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吸虫肝病合并高血压中主动硬化的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根据795例血吸虫肝病合并高血压社区居民DR摄片结果有无主动硬化分成2组比较,并分析各类指标与主动硬化的相关性。结果:主动硬化组年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甘油三酯明显高于无主动硬化组(P=0.000;0.012;0.007;0.009);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02)。 女性、年龄增加、甘油三酯、HCY及心电图异常是血吸虫肝病合并高血压发生主动硬化的危险因素(OR=0.421;1.058;1.082;1.027;1.495,P均

  • 标签: 血吸虫肝病 高血压 主动脉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探索中国人群腹主动瘤(AAA)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两种疾病危险因素的区别与联系。方法采用1∶1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湘雅医院血管外科的AAA或PAD患者,每1例AAA患者匹配与其性别、年龄相符合的PAD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行为因素,使用标准化方法获取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共550例研究对象275个配对组。两组在合并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脑梗患病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AA组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明显低于P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吸烟史和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学检测上,两组间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肌酐、尿酸、葡萄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A和PAD具有大多数相同的危险因素,但在糖尿病病史、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存在差异;糖尿病可能是AAA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StanfordB型主动夹层是一种复杂、相对常见、危害性大的疾病。解剖上常表现为降主动壁部分撕裂后形成假腔甚至破裂。早期,复杂的B型主动夹层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或积极的药物治疗,手术早期死亡率高,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夹层动脉瘤。1999年Nienaber和Dake提出腔内治疗B型急性主动夹层。此后,主动腔内修复术成为主动夹层治疗的首选方法。本文主要回顾主动夹层的进展及并发症。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超声检测股动脉、腹主动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成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100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入组进行研究,分别对不同动脉的IMT值、Vdias及斑块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体检组的IMT值、Vdias及斑块评分都显著优于冠状动脉组,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超声 股动脉 腹主动脉 颈动脉粥样硬化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升主动主动弓斑块脱落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采用Duplex彩色超声扫描仪探测4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升主动主动弓。结果258患者做了颅外颈动脉Duplex,其中45例同时检查了升主动主动弓,探测到16例有斑块,占35.5%。升主动的狭窄率为20.0%±1.6%,主动弓的狭窄率为12.0%±2.3%。结论升主动主动弓斑块脱落是引起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斑块 脑梗死 临床关系 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3月95例下肢ASO患者经保守(保守治疗组,49例)、不同术式手术及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组,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90.5%)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2年)。随访期间,保守治疗组44例得到随访,其中14例有效,3例加重,余27例未见明显变化;外科治疗组42例得到随访: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96%(24/25),其中1例行股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半年再次闭塞,经取栓后恢复;介入组患者介入治疗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88.2%(15/17),其中2例股腘动脉TASCC型患者治疗半年后再次狭窄,再次给予PTA后恢复。结论FontaineⅠ期及Ⅱa期应首选保守治疗,FontaineⅡb期及以上可选择外科干预,TASCA、B型应采用介入治疗,TASCD型应采用旁路术。

  • 标签: 动脉硬化 闭塞性 旁路术 介入治疗
  • 简介:<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中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日益老龄化,ASO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尤其伴有糖尿病的ASO患者远端血管病变更为多见,预后差。ASO常合并心、脑、肾和代谢等多学科疾病,由于受累肢体动脉病变广泛,下肢缺血,常导致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缺血 腔内治疗 通畅率 介入治疗 支架植入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患者的增多,以及多排CT的临床广泛应用,经CTA检查出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也随着增多。由于该病发病急,进展迅速,早期诊断能为患者争取时间控制疾病的发展。近期我院遇到2例患者,临床症状及CTA表现典型,根据CTA表现,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血压心率观察护理,术前健康宣教,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20例全部成功,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主动夹层动脉瘤一旦确诊及早急诊和护理,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疼痛 护理
  • 简介:主动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假性动脉瘤相对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治疗以来,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近期,我院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救治1例腹主动假性动脉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腔内修复术 穿透性溃疡
  • 简介:摘要:作为急性主动综合征的一种,主动夹层体现出病情发展快速以及致死率极高的特点,在对主动夹层患者进行的诊断之后,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除此之外,主动夹层治疗的过程当中还包括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符合治疗,结合不同的类型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介入手术治疗,本文针对主动夹层介入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研究。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主动夹层术患者术前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年底期间我院收取的22例主动夹层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护理,对护理的方法的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所有22例患者经过救治,有2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9.09%);其余20例患者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9例患者达到治愈,治愈率为86.36%。结论对主动夹层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为患者后续手术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为提升患者的救治率的意义尤为重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术前 护理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主动夹层术后的护理。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降主动夹层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估患者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总结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护理前,患者受病情困扰和手术带来的不适,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评分在60~70分,属于较差状况,接受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各个评分均有提升,并且比较护理前后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降主动夹层手术后,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指导,可以有效让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提升,对于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也有益处,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降主动脉夹层 术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主动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7例患者主动溃疡病变出现进展,接受主动腔内修复手术。手术组首诊时最大PAU容积为(1.21±0.07)cm3,非手术组为(0.84±0.14)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AU的容积与病情进展相关,它可以预测患者粥样硬化主动溃疡病变是否进展。

  • 标签: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随访 血管容积
  • 简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成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溃疡和肢体坏疽,且该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风险大,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趋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5%~33.8%[1,2]。对于PAD的治疗,目前有较多的方法。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致残率、致死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ARTERIAL 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策略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分别采取了心理护理、肢体锻炼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借助实施的护理方法,所选取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弓分支变异的情况及处理的策略。方法对5例合并有主动弓分支变异的主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4例手术预定方案顺利完成,术后造影显示破口封堵完全,主动分支或旁路血流正常;1例支架释放失败。4例手术成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无脑部及上肢缺血症状,支架无移位,无内漏。结论主动弓分变异形式多样,术前仔细评估是正确处理主动弓部病变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主动脉弓 分支 解剖变异 支架
  • 简介:<正>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胸痛于2009年11月就诊于当地医院。查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发现主动夹层(aorticdissection,AD),予以保守治疗1月余后症状明显缓解,胸痛未再发作,为进一步治疗于2009年12月21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修复术 再发作 患者 主动脉弓 颈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