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贲门底切除后食管直接治疗残贲门癌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 2012 年 4 月 -2014 年 3 月残贲门癌患者 7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 A组接受贲门全切除后空肠代治疗, B组接受贲门底切除后食管直接治疗。术后随访 1 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 1 年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现, B组明显低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比两组术后 1 年生存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贲门底切除后食管直接创伤小、并发症少,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 ]贲门胃底切除 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 残胃贲门癌
  • 简介:1981年初至1998年底对103例食管癌患者行左侧开胸,食管部分切除,食管床在弓上(84例)或颈部(19例)行食管吻合,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胃吻合术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分层吻合在预防食管和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将316例食管和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机械吻合组(162例,采用食管癌切除机械吻合)和分层吻合组(154例,采用食管癌切除食管分层吻合).分别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2%和2.0%,而分层吻合组则分别为3.9%和4.7%,两组比较P<0.01.两组食管反流的发生率(88.8%、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食管和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方面,机械吻合优于分层吻合法.

  • 标签: 食管胃分层吻合术 贲门癌 对比研究 术后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在65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中,对吻合口的处理采用食管"两定点吻合"加半边大网膜覆盖,作为式改进组;另对50例食管癌、贲门癌采用传统吻合方式,将肌层行间断缝合包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灶的病理分类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式改进组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4例.食管重建中,对吻合口的操作采用食管"两定点吻合法"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 标签: 食管重建 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瘘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食管胃吻合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 究 食管吻合结合空肠吻合应用于近端胃切除中的应用。 方法: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及手术时间、中出血量。 结果: 在术后第三个月时,两组患者的 总胆固醇、血糖、总蛋白这些营养指标均显著下降,之后可维持相对较为平稳的状态,两组 术后随访营养指标相近 见; 比较两组的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无意义( P> 0.05)。但是相较于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观察组较高,且在手术之后对照组患者出现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对比患者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意义 ( P> 0.05)。 结论: 针对手术治疗的底部肿瘤 患者 , 采用 食管吻合结合空肠吻合 + 近端胃切除 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简单有效,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食管胃 胃空肠吻合术 胃底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吻合结合空肠吻合应用于近端胃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及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结果在术后第三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血糖、总蛋白这些营养指标均显著下降,之后可维持相对较为平稳的状态,两组术后随访营养指标相近见;比较两组的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但是相较于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观察组较高,且在手术之后对照组患者出现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对比患者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治疗的底部肿瘤患者,采用食管吻合结合空肠吻合+近端胃切除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简单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食管胃 胃空肠吻合术 胃底部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食管管型侧侧吻合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结合部腺癌(AEG)根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采用食管管型侧侧吻合的胸腹腔镜联合AEG根治。术后常规行SOX方案辅助化疗,疗程为6个周期。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9月。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采用食管管型侧侧吻合的胸腹腔镜联合AEG根治,无中转开胸、开腹和围期死亡患者。病例1、2、3、4手时间分别为420、400、320、300min,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00、150、100mL,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分别为9、8、8、8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11、10、10、10d。病例1术后发生轻度肺炎和呃逆,病例2术后发生轻度肺炎,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病例3和4术后未发生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吻合口均通畅,排空良好。病例1、2、3、4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11、11、11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例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病例1、2、3、4淋巴结清扫总数分别为32、31、17、23枚,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0、4、2、6枚,肿瘤直径分别为3.5、5.0、5.0、4.0cm,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学类型均为中分化腺癌,Siewert分型分别为Ⅱ、Ⅰ、Ⅱ、Ⅰ型,肿瘤浸润深度分别为浆膜下、全层、浆膜下、全层,肿瘤病理学分期分别为ⅡA、ⅢB、ⅡB、ⅢA期。(3)随访和生存情况:4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随访期间,4例患者均行辅助化疗,无瘤生存。结论�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根治术 食管管型胃侧侧吻合术 腹腔镜检查 胸腔镜检查
  • 简介:随着食管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发病率的升高,其越来越引起胸外科和腹部外科同行重视。但关于手术方式,国际上仍存在较多争议。目前主流观点认为:SiewertⅠ型AEG按照食管下段癌进行分期和处理。SiewertⅢ型AEG按照胃癌进行分期和处理,争议主要集中于SiewertⅡ型AEG,包括手术入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等。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 腺癌根治术 侧侧吻合术 胸腹腔镜 食管管型 淋巴结清扫范围
