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切或近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甲状腺切术(切组)、甲状腺近切术(近切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近切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切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组,P<0.05;近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近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更佳,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 全切术 近全切术
  • 简介:【摘要】背景 完善科医学教育培养制度是提高科医生诊治服务水平的前提。目的 分析香港和浙江省的科医学教育培训体系,探索浙江省发展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方法 检索香港和浙江省科医学的相关资料,分别总结其科医学教育培训制度,分析其长处与不足并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结果 香港拥有长学制式医学生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科医生培养模式,浙江省 3、 5、 8年制共存,“ 5+3”逐渐成为主流; 香港课程涵盖面较广,浙江省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欠完善。结论 浙江省科医生培养应从加强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强科医生认证监管、完善科医学培训模式等方面发展科医学教育培训制度。

  • 标签: 全科医学教育 教育体系 发展启示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切及近切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避免甲状旁腺损伤的意义.方法分析1996年5月至2007年6月124例行甲状腺切及近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3例(探查组)术中行甲状旁腺探查显露原位保护法,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第三级血管,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61例(传统组)按传统方法切除甲状腺,不探查辨认甲状旁腺.结果探查组中有2例(3%)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2例(19%)血钙水平明显降低但无症状;20例(32%)术后3d内血钙水平较术前一过性降低;29例(46%)术后血钙水平正常.而传统组中分别为9例(15%)、22例(36%)、21例(34%)、9例(15%).除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以外,其他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甲状腺切及近切术中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术后对血钙水平明显降低者适量应用扩血管药物及补充钙剂,可有效防止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虽接受髋或膝关节成形术的多数患者通过常规的术后康复治疗可获得极佳的临床结果,而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实际功能障碍仍占患者的15%~20%。这些患者对标准的物理治疗方式没有反应,而需要采用超强的处理方案.这些治疗方案包括侵害性和非侵害性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识别这些功能受限的患者,评估采用定制的治疗方案治疗的结果。我们规定那些不直接与假体相关的软组织问题。通过X线片或通过本文两名作者(M.M.&G.E.)的专门检查排除了由于力线不良或松动等所有有关假体的问题。我们列出了继髋关节成形术和膝关节成形术后的几个功能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肌无力、肌紧张、肢体不等长和神经问题。

  • 标签: 全膝关节成形术 全髋关节成形术 术后康复治疗 术后功能 肢体不等长 临床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和次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2018年8月-2020年6月抽取我院58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甲状腺切术的29例为普通组,接受次切除术的29例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手術指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为(24.75±4.83)mL,手术时间为(35.18±5.79)min,切口长度为(3.08±0.64)cm,术后镇痛时间为(13.51±3.04)h,均优于普通组,P

  • 标签:   甲状腺癌 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手术,同时以I131核素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为辅助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8例患者出现低钙血症,经过合理的术后治疗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无一例出现永久性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无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发生,也未见明显肝肾功能障碍、肺组织纤维化发生、骨髓抑制及白血病等严重后果。结论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通过术中正确严谨的手术操作和术后I131核素治疗,能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近全切除 甲状腺癌
  • 简介:目的总结胸膜外肺切除术治疗单侧结核性肺毁损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单侧结核性肺毁损患者施行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发现脏、壁层胸膜呈胼胝样粘连,胸膜内分离病肺困难而施行胸膜外肺切除术。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出血1300-5300ml,平均(2854±526)ml,术后近期并发症11例(36.7%):急性肺水肿3例,呼吸衰竭4例,脓胸2例,纵隔摆动2例;治愈28例(93.3%),死亡2例(6.7%)。结论对单侧结核性肺毁损患者施行肺切除术时,如果术中发现脏、壁层胸膜呈胼胝样粘连,胸膜内分离病肺困难时,应当机立断施行胸膜外肺切除术,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 标签: 结核 全肺毁损 胸膜全肺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