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 10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 HR)、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78%(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排血量( CO)、二尖瓣口血流流率频率( E/A)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钠肽( BNP)、血清内皮素 -1( ET-1)、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慢 HR,降低血压,减轻心肌细胞损害,改善預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心力衰竭;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anti-heart failure drugs combined with β-blocker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Methods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108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heart failure drug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β-blocker. The clinical efficacy,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 HR), cardiac function and myocardial injury mark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The H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 DB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LVEF), cardiac output volume ( CO), mitral orifice flow rate frequency ( E/A)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Th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 serum endothelin-1 ( ET-1),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 CK-MB), cardiac troponin I ( CTN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Conclusion Conventional anti-heart failure drugs combined with β-blockers have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heart function, slow down HR, decrease blood pressure, alleviate myocardial cell damage and improve prognosis, which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eart failure; Diuretic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β-blocker; Therapeutic effect    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即为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心室射血能力明显减弱,心排血量( CO)减少,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的循环需求,出现体、肺循环淤血,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引发一系列症状 [1]。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属于心内科治疗的难题,具有较高死亡率。临床研究显示,交感神经的激活所引发的心室重构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关键,因此临床治疗多从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脏泵血功能入手。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通过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方法,疗效有限。 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心室重构,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2]。本研究旨在探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 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急诊内科在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且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对照中,对照组有患者 74例,总有效率为 94.59%;治疗组有患者 74例,总有效率为 75.67%。两组数据对照有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采用常规治疗加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其效果明显,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 标签: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 简介:【摘 要】目的:着重针对不同治疗方法对于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对象选自于我们医院急诊内科在2019年2月到12月所接收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0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然后结合研究的需要对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别各有35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所采取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之厄尔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之后,对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和对比,能够显著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心功能改善状况等等,都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在对其实施常规内科治疗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应用厄尔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方法,能够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改善指标都有极大的提升,使其生活质量也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这种方法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实践中推行。

  • 标签: 急诊内科 老年患者 重症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将对我院 2015年 2月 ~2018年 2月间接收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50例进行分析,按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将舒适护理应用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舒适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总结一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注重体位护理、预防静脉血栓和压疮护理、氧疗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知道,注意患者痰液性质和排痰量变化,指导患者饮食,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 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 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满意度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全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心力衰竭患者多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几组,按照全科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进行观察,记录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 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 80.00%;研究组治疗后LVEF、LVWP及LV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全科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提高效果,同时更好地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全科治疗 心力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尿合剂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用利尿剂治疗,观察组应用利尿合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药效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药效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尿合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更好,其药效持续时间更长。

  • 标签: 利尿剂 利尿合剂 顽固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 46 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内科与急诊内科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改善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 LVEF 、 BNP 指标均优于参照组, P<0.05 ,差异显著 。 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应用急诊内科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72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36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 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每搏输出量 (SV)、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7.2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 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心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 患者心功能,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活血汤 临床疗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围绕我院一段时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开展临床医学观察,通过纳排标准筛选出其中的48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常规治疗)和联合组(联合治疗)。结果:在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方面,普通组患者中治疗后疗效呈现出优良的有16例(66.67%),而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呈现出优良的有21例(87.50%)(P<0.05)。而在治疗后,普通组和联合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1.8±4.2%和38.1±4.3%,两组的脑尿钠肽分别为965.2±93.6和773.5±88.4(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患病期间心脏指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并且受到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患者病情的凶险程度均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内科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者的心脏指标,恢复其功能[1]。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 年 2月~ 2019 年 6月收治的 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心率次数分为 A组和 B组, 每组 100例。 A组患者心率次数 <90/min, B患者心率次数≥ 90次 /min。选取其中 180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为心力衰竭组,选取 6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 A组、 B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结果 B组再住院 70例, 再住院率为 70.0%;病死 35例, 病死率为 35.0%;随访终点左室舒张末径( LVEDD)为( 65.23±6.21) mm。 A组再住院 45例, 再住院率为 45.0%;病死 10例,病死率为 10.0%;随访终点 LVEDD为( 61.56±6.88) mm。 B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LVEDD均高于 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正常 RR间期标准差( SDNN)( 90.12±15.43) ms显著低于对照组( 144.32±30.43) m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每 5分钟 RR间期均值标准差( SDANN)为( 114.32±28.43) ms, 心力衰竭组 SDANN为( 73.23±17.21) ms,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相邻 RR 间期相差 >50 ms /总心跳数 ×100%( PNN50)指标为( 15.21±14.32) %显著高于心力衰竭组的( 6.54±4.2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心力衰竭預后效果与患者的心率大小成反比, 即心率越快,心力衰竭预后效果差。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水平相对较低,心功能与健康患者相比较差。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高尿酸血症对 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 2018 年 1-12 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 心力衰竭患者 103 例进行随访,分析 高尿酸血症患者和正常 血尿酸患者的普遍和生化指标。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组的各项不利指标高于正常组。结论 高尿酸血症对 心力衰竭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 76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急诊内科常规治疗) 2组,各 38例,对比 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施行急诊内科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而言,施行常规治疗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 97.37%VS86.84%);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63%VS7.89%)、复发率( 5.26%VS13.16%)、死亡率( 2.63%VS10.53%)又明显更低,且组间对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急诊内科常规治疗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可以有效恢复患者心脏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死亡率,极具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美托洛尔 急诊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60 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6 个月随访后,观察组患者复发 再 住院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9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予以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比干预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产生积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是理想的临床护理方式。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聚焦解决模式运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因心力衰竭而在我院治疗的 40例患者加以分析,患者被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再参考聚焦解决模式来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合格率,试验组合格率为 95.00%,对照组合格率为 70.00%,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提升其自我护理水平,还能帮助患者控制好情绪,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聚焦解决模式 心力衰竭 护理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