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宫颈CINⅢ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对其应用冷刀锥切治疗,治疗时需对患者具体有无累积腺体进行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累及和不累及腺体的术后病理结果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2020年0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CINⅢ患者(共823),累及腺体病例421例,没有累及腺体病例402例,随机调取累及腺体和未累及腺体各200例,按照具体有无累及腺体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并针对患者术后的病例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针对患者的宫颈CINⅢ标本进行分析,200例累及腺体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9例为浸润性鳞癌。另外的200例未累及腺体患者其宫颈CINⅢ标本在术后进行病例诊断,5例为浸润性鳞癌,针对两组患者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冷刀对患者锥切治疗,无论累及腺体或未累及腺体的宫颈CINⅢ患者都不太适宜,所以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应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宫颈CINⅢ 累及腺体 病理结果 疾病治疗
  • 简介:各种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刺激均可能导致外分泌腺腺体的损伤,从而使其分泌功能下降.外分泌腺腺体损伤后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器官移植风险大且供体不足.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因其强大的增殖能力、多向分化能力及旁分泌/自分泌作用,为修复各种外分泌腺损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就MSCs的旁分泌作用在外分泌腺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外分泌腺 干细胞治疗 旁分泌
  • 简介:腹腔镜下胰腺体尾部切除术,适应证主要为胰腺体尾部的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对于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仍建议联合脾脏切除术。根据胰腺体尾部及肿瘤与脾血管的位置关系,术中最终决定是否保留脾脏及脾血管情况。患者一般取平卧位,采用四孔法,先探查,明确有无腹腔转移及局部严重侵犯情况。打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体尾部,对肿瘤进行定位。先后游离胰腺下缘及上缘,并打通胰腺后方置入尿管牵拉胰腺。利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C-60),经胰腺后方将胰腺离断,将胰腺断端向尾部翻起,离断胰腺后方组织,完整游离后切除胰体尾,并结扎脾血管至胰腺的交通支。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胰腺切除术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简易可靠的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complex,NAC)下方较大纤维腺瘤切除后Ⅰ期行乳腺腺体瓣支撑的乳房成形术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NAC下方较大纤维腺瘤1例患者,行较大纤维瘤切除术后,对下侧乳腺腺体纵行放射状切开,使腺体瓣呈四面体形,将四面体形的腺体瓣顶端与乳晕上方对应的腺体缝合,再将下侧腺体的两个切开面予以缝合。结果NAC位置无偏移,无塌陷,术后外观效果好。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乳房支撑成形术,适用于NAC下方较大的纤维腺瘤切除后的乳房成形。

  • 标签: 纤维腺瘤 乳房成形术 腺体瓣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钼靶摄影在妇女乳腺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度在我院体检的女职工1311例,行双乳斜轴位x线钼靶摄片,发现有乳腺病变的146例,怀疑肿瘤者建议行乳腺彩超检查或手术,对比评价x线钼靶摄影在妇女乳腺体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钼靶x线诊断或考虑为乳腺癌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导管癌一例。诊断良性病变的其中纤维腺瘤12例,不典型腺体增生98例,囊性增生32例,经钼靶诊断为纤维瘤的病例均与彩超相互印证。结论x线钼靶摄影作为妇女乳腺检查手段经济、方便、实用,对乳腺疾病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有一定的限度,可作为妇女乳腺检查的常规检查项目,对怀疑乳腺肿瘤者还需结合彩超、MR等其它影像学检查。

  • 标签: 钼靶摄影,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体检异常患者接受生活方式护理干预结合中药调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我院乳腺体检异常患者82例,均为女性患者,症状为乳腺增生,时间为2020年4月-2022年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中药贴敷调养,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膳食知识、按摩方法、自检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2.68%VS73.17%)(P<0.05)。结论:给予乳腺体检患者中药调养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同时配合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疏导其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较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增生 生活方式护理 中药贴敷 调养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2011-2013年,为观察留腺体转位整形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美容效果,本研究将乳腺癌50例分为残留腺体转位整形组(观察组)35例和直接缝合皮肤组(对照组)1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4.5±6.4)岁,对照组为(47.6±5.9)岁。50例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乳腺癌,肿瘤直径〈3cm,与乳头的距离〉3cm;多为单发病灶;排除远处转移。

