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7
/ 2

多层螺旋 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杨军

陕西省城固县桔园镇中心卫生院 陕西汉中 723203 摘要:目的:探析在肋骨骨折中多层螺旋 CT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21年 1月 -2021年 12月, 取 100 例本院收治的 肋骨骨折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将不同的检查诊断方式分为两组,即 50 例用普通平扫检查(对照组), 50 例用 多层螺旋 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观察组),评价两种检查诊断价值 。结果:不同类型骨折检出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 P< 0.05); 肋骨骨折总检出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在肋骨骨折检查诊断中,采用 多层螺旋 CT三维重建, 既能观察到不同的骨折类型,还可以提高总检出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价值


肋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以胸部受外力作用所致,也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伤害部位,大量研究结果统计表明,胸部创伤引发的死亡占25%左右[1]。而肋骨骨折占胸部创伤的60%左右,而且多发肋骨骨折会引起胸部剧烈的疼痛,严重时还会引发创伤性的血气胸,故做好肋骨骨折诊断非常重要[2]。以往,肋骨骨折常采用X线平片、CT、MSCT等检查,其中MSCT属于新型的检查技术,用在肋骨骨折中,可以发挥显著的诊断价值。本文取100例肋骨骨折者进行研究,探析在肋骨骨折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现阐述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2021年12月,取100例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将不同的检查诊断方式分为两组,即50例用普通平扫检查(对照组),50例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性分别27例、23例,年龄32-70岁,值(51.15±3.0)岁。观察组中男女性分别28例、22例,年龄32-70岁,值(51.15±3.0)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本次研究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并已签署了同意书。且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100例患者线性、错位性、不完全性、粉碎性骨折分别25例、40例、20例、15例。

1.2方法

对照组:即采用DR设备进行X线检查,检查前向患者说明相关要点,保持站立位,正位拍摄X线片,如有必要拍摄斜位片。用相关系统处于相关资料。

观察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即应用GE16排螺旋CT仪,先对胸部实施横断位扫描,患者保持仰卧位,头部先进,从脚尖开始逐渐到肋膈角下部,进行容积扫描,一次性屏性完成1-12肋骨范围的扫描。准直为0.7mm,螺距为1.25:1,时间为12.5-14.77s,管电压为120kVp,管电流为80-100mA,层厚2-3mm,扫描的层厚为4-6mm,常规扫描胸部,在扫描时一次性屏气完成,取得相关影像学资料后将其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影像学处理。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种检查诊断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以检验值P<0.05时认为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不同类型骨折对比

不同类型骨折检出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不同类型骨折对比n(%)

组别

线性(25例)

错位性(40例)

不完全性(20例)

粉碎性(15例)

观察组

32(80.0)

40(100.0)

17(85.0)

15(100.0)

对照组

16(40.0)

32(90.0)

8(40.0)

10(66.7)

P

<0.05

<0.05

<0.05

<0.05

2.2肋骨骨折总检出率对比

肋骨骨折总检出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肋骨骨折总检出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检出率

观察组

50

48(96.0)

对照组

50

40(80.0)

P

--

<0.05


  1. 讨论

肋骨骨折是常见病,因肋骨与其周围的组织具有较大的密度差,且其走行是向后上方斜行,之后再转向前下方斜行,保持弧形,生理解剖结构较为特殊,是人体中的偏骨[3]。在首次检查中,需要应用准确、快速的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目前,肋骨骨折多采用X线平片检查、常规CT检查等,以上方法在首次检查时并不能及时发现肋骨骨折,特别是在轻微骨折诊断中,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X线平片检查具有方法简单、费用低、可重复性高等特点;同时其还具有较大的视野,能观察到肋骨的整体,并能对骨折方位进行有效的定位

[3]。但其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即其只能对半环形的肋骨结构进行观察,故不能全面地将胶片贴近,从而增加了骨折的诊断难度。

CT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时间与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且在肋骨骨折中,虽不能完整地在同一个CT横断面上显示整个肋骨,但为了不漏诊,可以对每一根肋骨进行完整地观察,左右共12,故CT检查时间较长[4]。随着CT技术的发展,MSCT技术地出现于应用,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较好的显示肋骨骨折的数量、是否移位、位置等,为骨折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本研究显示:不同类型骨折检出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MSCT技术可以通过立体的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多角度观察,扫描速度较快,不会受到肺呼吸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成像清晰度[5]。且在扫描过程中,患者可以保持仰卧位,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检查舒适度,减轻骨折疼痛对检查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肋骨骨折检查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应用依据,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媛.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3):109-110.

[2]刘梦君,陈建莲,梁文楷.多层螺旋CT重建与胸部X线片在肋骨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09):1637-1639.

[3]李刚,冯延冰.多层螺旋CT三维技术与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07):167-169.

[4]冯志锋,刘丹,王吉东,刘国兵.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1):2090-2091.

[5]程永芳.DR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