  • 简介:毕Ⅰ、Ⅱ式大部分切除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方法,但术后常出现碱性反流性胃炎、远期残胃癌等一系列并发症.为了将这些并发症减少到最低的限度,笔者于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部分患者施行了大部分切除Roux-Y空肠吻合,并与同期毕Ⅰ、Ⅱ式术后病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胃大部分切除术 胃空肠吻合术 ROUX-Y 临床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 碱性反流性胃炎
  • 简介:目的评价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及行食管吻合重建消化道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治疗的7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手术方法为:切除病变缝闭残端。于后壁,切开正三角形两侧边浆肌层,游离成“∨”形浆肌层瓣,纵行切开“∧”形游离食管前壁肌层,切开胃三角形底边黏膜,与食管黏膜做吻合后,将后壁“∨”形浆肌层瓣与食管“∧”形肌层瓣缝合。食管后壁全层与剩余胃黏膜层吻合。上提吻合口周围的胃壁,使浆肌层瓣突入食管腔内,包套重塑His角。术后随访并观察食管反流、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围手术期2例死亡,病死率为2.63%(2/76),其余74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年,有反酸症状者1例,占1.35%(1/74),行X线钡餐透视检查未发现钡剂明显反流;纤维内窥镜检查发现黏膜轻度改变。其余73例(98.65%)患者无症状,行X线钡餐透视和纤维内窥镜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具有明显的抗反流、防止吻合口狭窄作用,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 标签: 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 食管胃吻合 并发症
  • 简介:<正>自1994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十二指肠上皮外一层吻合,代替传统的全层加浆肌层缝合的Gambee一层缝合法,共治疗十二指肠疾病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32例,女4例,年龄21~68岁,平均48.6岁。其中球部溃疡20例,胃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4例,A区胃癌2例。上述溃疡患者,既往并发出血14例,穿孔6例,幽门梗阻11例。本组病例均为择期手术。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层吻合术 吻合口出血 浆肌层 吻合口狭窄 一层缝合法
  • 简介:胰腺横断伤是一种严重的腹部脏器损伤,且多伴复合伤,早期诊断困难,以往手术操作复杂,如何选择式是关键问题,它对保留胰腺功能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我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采用胰吻合治疗胰腺横断伤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胰腺 横断伤 胰胃吻合术
  • 简介:目的总结食管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不同吻合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对210例食管颈部吻合食管癌患者采用器械吻合(68例)和手工吻合器(142例)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吻合时间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出血量以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工吻合组发生3例吻合口漏,器械吻合组未发生,手术可能与器械吻合组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结论食管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时使用器械吻合效果满意,可以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时间,对患者有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手工吻合在经济学上占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胃食管吻合 器械吻合 手工吻合
  • 简介:目的探讨捆绑式胰吻合(BPG)在中段胰腺切除(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2例行CP并采用BPG进行重建的胰腺颈体部良性及低度恶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患者为胰腺颈体部占位性病变: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9例(其中13例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胰腺囊腺瘤16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6例为胰腺颈体部破裂伤。手术方式采用CP联合BPG。手术探查后,联合应用上入路和前入路切除胰腺中段;采用BPG进行消化道重建。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血糖情况、胰腺外分泌功能情况及是否有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等。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月。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期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5mirl(125—230min),平均中出血量为300mL(210~425mL),平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d(2.0~5。0d),平均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6.0d(4.0—10.0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5d(9.0~21.0d)。7例患者术后发生排空延迟,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6例患者术后发生胰瘘,其中4例患者(均为A级)于住院期间愈合,2例患者(均为B级)带引流管出院,影像学检查证实胰瘘愈合后拔除引流管。2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其中1例消化道出血行胃镜下烧灼止血,另1例腹腔出血行剖腹探查止血。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血糖增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及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结论cP创伤小�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损伤 中段胰腺切除术 捆绑式胰胃吻合 胰瘘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食管-颈部吻合吻合。关键步骤包括: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食管-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颈部吻合 消化道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对100例(即10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腔泪囊吻合,观察其主要临床效果;结果以上患者均接受随访3个月至1年以上的内容,其中10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80例,占比重为80.00%,好转的患者有20例,其占比重的20.00%,总有效率为100.00%,且在随访过程中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满足微创手术的实际需求,具备较高的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腔泪囊 吻合术
  • 简介:目的介绍新型经口底钉座置入装置(OrVil^TM,Covidien)在腹腔镜切除食管-空肠或残管状吻合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贲门、体癌患者及1例贲门部间质瘤患者分别施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以及近端次全切除加食管-残吻合,用新型OrVil^TM装置经口将底钉座置入食管下端,进行食管-空肠或食管-残吻合.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83.3±25.8)min,中出血(128.3±90.2)ml;术后(4.0±1.1)d恢复胃肠功能当天,行上消化道碘剂造影提示吻合口通畅无狭窄和瘘后开始进食,术后(9.0±2.6)d出院.术后28d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用OrVil^TM新型装置在食管内放置底钉座,行食管-空肠(残)管状吻合安全可靠,近期临床疗效佳.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胃切除术 食管空肠吻合术 食管残胃吻合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