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盆康复治疗对妇女分娩后盆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分娩后单以Kegel训练进行干预;观察组包含50例,分娩后早期给予盆康复治疗。详细记录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盆肌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盆肌力0级、Ⅰ级率显著低于参照组,Ⅳ级、Ⅳ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产妇分娩后的盆肌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肌功能锻炼对会阴切口的愈合及盆肌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87例会阴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一对一盆肌功能锻炼指导,通过入院时的全面评估、术前盆肌功能锻炼方法指导、术后督促患者锻炼、出院后电话随访收集锻炼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患者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第5天拔出尿管后排尿及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自我评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一个月盆肌张力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手术患者坚持盆肌功能锻炼,可促进会阴切口的愈合,促进盆肌张力的恢复。

  • 标签: 会阴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盆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像学特点,并对全盆重建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43例盆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对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MRI影像学检查表明,横断面、冠状面图像均未出现明显肛提肌薄弱,部分患者存在局限性盆腔器官膨出现象;本组患者中,全盆重建手术(n=20)术中出血量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n=23)少,且排尿症状改善优于全子宫切除术(P<0.05),但是全盆重建手术费用较高。结论MRI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变情况,对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意义重大。全盆重建手术具有临床使用优势,但是费用较高,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实际经济状况加以选择。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全盆底重建手术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积液的影像诊断鉴别方式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影像检查诊断的肺积液患者中不典型肺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采用二维超声进行检验,其余两组分别采用X线和CT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组,和CT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典型肺部积液的诊断和鉴别应用二维超声方法进行检验,能够对积液量进行观察,提高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典型肺底积液 影像诊断 鉴别分析
  • 简介:背景: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下产妇盆肌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后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盆功能改善情况,并统计盆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与结论:观察组盆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盆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产妇盆肌康复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盆功能,有效预防产后盆障碍性疾病。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助产士 产妇 盆底肌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孕妇产后盆肌康复影响。方法选取从2013年5月-2015年10月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5)与护理组(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盆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盆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盆肌力评级≥3级多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盆肌康复护理,能使盆肌力提高,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预防发生障碍性疾病。

  • 标签: 盆底肌康复 产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康复治疗结合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所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2例,在所内接受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并配合心理护理,同时在家中积极进行Kegel盆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治疗有效率为92.5%,其中轻度SUI患者治愈12例。结论盆康复治疗结合心理护理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有效率高,患者依从性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电刺激 盆底康复治疗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