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对于提高围生儿生存质量及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二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是及早发现和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重建技术能从任意角度对胎儿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使诊断更准确、更直观,为诊断胎儿畸形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三维重建技术 胎儿畸形 技术诊断 应用 产前超声诊断 人口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重建技术(TUI)对胎儿脑畸形的诊断价值。该方法通过超声检查分析1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超声重建技术和TUI技术观察检测胎儿颅内畸形,评价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因此,在孕妇中检测到50例胎儿大脑异常,畸形率为4.16%,其中15例脑积水,10例无脑儿童,7例大脑扩张,7例侧脑室前角不完全融合,5例整个前脑,3例kye与不同类型胎儿脑畸形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着的(p

  • 标签: 医学 超声影像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重建对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及价值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6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行X线检查,然后再行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治疗医师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研究。检查结束后评估骨折损伤类型、椎管狭窄度进行诊断结果疗效评估。结果两种检查对脊柱的前、中、后柱的损伤评估比较,CT重建技术在诊断脊柱的前、中、后柱的损伤的显示率均显著高于X线(P〈0.05);螺旋CT重建技术对椎管狭窄度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正常16例,Ⅰ度19例,Ⅱ度22例,Ⅲ度5例。CT重建技术检查后显示关节滑脱、椎体骨折、碎骨片、椎管狭窄情况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X线或CT重建技术诊断结果疗效评估,CT重建技术的优良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螺旋CT重建技术可应用较少的时间完成高效的脊柱损伤检查,重建技术对脊柱的具体解剖结构能够清晰多角度显像,诊断价值显著,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 标签: X线检查 CT三维重建 脊柱损伤 诊断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医学影像重建系统的准确性以确保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医学影像重建系统测量国际标准器件番通长度及体积,以及跟市面上被认可产品测量同一数据的长度及体积上,并对照美国放射学会2005年的“ACRMRI认证计划的番通测试指南”中相关标准进行评判。结果:与市面上的软件测量结果相比,距离测量的平均差值范围从0.07mm到0.33mm,总体平均差值为0.15mm,远低于0.8mm的允许值;体积测量之间的百分比误差从0.06%到0.58%,平均百分比差为0.28%,均小于允许的1%。结论:距离和体积测量的临床评价结果表明,重建系统与医院目前使用的软件同样准确,精度相当,达到临床使用标准。

  • 标签: 医学影像 三维重建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成像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4例髋臼骨折患者共24个髋臼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扫描数据经薄层重建,行髋臼重建处理,重建图像与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在手术的15例髋臼中,髋臼图像与手术中骨科医师所见完全一致.结论螺旋CT重建技术能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髋臼骨折 螺旋CT 三维成像
  • 简介:本文主要是介绍我们自行开发的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在医学CT,MR图像中的应用。我们应用模糊聚类均值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增强了对薄骨和关节接合骨骼的识别能力,取得了较好的重建效果。重建模型可清晰再现解剖结构,大大增加了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计算机可视化 区域增长 图像分割 螺旋CT 医学影像分析系统
  • 简介:背景:下肢X射线测量及CT重建的应用,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都有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更精确地安放假体。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前CT重建确定股骨髓内定位杆置入点对置换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其中置换前进行CT重建确定股骨髓内定位杆置入点的18个病例(CT重建组),其余病例术前未进行CT重建(对照组),在置换后3个月、1年、2年定期随访。结果与结论:置换后3个月、1年、2年随访与对照组比较,CT重建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总体功能和单纯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增高(P均〈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前行膝关节CT重建确定股骨髓内定位杆进入点有助于在置换中正确插入股骨髓内定位杆,更准确地进行股骨端的截骨以及膝关节假体的安放,能够更好地恢复下肢力线和膝关节的功能。

  • 标签: CT三维重建 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功能评分 X射线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在髋关节外伤临床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髋关节外伤均经多排螺旋CT按照骨盆常规扫描条件进行容积扫描的病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2岁。扫描后再行薄层图像重建,然后利用后处理软件MPR、SSD及VR分别对髋关节进行成像。结果全组病例重建均显示良好,髋臼骨折22例、股骨头骨折3例、脱位伴骨折5例。MPR显示骨折30例,显示碎骨片23例。SSD显示骨折26例,显示碎骨片18例。VR显示骨折18例。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是一种显示髋关节形态的最佳方法,及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并日益成为最常用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螺旋CT 三维重建髋关节损伤
  • 简介:为深入研究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特征,本文以连续超薄切片追踪观察不同形态线粒体的结构,重建模型,把线粒体划分为简单型,复杂型,特殊型个形态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线粒体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显示:简单型线粒线(球形,盘球及杆形等)占线粒体总数的53.9%,其体密度为8.96%;复杂型线粒体(分枝型及各种不规则形等)占42.01%,其体密度为8.67%;而特殊型线粒体(芽生状等)占4.60%,其体密度仅为0.97%。这表明在正常的肝细胞中复杂型线粒体的含量并不为少,线粒体形态的多样性与其自身的发育相对应,分析还显示不同类型线粒体嵴膜密度和基质颗粒数密度有所差异,表明线粒体嵴的生长并不与线粒体体积的增长同步增加,因此,种类型线粒体的功能状态亦可能有所不同。

