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γ,SNCG)对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移植瘤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双侧皮下荷U87/SNCG、U87/neo人脑胶质瘤模型,并给予紫杉醇(PTX,12mg/kg)治疗,每5d测量肿瘤体积以评估其对PTX的药物敏感性。治疗5周后处死动物并剥离肿瘤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变化;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移植瘤中细胞核增殖抗原(nuclear-associatedantigenKi-67,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变化,评价SNCG对胶质瘤增殖、凋亡及对PTX敏感性的影响。【结果】PTX干预后U87/SNCG移植瘤体积显著高于U87/neo组[(236.4±24.3)mm3对比(93.5±16.1)mm3,P〈0.01]。TUNEL结果表明,PTX干预后U87/SNCG瘤体中凋亡细胞率(12.4±2.3)%明显低于U87/neo瘤体(32.5±4.1)%(P〈0.05)。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U87/SNCG瘤体中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表型相关蛋白CyclinD1、EGFR、Ki-67表达明显上升,细胞有丝分裂期标志性周期蛋白CyclinB1表达下降(P〈0.05)。【结论】SNCG可降低裸鼠皮下胶质瘤移植瘤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神经突触核蛋白-γ 紫杉醇 耐药
  • 简介:神经突触是神经网络的关键性结构,免疫网络主要是无形网络。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表明,免疫细胞在有些功能状态下形成白细胞突触,称为免疫学突触(immunologicalsynapse,IS),构成局部暂时性结构网络,实际上是动态结构,有人将其分为synapse和kinapse。研究表明,不同白细胞的IS不尽相同,炎症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的IS有其特点。在有些病毒感染的白细胞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构,称为病毒学突触(virologicalsynapse,VS),是病毒在细胞间传播的一种机制,它不仅提高了传染效率,还逃逸了抗体的中和作用,导致持续性感染。最近法国学者报道了呈花瓣样的多聚突触(polysynapses),即花瓣样的多个细胞膜纳米管道,病毒能从一个感染细胞同时传播给多个邻近细胞。本文作者显示了早期工作中观察到的感染EB病毒的人白血病细胞系J6—2中的类似结构。作者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评述白细胞突触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 标签: 免疫网络 白细胞突触 免疫学突触 病毒学突触 多聚突触
  • 简介:目的研究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额叶内突触相关蛋白25(SNAP-25)的表达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的恢复状况,探讨甲减脑损伤及恢复的分子基础。方法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建立成年期大鼠甲减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减组、常规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组、大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组、健康对照组大鼠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四组大鼠额叶内SNAP-2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减组大鼠血清T3、T4水平显著减低(P〈0.02);常规剂量(5μg.kg-1.d-1)替代治疗后,血清T3、T4恢复至正常水平。甲减组额叶I、II、III、IV、V层SNAP-25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常规剂量替代治疗组SNAP-25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与甲减组相比,大剂量(20μg.kg-1.d-1)替代治疗组SNAP-25表达水平在额叶各层显著减低(P〈0.05)。结论成年期甲减大鼠额叶SNAP-25蛋白表达增多,常规及大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均可降低该蛋白表达,大剂量替代治疗后SNAP-25表达水平更接近正常。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突触体相关蛋白质25 额叶 激素替代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球蛋白异常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的IgG、IgM、IgA的变化及电泳分析情况。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比浊法。结果:19例异常患者中;免疫球IgG升高的15例,占78.95%,其均值为43.32±26.1g/L;IgA升高的3例,占15.79%,其均值为20.47±50.12g/L;IgM升高的1例,占5.26%,其均值为1.38±2.48g/L。蛋白电泳结果15例IgG-k型、4例IgA-λ型。结论:免疫球蛋白分型及其蛋白电泳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k型 λ型 IgG IgM IgA 蛋白电泳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27蛋白及CyclinE蛋白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宫颈癌组织与2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27蛋白,CyclinE蛋白表达,结果:52例宫颈癌中12例P^27蛋白高表达(23.08%),30例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57.69%),26例正常宫颈中,24例P^27蛋白高表达(92.31%),无1例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0%),宫颈癌P27蛋白高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而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P<0.05,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下降及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 标签: 宫颈癌 P^27蛋白 CYCLINE蛋白 免疫组化SP法 临床意义
  • 简介:蛋白肌病(desminmyopathy)为一种罕见的肌病,由Editrom于1980年首先报告。家族性病例多见,亦可见散发性病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现将本病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临床表现和诊断临床可见骨骼肌无力,以远端明显。也可出现心肌传导阻滞,心律失常,限制性心肌病心衰。Vajsar等报告2例首先出现心肌病,数年后出现缓慢进行性肌无力。心脏异常可见心律失常如奔马律、心肌肥厚、充血性心衰。某些病人可见发声困难、吞咽困难或心肌病,还可有肠道吸收不良、肠麻痹、小肠蠕动性降低等。血清酶学检查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正常。心电图可见T波倒置、房室传导阻滞等。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收缩力下降。胸部B超或CT检查可见心脏扩大。EMG示肌原性损害。

