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小儿哮喘患者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小儿哮喘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7.1-2020.1,随机取 84例患者并分为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n=42)和加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的实验组( n=42),评价疗效和满意度。结果:不同方案治疗后,加用布地奈德混悬与特布他林雾化的实验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 P< 0.05)。结论:使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小儿哮喘患者使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可获得较好疗效,患者家属满意度高,推广意义大。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特布他林雾化液 小儿哮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以丁苯酞注射联合甘露醇注射治疗,观察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进入本院后,通过随机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施以甘露醇注射联合丁苯酞注射治疗,观察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甘露醇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 简介: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营养成分:脂肪乳、氨基酸、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单糖。它的发展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进步,是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它与一般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补有根本的区别,静脉输液除了供给液体外,只能供给一小部分热能和部分电解质,而胃肠外营养不受病人食欲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病人不能进食或没有消化酶的参与下,仍能使患者得到其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液 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方法 危重病人 静脉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护理大专普通外科教学中引入并应用 CAI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方法:对 2016年 -2018年在我院外科实习的学生的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和整理,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划分为两组, 2016年 10月 -2017年 6月的 60名的 14级学生作为对比组, 2017年 10月 -2018年 6月的 60名的 15级学生作为研究组。其中给予研究组课堂教学 +CAI教学方法,对比组课堂教学方法。结果:经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 +CAI教学方法后,应用的考核方式是理论考试这一形式。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研究组和对比组的实习生分数平均值分别为( 90.49±10.14)分和( 81.54±12.04)分,可以看出研究组实习生成绩显著好于对比组,等同于研究组所应用的课堂教学 +CAI教学方法的效果远远优于对比组所应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得出 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护理大专普通外科教学中应用课堂教学 +CAI教学方法,在抽象内容的形象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等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师的知识要求非常高,教师只有具备多媒体网略知识以及专业知识,才能促进 CAI教学的推广和普及。

  • 标签: CAI 护理大专普通外科教学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对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治疗工作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从我院以往收治的病例中选出100例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作为研究对象,这100名患者之中存在院外感染以及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情况,研究人员需要将其痰标本按照医院的标准进行常规微生物鉴定,以此来确定造成患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具体类型,从而为患者安排治疗内容,能够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这些患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过后,研究人员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来证明治疗疗效。结果:这些患者在完成常规微生物鉴定之后,发现造成患者在院外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占总体院外感染患者人数的54.1%;而造成患者在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人数占比约为71.8%,其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病原菌,例如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白氏菌等。医护人员在明确造成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原菌类型之后,分别对患者对症下药,这100名患者在接受了相对应的治疗工作之后,有87名患者恢复健康状态,而院外感染者恢复情况为53/61,治愈率为86.9%;而院内感染者恢复情况为27/39,治愈率为69.2%。结论:在患者出现呼吸道疾病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确定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从而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来为患者进行用药,同时了解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以免出现药物过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普通内科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康注射和左卡尼丁注射联合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病人8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肾康注射和左卡尼丁注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血肌酐等指标。结果: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上看,治疗后:试验组分别是(14.31±3.68)mmol/L、(214.38±58.34)umol/L,和对照组(17.49±4.12)mmol/L、(256.38±62.93)umol/L相比更低(P<0.05)。从不良反应上看,试验组的发生率2.44%,和对照组的14.63%相比更低(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联用肾康注射和左卡尼丁注射,肾功能改善更加明显,药物副作用更轻。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 左卡尼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消化科胃镜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1月- 2018年 6月应用无痛胃镜检查及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按检查顺序表随机抽取 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及 100例普通胃镜检查患者,无痛胃镜为观察组,普通胃镜检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率、血压波动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有效、安全、无痛苦检查技术,患者乐于接受,适合用于基层医院临床。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新冠肺炎感染防控期间普通病房住院患者陪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方法及效果。 方法:通过建章立制、多模式手段健康教育、陪人实行实名制和陪人证管理、病房时段门禁管理、心理疏导等方法,对住院患者陪护进行管理。 结果:目前院内零感染、陪护防控意识增加。 结论:加强普通病房患者陪护的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保护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普通病房 患者陪护 院内感染
  • 简介:镁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已被人们所证实,镁缺乏能促使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生。近年来,临床上用镁盐治疗AMI获得了显著效果。除常规治疗外,我们将MgSO4加到极化(MgGIK)中治疗AMI,并与普通极化(GIK)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常规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AMI 含镁极化液 临床研究 镁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通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及其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普通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017年10月-2020年9月,共计11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本次实验采取编号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依据为患者编号奇偶性。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出院时间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展开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系统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出院时间有着较大幅度的缩减,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在普通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规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远远高于常规护理模式,其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 标签: 普通外科 胃肠道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疗效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就诊的PPH患者中选取76例,以数字随机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时,将垂体后叶注射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组间疗效、各项应激水平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宫缩乏力性 垂体后叶注射液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旋糖酐 70滴眼 +中医辨证,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 104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实验组 52例、参照组 52例。实验组通过右旋糖酐 70滴眼 +中医辨证治疗,参照组通过右旋糖酐 70滴眼治疗,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临床效果予以比较。 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54%、 69.23%,对比差异存在, P<0.05。 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接受右旋糖酐70滴眼 +中医辨证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右旋糖酐 70滴眼液 中医辨证 白内障 术后干眼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于 2017年 8月 ~2018年 12月时段到我方医院接受治疗的 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甲组( n=41)与乙组( n=41),甲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乙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对比 PaO2、 PaCO2以及 FEV1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乙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甲组( P< 0.05);甲组与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70.73%、 90.24%,组间对比结果显示乙组更高( P< 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雾化吸入治疗干预后,可有效改善血气以及肺功能指标,从而提升整体疗效,具有可观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布地奈德混悬液 硫酸特布他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引发普通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因素并针对每项感染因素实施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应用电脑对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性抽取出发生感染并发症的 110例患者、未发生感染并发症的患者 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在回顾性分析时主要是针对两组患者的 BMI(体重指数)、是否同时存在糖尿病病症、在围术期阶段中具体的用药情况、患者治疗中是否采取急诊手术过程、准确测量及记录切口实际长度、手术时应用的具体时间。结果:经过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引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主要是在多因素共同影响下而引发的,应加强护理工作做好术前准确工作及在应用抗生素时要达到正确运用,还要在术前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要尽可能采取择期手术的方式达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并发症 发生率的目的。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普通外科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