  • 标签: 肝细胞 线粒体 三维重建 体视学
  • 简介:本文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重建颞骨连续切片,恢复其内结构如迷路,面神经,鼓索神经,听骨链,肌腱等的原有,通过调色,移去部分结构,旋转使结构间关系更清晰。应用立体镜及立体图对方法产生重建结构的立体影像,强化了对所研究结构的形态及其空间关系的理解。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形态学,体视学,计算机科学综合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有力的解剖工具。

  • 标签: 计算机 三维重建 立体图对 颞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肋骨骨折中多层螺旋CT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取100例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将不同的检查诊断方式分为两组,即50例用普通平扫检查(对照组),50例用多层螺旋CT重建检查诊断(观察组),评价两种检查诊断价值。结果:不同类型骨折检出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肋骨骨折总检出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检查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重建,既能观察到不同的骨折类型,还可以提高总检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一套颅面部重建影像部分骨组织标志点的定位标准.材料和方法提出颅面部和面部不对称畸形相关的25个骨组织标志点的定位要求,选取3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6例正常人符合Dicom3.0协议、层厚0.13mm以内的CT数据,利用重建软件对骨组织进行重建,由两名不同观测者按照提出的定位要求分别定位这25个标志点,获取其坐标.使用直线相关性和零截距直线回归分析得到2名观测者获得的各标志点坐标及模的直线相关系数和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结果下齿槽座点、眶下缘点、眶上缘点、耳点、髁突点等5类标志点仅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在[0.9500,1.0500]之外,在空间和其他方向以及其余16个标志点在各个坐标轴及空间上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系数b均在[0.9500,1.0500]之内,p<0.0001.结论笔者提出的对重建骨组织表面25个标志点的定位要求可作为正常或面部不对称畸形骨组织重建标志点的定位标准.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畸形 三维重建 影像部 骨性 标志点
  • 简介: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留乳房治疗,一些新的微创治疗手段如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高能射频治疗技术、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亦见诸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治疗。无论采用何种保留乳房治疗方法.都需要在治疗前对肿瘤大小、分布范围、浸润深度和是否存在多中心或多灶性做详细了解,以明确治疗靶区,保证足够的治疗范围,

  • 标签: 乳腺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形成的瘢痕进行重建和体积定量,探索其在创伤愈合实验研究瘢痕评价中的应用。方法Wistar大鼠8只,麻醉下制背部直径8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术后1个月取愈合区皮肤常规固定,制备等距连续石蜡切片(切片间距为200μm),HE染色。光镜下采集组织学照片,依据瘢痕的形态学特征圈定瘢痕图像。利用Imaging-Sur3D专用计算机软件对瘢痕进行重建和体积计算。结果每份标本获得含瘢痕组织的等距连续切片15—20张,经重建得到愈合组织中瘢痕的立体形态,似呈残存树桩样,中央较大,周边呈不规则根状伸入正常真皮。瘢痕平均体积为4.2924-1.009mm^3。结论重建技术重现了皮肤创伤愈合中瘢痕的真实形态,获得的体积参数可作为创伤愈合实验研究中瘢痕评价的定量指标。

  • 标签: 创伤愈合 瘢痕评价 三维重建 体积定量
  • 简介:本文叙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以花粉颗粒为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示镜对生物组织进行连续“光学切片”断层扫描,并重建结构。结果显示重建后的图像为高分辨率的原色图像,可沿着X,Y,Z轴旋转或其它任意角度显示。

  • 标签: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三维重建 花粉 组织结构
  • 简介:医学重建技术是通过对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进步处理得到形态的影像重建技术。近年来,医学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肝癌诊疗过程中发挥着显著作用,重建可以清新真实地反映肝内管道系统及其与肿瘤的相对位置关系,明确肿瘤的侵犯范围,并根据重建结果制定治序方案。本文对医学重建技术的出现及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重建技术在肝癌术前诊断、术前评估、外科治疗、预后评估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纳总结。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CT 三维重建 肝肿瘤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重建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使用东芝公司生产的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使用容积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技术、表面遮盖技术等技术进行图像重建,观察其诊断结果并计算其诊断准确率。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5%。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对骨关节损伤有着非常高的诊断准确性,其临床应用价值极为显著。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骨关节损伤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