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病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及作用。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来我院消化内核治疗的100名肝病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同时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凝固法对PT、APTT、TT、FIB进行测定。结果慢肝重度患者、重肝存活者、重肝病死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患者的PT、KPTT、TT、Fg等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重肝病死者的KPTT值与存活者异常组相比较有差异,慢肝重度患者的Fg值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Fg值与PT、KPTT及TT异常率比较有差异。结论凝血四项检测是判断肝脏疾病的较为敏感的指标,临床上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 标签: 肝病患者 凝血功能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贫血患者血液的检测结果,为贫血病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近一年内来我院治疗的贫血患者112例作为实验研究组,并选择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对象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进行静脉血液采样,对比分析两组对象血液中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差异。结果慢性感染、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患者MCV、MCH、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MCV、MCH、MCHC、RDW与健康人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贫血是由多方面系统疾病综合而致,往往具有类似血液学特征的贫血症,其产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临床上常以检测患者的MCV等指征来鉴别贫血患者。

  • 标签: 贫血症 血液检测 血液生化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小板检测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检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150例肝炎患者进行实验,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组50例患者、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患者、急性黄疸型肝炎组50例患者,此外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然后均进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积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其余三组;其它指标均和其余三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检测在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检测中具有指导意义,应该引起临床工作的重视。

  • 标签: 血小板检测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我院CT机工作性能,探究稳定性检测方案。方法采用Victoreen公司生产的检测设备,以卫生部发布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评价标准,每月进行设备检测,为期一年。结果多项检测指标没有达到《规范》要求,以诊断床定位精度,水的CT值,均匀性为突出。结论要使CT机工作状态良好,应重视CT机的质控工作,定期对机器进行稳定性检测

  • 标签: CT 质量控制 稳定性检测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继发不孕,2014年11月5日指导排卵日同房,15d后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实验(HCGtest,urine)阳性。血清雌二醇(estradiolⅡ,E,)425.2pg/ml、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89.62mIU/ml、孕酮(progesterone,P)0.03ng/ml。由于P值偏低,临床外用地屈孕酮连续检测血清E2、P、HCG结果见表1(由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检测)。

  • 标签: 地屈孕酮 孕酮 不孕不育 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细胞残留量检测方法进行改进,令结果更准确,操作更快速。方法利用血细胞计数仪使用的溶血素替代结晶紫染色液,然后利用大容量Nageotte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计数。结果无需提前配置试剂,试验操作时间短,溶血素对白细胞形态影响小,对红细胞溶解充分,无背景的干扰,令检测结果更准确。结论利用血细胞计数仪使用的溶血素替代结晶紫染色液,提高白细胞残留量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

  • 标签: 白细胞残留量 溶血素 Nageotte 血细胞计数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产前检测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产前检测的孕妇4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观察胎儿的四肢形态、骨骼结构、运动状态及姿势等是否存在异常或畸形.结果4000例胎儿超声检测中3833例取得满意超声影像,其中孕周14-35周3790例,四肢显示率为98.9%;≥36周者210例,四肢显示率为70.6%.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肢体畸形者31例27种共104处畸形,受累肢体96条,检出率为88.6%,漏诊4例5处,假阴性率11.4%.结论正确使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可于产前检测时发现绝大部分的胎儿肢体畸形,结合临床其他检测手段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可最大限度降低胎儿肢体畸形的漏诊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产前检查手段.关键词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产前检测;胎儿肢体畸形;优生优育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常见感染性标志物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抗-HCV、抗-HIV1/2、抗梅毒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抗-TP阳性者,同时用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剂检测.抗HIV1/2阳性者,用另外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阳性者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抗-HCV阳性554例,阳性率1.14%;抗HIV1/2阳性68例,阳性率0.14%;抗-TP阳性779例,阳性率1.60%.抗-HCV各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抗-HIV1/2、抗-TP逐年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抗-HCV、抗-TP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IV1/2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和抗-HCV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分别为3123例和549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和99.10%(549/554);抗-HIV1/2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至59岁人群,阳性46例,占总阳性例数的67.65%(46/68);抗-TP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714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1.66%(714/779).结论住院患者中HBV、HCV、HIV和TP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且HIV和TP近年来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HCV、HIV和TP感染标志物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关键词住院患者;感染标志物;检测;研究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9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一类重要的药用资源,近年来,其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中药材中重金属超标不仅降低了药材质量,更主要的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灵敏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变得特别重要,本文将对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做以详细综述。?

  • 标签: 中药 重金属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试剂检测艾滋病抗体结果对照分析;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使用的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BioMerieux1公司提供的试剂对HIV抗体进行了80次检测,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并加以分析。结果检测不同储存时间HIV抗体S/CO值,将所有的数据都与第一个月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两组试剂在第六个月和第十二个月检测结果与第一个月相比较,在HIV抗体的稳定性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两组HIV抗体S/CO值稳定性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cv率与HIV抗体检测方面,两种试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S/CO值方面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抽查5组两种试剂检测HIV抗体S/CO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检测均匀性与两组试剂HIV抗体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艾滋病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试剂对艾滋病进行筛选排查,具有准确度高,临床稳定性强和灵敏度高等特点。

  • 标签: 艾滋病抗体 分析 试剂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