  • 标签: 结蛋白肌病 临床表现 诊断 发病机理 分子生物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蛋白结合率的检测方法,测定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血清马尿酸(hippuricacid,HA)、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硫酸对甲酚(p-cresylsulfate,PCS)及3-羧基-4-甲基-5-丙基-2-呋喃丙酸(3-carboxy-4-methyl-5-propyl-2-furan-propionicacid,CMPF)4种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的蛋白结合率。方法通过对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等考察,验证超滤法联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a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的游离浓度的可行性,并采用该方法测定CKD患者血清HA、IS、PCS、CMPF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内源性干扰物质在待测物的出峰位置基本不干扰HA、IS、PCS、CMPF的测定;本方法在10-1000ng/ml(IS、PCS、CMPF)、50-5000ng/ml(HA)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精密度为0.84%,日间精密度为1.18%;超滤膜回收率均〉95%;健康对照组HA、IS、PCS及CMPF的蛋白结合率为(83.44±3.04)%、(98.73±0.55)%、(98.42±0.95)%、(96.66±2.65)%;CKD3-5期HA、IS、PCS及CMPF的蛋白结合率依次为3期(79.72±3.82)%、(99.18±0.45)%、(98.64±0.64)%、(95.89±3.52)%;4期(71.09±7.66)%、(98.24±0.95)%、(98.26±0.73)%、(91.82±5.10)%;5期(61.22±7.62)%、(97.41±1.10)%、(96.85±1.51)%、(97.51±1.5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定量分析测试要求。HA蛋白结合率均〉60%,与HSA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结合,IS、PCS及CMPF的蛋白结合率均〉90%,与HSA之间具有高强度结合。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蛋白结合类尿毒症毒素 蛋白结合率 超滤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尿 β2-微球蛋白 (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 (MALB)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及混合蛋白质粉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即空白对照组、大豆分离蛋白低、高剂量组(0.24、0.48g/kg)、混合蛋白质粉低、高剂量组(0.05、0.15g/kg)连续灌胃30d,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观察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DTH);通过血清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PFC)检测体液免疫功能;利用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检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 大豆分离蛋白及混合蛋白质粉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均有一定调节作用,可增强小鼠免疫能力。

  • 标签: 保健食品 免疫 脾淋巴细胞增殖 NK细胞 吞噬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5月-2022年0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均对2组受检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并对比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水平与阳性检出率都要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应用血液检验结果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风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相关的血液成分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液检验结果中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液成分检测 风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食管鳞癌(ESC)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与ESC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5例ESC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与ESC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survivin蛋白在ES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4%,其表达越强,组织分化程度越低(P=0.00)、TNM分期越晚(ⅡB期和Ⅲ期,P=0.00)、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两年生存率越低(P=0.00);(2)P63蛋白在ESC组织中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为(43.2±24.7)%,其阳性细胞百分数越高,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但阳性细胞百分数的高低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两年生存率无关(P均>0.05);(3)survivin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的病例中,其P6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survivin呈阴性和弱阳性表达的病例(P均=0.00).结论ESC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ES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它的高表达提示肿瘤患者预后不良;而P63蛋白对E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食管鳞癌 SURVIVIN蛋白 P6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学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 PA)和白蛋白( ALB)检测对肝脏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 40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40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 4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PA、 ALB的水平,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的患者 PA、 ALB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 PA 、 ALB的水平与代偿期相比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 PA、 ALB的水平,对于判断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肝脏受损越严重,其 PA 、 ALB检测值越低,呈负相关。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代偿期 失代偿期 前白蛋白 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