房大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在本组121例行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患者中,复发63例(52.07%),未复发58例(47.93%)。两组相比较来看,复发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房内径指数均大于未复发组。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术后时间、早期复发、左心房前后径等。结论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主要危险因素为早期复发、左心房前后径、术后时间等,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随访。

  • 标签: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围期优质护理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房颤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60例阵发房颤患者平均分至常规组及研究组。在围手术期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围期经优质护理后其病情好转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房颤患者围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其病情好转,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射频消融术 陈发性房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治疗阵发房颤的过程中,利用射频消融,且同时给予患者围期优质护理,分析运用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  方法 44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中,患者全部为阵发房颤,且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收治开始时间为2020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1月,随机均分,各22例,常规护理用于A组患者,围期优质护理用于B组患者,分析两组疗效。  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  结论 在治疗阵发房颤的过程中,利用射频消融,且同时给予患者围期优质护理,可以有效优化治疗效果。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术 围术期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阵发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117例,随访(24.6±2.91)个月,根据术后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其术前临床资料,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17位患者完成术后随访,术后复发共43例(36.7%),组间比较显示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病程、左房内径、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病程(P=0.000;OR:1.344;95%CI:1.164-1.552)、高密度脂蛋白(P=0.017;OR:0.060;95%CI:0.006-0.601)、尿酸(P=0.000;OR:1.009;95%CI:1.004-1.014)。结论心房颤动病程、高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是阵发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 简介:目的评价P波间期对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10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房颤患者,在Ensite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中肺静脉隔离率100%.术后随访(14.0±5.5)个月,其中72例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窦律维持组),28例复发(复发组).复发组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均较窦律维持组明显延长[最大P波间期:(138±16)mm比(126±14)mm,P波离散度:(58±21)mm比(49±1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标准体表12导联心电图(ECG)所测的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可预测术后复发.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P波间期 P波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围期精细化护理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房颤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治疗诊断为阵发房颤患者5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组根据数字表法进行,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生活水平、精神状态和负面情绪。结果:观察组在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在社会功能、生活水平、精神状态和负面情绪下,总体评分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

  • 标签: 围术期精细化护理 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房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射频消融与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首次行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阵发房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分为普通导管组(A组)、压力感知导管组(B组)、一代冷冻球囊组(C组)和二代冷冻球囊组(D组)。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1年房颤复发情况。结果共有582例患者完成术后1年随访。4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63.6±49.3) min、(142.4±40.5) min、(136.6±30.4) min和(114.6±24.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组患者的中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22.2±8.4) min、(13.6±8.7) min、(31.5±7.3) min和(26.5±8.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并发症方面,行冷冻球囊消融的C组和D组的膈神经麻痹发生率明显高于行射频消融的A组和B组(P<0.05),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D组患者术后1年房颤复发率分别为23.8%、15.4%、15.1%、11.6%,其中B组和D组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阵发房颤患者,使用二代冷冻球囊及压力导管射频消融的疗效均优于普通导管射频消融。无论是射频消融还是冷冻球囊消融,手术均是安全的。膈神经麻痹是冷冻球囊消融需要特殊注意的一个并发症。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冷冻球囊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连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2例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随机、均等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1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经不同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依从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良好,能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并发症率的发生降低。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房颤 连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接收80例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明显,能够控制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水平,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 标签: 连续护理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 并发症发生率 SF-36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接收80例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明显,能够控制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水平,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 标签: 连续护理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 并发症发生率 SF-36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连续护理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效果各数据信息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应用连续护理,十分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 连续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期优质护理应用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房颤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6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来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1例在围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在围期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5%)较之对照组(64.52%)更高,并发症发生率(6.45%)较之对照组(38.71%)更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采取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房颤患者实行围期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围术期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