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正在全国推广和试行,“责任整体护理”成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优选护理模式。责任整体护理是建立在新医学模式及护理程序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护理模式,向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护理,由每一位护士对其护理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从患者人院到出院都由一位护士给予连续性的护理,因而是能够向患者提供连续性、

  • 标签: 当责责任制 整体护理 应用
  • 简介:未来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经济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人才又是这场竞争的主体。要保持实力一流的地位,关键在于高端人才的比拼。生命科学是21世纪各国实力较量的重要战场,医学是生命科学中与人类联系最紧密的领域。随着21世纪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化,医学各学科内容相互交叉、融汇贯通,如何培养高端的医学人才,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重点。本次研究将从八年医学教育的临床培养目标以及现代医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特点出发,结合本院实行了八年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医学研究生 临床基础 优势学科 高等医学教育 国际竞争 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组负责优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4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小组负责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小组负责优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组负责制 优质护理 妇产科 疗效
  • 简介: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来说,人工合成网片的使用是一场革命。但是,其对于切口疝的治疗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切口疝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在美国每年进行大约200万例剖腹手术,其中2%-11%的患者在术后2年内发生切口疝,每年实施约10万例切口疝修补术。由于远期疗效较差,很多外科医师不愿意进行切口疝修补手术。

  • 标签: 治疗效果 切口疝 人工合成网片 术后并发症 疝修补手术 腹股沟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2004年起,中国开始模仿欧美,在部分高校试办八年医学教育。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等在内的10余所高校具有招生资格,且每所大学的年招生规模不得超过100人。与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相比,我国八年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国内医学院校八年学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寻找当前八年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八年教育改革提供意见参考。

  • 标签: 临床医学 八年制 培养
  • 简介:恶性梗阻性黄疸作为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所造成的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恶性梗阻性黄疸目前仍是临床上疗效较差的疾病之一,因其起病隐匿,老年患者逐渐增多,往往待到症状明显时因肿瘤已属中、期,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特别是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好的方法,拓展了外科手术的年龄界限,扩大了手术适应人群。

  • 标签: 黄疸 梗阻性 肿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中质量管理的方法及患者的满意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自2008年到2010年在我院ICU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病历6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在随机选取2010年到2012年中在我院ICU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60例(施行质量管理后),作为观察组,总结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结果经过数据和资料的整理后,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要高于观察组,而且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还要比观察组低。对照组中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出现了9例护理失误,并且在经过了问卷调查后统计的护理质量分数来看,观察组也要比对照组高。结论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施行了重症监护室护理细节管理后,医院的感染率明显下降,而且在护理中医护人员的护理失误也减少了,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评分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加了。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质量管理 方法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70例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76例患者获随访,4例失访。术后患肢按KDLMERT评定标准从膝关节活动范围、行走步态、关节疼痛等方面进行评分,其中优52例、良10例、可8例、差6例,优良率达81.58%。结论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有效的关节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治疗 治疗策略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本院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管理对策。方法对全院45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应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实践1年后,被干预护士的职业倦怠有显著性改善。结论护士的职业倦怠是客观存在的,及时进行合理地护理干预可缓解其职业倦怠感。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应对策略
  • 简介:作为保留胰腺功能手术的一种,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近年在临床逐步开展,且适应证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仍是不完全成熟的手术,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维持残胰充分的血供、如何保证肿瘤的R0切除,如何判断残胰的功能,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手术的具体适应证及远期疗效等。由于存在较高的手术难度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目前,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仅适合在有经验的胰腺中心探索。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4月的563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并分析其自身基本情况、并发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对其发病率的影响。结果563名老年人中1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为32.86%,其中男性、≥75岁、肥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吸烟、饮酒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自身基本情况、并发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对其发病率的影响均较大,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可针对这些方面给予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 标签: 老年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急诊ICU是一个危重病人集中,先进医疗仪器集中的特殊医疗场所,在医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急诊ICU以其工作性质和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急诊ICU护士是心理压力产生的高发人群,护士心理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易导致身心疾病,护士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急诊ICU的护理质量,因此,分析急诊ICU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不仅可以增加护士的适应能力,而且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急诊ICU 护士 心理压力 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中肝总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肝总淋巴结清扫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肝总淋巴结转移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68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8277枚,平均清扫27枚/例,淋巴结转移率为55.87%(381/682),淋巴结转移度为7.87%(1438/18277)。在所有清扫的淋巴结中,贲门旁淋巴结、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胃小弯淋巴结、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肝总淋巴结转移率最低,并且无单独肝总淋巴结转移,全部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682例患者共清扫肝总淋巴结1480枚,平均清扫2枚/例。24例患者发生肝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3.52%(24/682),淋巴结转移度为2.16%(32/1480)。胸上、中、下段食管鳞癌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3%(1/43)、3.76%(16/425)、3.27%(7/2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5,P〉0.05);T1、T2、T3期患者的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5%(2/85)、5.46%(10/183)、2.90%(12/4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50,P〉0.05);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63)、3.50%(16/457)、4.94%(8/162),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9,P〉0.05);肿瘤直径≤3em、〉3CA且≤5cm、〉5cm的患者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9%(6/232)、3.02%(11/364)、8.14%(7/86),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7,P〈0.05);N分期中N0、N1、N2、N3期患者的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301)、2.53%(