  • 标签: 残留腺体 临床效果 乳腺癌 手术中 整形 转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即时假体重建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纳入 201 6 年 10 月到 20 20 年 4 月 在 梅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 31 例 乳腺癌患者,术后 3 个月进行美学评价,总结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时间、术后开始辅助化疗时间、手术并发症、预后情况等 。 结果:术后 3 个月美学评价优良率达到 90% 。 手术时间( 199.58±43.28 ) min 、失血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硅胶假体植入1期重建乳房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我科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0~Ⅱ期乳腺癌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手术切除范围、假体植入腔的游离、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硅胶假体植入1期重建乳房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均行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1期硅胶假体植入术。4例出现部分乳头坏死、脱落,导致乳头部分缺失,3例出现胸部皮瓣局灶坏死,1例出现保留的乳头乳晕局部坏死,换药后自行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包膜挛缩、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基本对称。随访1~3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2例(3.1%)发生远处转移,均为浸润性癌。结论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1期硅胶假体植入术可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要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可供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的一种有效术式。

  • 标签: 乳腺癌 皮下腺体切除 硅胶假体 1 期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和无症状性前列腺组织炎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方法对因血清PSA增高(〉4.00ng/ml)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但结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患者进行分组,穿刺组织中无炎症存在,则为BPH组;穿刺组织中有炎症存在,则再分为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共126例患者入选,其中BPH组47例,急性炎症组45例,慢性炎症组34例。经直肠B超测量所有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分析前列腺体积及炎症的类型对血清PSA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的血清PSA分别为(5.76±3.21)、(8.67±2.92)、(5.54±3.01)ng/ml,急性炎症组血清PSA较BPH组和慢性炎症组明显增高(P〈0.01)。三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分别为(41.2±14.6)、(31.1±11.3)、(39.6±9.8)ml。前列腺体积可明显影响血清PSA(P〈0.01),且血清PSA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r=0.613,P〈0.01)。结论前列腺体积的增大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中的急性炎症均可使血清PSA明显升高,评估前列腺穿刺活检(重复活检)指征时应予重视。

  • 标签: 穿刺活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简介:目的评估前列腺体积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22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根据前列腺体积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前列腺体积(PV)〈40ml,B组PV40-80ml,C组PV〉80ml。统计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量(RUV)、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术后并发症等数据资料。结果A组51例,年龄(71±10)岁;B组107例,年龄(71±9)岁;C组62例,年龄(72±7)岁。三组患者除前列腺体积外其他术前基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踟.05),术后排尿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三组间比较,仅Q-max和Q-ave手术前后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QOL及RU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大小不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发生决定因素,不限制前列腺电切术适应范围,不影响主观排尿困难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但中度前列腺增生者(PV=40~80ml)电切术后尿流率改善更明显。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前列腺体积的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年龄、血液雄激素浓度等,其他因素包括血压、血脂浓度、血糖浓度、身高体重指数等。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unilateralabsenceofthevasdeferens,CBAVD)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输精管直接连接睾丸和前列腺,并为前列腺提供物质。国内、外相关研究热点多集中在输精管结扎后是否影响中老年前列腺体积,但输精管的缺如是否会在青年时期就影响前列腺体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性不育,国内外相关研究目前甚少。

  • 标签: 前列腺体积 输精管缺如 血脂浓度 雄激素受体 身高体重指数 睾丸体积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MSCT技术测量胰腺体积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健康人群资料各6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MSCT技术对胰腺密度、胰腺体积、胰体比、胰腺头、体、尾径线大小进行测量。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胰腺密度、胰腺体积、胰体比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腺体、尾径线大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腺头径线大小略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MSCT技术测量的胰腺体积相关指标数据,明显异于正常健康人群,在2型糖尿病病情监测过程中,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

  • 标签: 2型糖尿病 MSCT 胰腺体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动期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埃索美拉唑的应用效果。方法:择78例患者,摸求法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9例,分别用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溃疡直径(5.15±0.12)mm、(2.01±0.11)mm,观察组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腺体密度好转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用于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治疗,能够快速缩小溃疡直径,改善腺体密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胃溃疡 埃索美拉唑 腺体密度
  • 简介:<正>目的:本实验分别对前列腺体积<30ml和≥30ml的患者给予非那雄胺或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安慰剂治疗组(737例)、多沙唑嗪治疗组(756例)、非那雄胺治疗组(768例)、

  • 标签: 非那雄胺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临床进展 长期应用 安慰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入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被确诊为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共82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之后对两组的肿瘤病理形态、临床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中均是内泌肿瘤患者占比、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占比较高。两组内分泌肿瘤患者占比、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占比、浆液性囊腺瘤患者占比、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患者占比、乳突状黏液肿瘤患者占比、手术治疗时间、术后胰瘘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发热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腹腔脓肿发生率组间对比,P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组间对比,观察组更少;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观察组更高;术后肺炎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对比,观察组更低,P均<0.05。结论: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形态主要是内泌肿瘤、粘液性囊腺瘤,使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的疗效明确,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康复速度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腹腔镜 保脾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针灸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单纯认知功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针灸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运功功能、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UPDRSⅢ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帕金森病患者开展针灸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其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功能训练 针灸治疗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