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气功能、肺功能。结果:实验组护理后PaO2较参照组更高,且PaCO2更低,且FEV1、FVC更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气功能与肺功能,具有推广借鉴实效性。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气功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施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借助掷币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我院56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施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排痰效果、肺换气功能。结果 (1)观察组每天排痰量及痰鸣音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2)观察组治疗3d后PaO2及SpO2较对照组更高,且PaCO2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施行综合护理有助于促进排痰排出,并有利于改善肺换气功能,可行性较佳。

  • 标签: 老年 COPD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0例,均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35名患者,分别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每日排痰量、痰鸣音评分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SpO2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SpO2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而言应用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COPD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排痰效果 肺换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探究糖皮质激素、鼻内镜手术联合干预内容,应用效果及在通气功能方面的评价。方法:病发慢性鼻窦炎同时有鼻息肉合并的患者,为本文参考对象,根据需要分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参照原则为:奇偶数字法,且2组患者总例数为78,均为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其中,鼻内镜手术在对照组中应用,糖皮质激素+鼻内镜手术在实验组中应用,各组收纳患者39例,对比效果。结果:(1)鼻通气功能中,对抽取患者的鼻气道阻力、DCAN进行测定,实验组VS对照组,数据表现低,P<0.05;NMCA、NCV中,相较对照组,实验组表现高,P<0.05;(2)关于并发症发生率,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为25.64%(10/39),糖皮质激素+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为7.69%(3/39),对比发现,后者较前者低,实验组具备优势,P<0.05。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在通气功能、疾病症状较好改善,预防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并发症,降低发生率方面,糖皮质激素、鼻内镜手术效果明显,且在联合干预时处于最佳状态,其安全性高,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通气功能 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 鼻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0例,均为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35名患者,分别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每日排痰量、痰鸣音评分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SpO2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SpO2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而言应用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COPD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排痰效果 肺换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即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血气指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通气功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阻肺患者过程中,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药物治疗,患者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同时血气指标得以调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慢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