  • 标签: 食管肿瘤 肝总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7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3(1~14)岁,其中小于3岁者52例,3~6岁者98例,7~14岁者10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1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40例。按GCS评分:13~15分92例,9~12分62例,6~8分87例,3~5分16例。其中,轻型颅脑损伤90例,中型颅脑损伤57例,重型颅脑损伤8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21例。手术治疗97例,包括颅内血肿清除+保留颅骨62例(其中环钻开颅14例)、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1例、颅内血肿清除+凹陷骨折复位术1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或颅内异物摘除术等6例。21例患儿施行气管切开术。非手术治疗160例。结果术后按照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212例(82.5%);中残18例(7.0%);重残8例(3.1%);植物生存2例(0.8%),死亡17例(6.6%)。本组住院时间平均29(11~195)d。95例患儿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出现癫痫症状26例,硬膜下积液20例,交通性脑积水11例。结论儿童因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等与成人有所不同,容易导致颅脑损伤后原发损伤重、临床症状重、病情变化快;强调对每个患儿行个体及规范化治疗,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及癫痫的发生,及时、恰当的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且小儿神经系统修复能力强,与成人相比多预后良好。

  • 标签: 颅脑损伤 儿童
  • 简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救治临床患者需要的血液均来自无偿献血,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无偿献血的血液供应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对于血液的需求[1],血液供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广西属于地中海贫血(Mediterraneananemia,简称地贫)高发区之一,输血是维持重症地中海贫血儿童(重症地中海贫血儿童能够长大成年的相对较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保障重症地中海贫血儿童能够定期输血,解决的不仅是医疗问题,更主要是解决社会稳定的问题。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输血疗法 供血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与应对策略进行讨论。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12月的6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病历资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涉及的600例患者中,共有18例出现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占总数的3%,其中,9例为脂肪液化,6例为切口感染,3例为切口裂开。问题的诱发因素较多,因此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判定为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18例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医护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手术过程中的默契度,在了解切口愈合不良问题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更好的实现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工作目标。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原因与应对
  • 简介:<正>前列腺癌是男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绝大多数是腺癌,而间质来源的仅占恶性前列腺肿瘤的0.1%~0.2%[1]。1998年,Gaudin等以特殊前列腺间质增生伴有或不伴有良性前列腺上皮成分为特征,根据间质细胞的特点、有丝分裂的特点、坏死及增生的程度,将前列腺间质肿瘤分为两类:恶性潜能未定的前列腺间质肿瘤(stromaltumorofun-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间质肿瘤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间质细胞 有丝分裂
  • 简介:随着器官保留理念被外科医师广泛接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逐渐被用于治疗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及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DPPHR手术区域解剖及血供复杂,术后易发生并发症。笔者在经典DPPHR术式上进行改良,提出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DPtPHR)。本文就上述要难点对DPtPHR手术方式的演变、手术操作的要点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进行简介。DPtPHR的操作要点在于完整切除胰头及病变组织、保障十二肠血供与防止胆道损伤与缺血,其适应证主要包括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浆液/黏液囊腺瘤、G1/G2级神经内分泌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与分支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术中探查与冰冻快速切片明确诊断并排除癌变。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炎 慢性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