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康复作为康复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起源于康复医学,并随康复医学不断发展。为提升护理康复效率,让临床康复更为有效的开展,应协同协同护理创新是常规康复的重点、关键环节,促进了护理项目的丰富,提升护理护理内涵,让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变得更为和谐、有效。本文就护理康复协同实践进行综述。

  • 标签: 护理康复 创新 协同护理
  • 简介:摘要:政产学研协同体系的构建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做法中存在的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产学研合作

  • 标签: 政产学研 医院 创新体系 内涵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展开口腔内科临床数字根尖片的应用分析工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200例牙髓病患者分别通过传统和数词话根尖片成像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数字根尖片成像效果更好。结论:数字根尖片在口腔内科临床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口腔内科 数字化根尖片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维数字定位导板在牙齿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需牙齿种植的患者予以选取,选取患者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按照种植方法展开分组,即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种植技术)与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三维数字定位导板)。对两组治疗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加以比较。结果:经对两组治疗用时、咀嚼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用时较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情况优势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维数字化 牙齿种植 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行以协同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 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 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协同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协同模式 ;癌症晚期 ;疼痛 ;护理效果    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疼痛属于常见现象,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对于此则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1]。本文对此予以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桃江县人民医院疼痛科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 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所选患者预计生存期在 6个月及以上,排除骨转移、颅内转移、精神疾病等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 30例)中,男 22例,女 8例,年龄 40~ 70岁,平均( 55.89±10.15)岁 ;研究组( 30例)中,男 20例,女 10例,年龄 42~ 71岁,平均( 55.90±10.22)岁 ;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 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①护理人员强化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讲解,并对治疗期间注意事項进行告知,对患者及其家属疑问予以耐心解答和说明。②通过与患者交流,对患者护理需求进行了解,并为其提供信息支持,列举成功案例,查阅相关资料,改善其不良情绪。③在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体,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指导,对其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予以指导及护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分值 0~ 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②生活质量:通过 WHO制定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涉及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 SPSS 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 x±s)、( %)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 t值、 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 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研究组疼痛评分为( 6.44±1.05)分,对照组为( 6.52±1.11)分,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为( 3.88±1.05)分,对照组为( 5.03±1.19)分,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理领域评分为( 13.63±1.98)分、心理领域评分为( 12.51±1.80)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为( 12.94±1.85)分、环境领域评分为( 13.43±2.15)分,对照组分别为( 12.20±1.92)分、( 11.07±1.82)分、( 11.75±1.83)分、( 12.03±1.88)分,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 论    对于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临床护理的关键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现阶段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患者护理需求相适应。协同模式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以责任制护理作为前提,使患者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让患者参与健康管理,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患者健康管理能力 [2]。在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起到教育、支持以及协调作用,关键是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这一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沟通,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 [3]。另外让患者集中精力参与健康管理,转移注意力,可以降低神经元不良刺激,使癌症疼痛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协同模式护理的患者在疼痛评分以及生活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协同模式的应用效果更佳。    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来说,协同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宝英 .中医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 19): 136-138.     [2] 何复 .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 05): 655-656.     [3] 陈璐,张书颖,温丽丽,等 .医护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09( 07): 126-127.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对癌症晚期疼痛患者行以协同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6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行以协同模式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模式 癌症晚期 疼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药学服务是在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区别。其概念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同时负责任的以及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此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提升和改善人类生命质量的理想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医院管理 临床药学 服务模式 药师
  • 简介:摘要: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加,而且病情呈现年轻趋势,为了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必要及早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这个阶段,人们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参加健康体检的人数逐年增加,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总体规模很大,体检量大,为提高健康管理中心的服务质量,应加强医护人员服务管理。健康管理中心应以体检客户的需求和体验为核心,不断优化体检流程,保证体检内容的合理性,提高体检客户的满意度,促进体检质量的逐步提高。

  • 标签: 医院管理中心 体检中心 服务 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方法:取于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 96.0%( 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0%( 48/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应 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其满意度 ,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糖尿病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心血管疾病者协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市医院 2017-07—2019-07期间心内科治疗的 10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54,予以协同护理)与对照组( n=54,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在护理干预后明显较对照组高( 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 74.07%,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 90.74%,研究组更高( 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对于打造和谐医患、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且能够增强患者心功能,促进临床有效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血管疾病 心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为老年糖尿病护理时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 。 方法 将本院自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的 64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日期进行分组,每组 32 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护理组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值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值。 结果 护理之前,参照组与护理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值没有明显的差别( P > 0.05 ),护理之后,护理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值明显优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改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糖尿病 血糖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与特征。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 95 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年 4 月— 2020年 4 月,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n=47 )定为 对照组,另一组采取协同护理模式( n=48 )定为 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 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均具有显著优势 ,差异均 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 协同护理模式 ,可确保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者满意度理想,值得临床大力 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腹泻患儿症状改善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8年 8月本院收治的 100例腹泻患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症状均有所改善,和对照组相比,轻于对照组( P < 0.05 );经护理后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腹泻患儿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腹泻患儿症状改善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本院收治的 100例腹泻患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症状均有所改善,和对照组相比,轻于对照组( P < 0.05 );经护理后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腹泻患儿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4.04±1.52 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32.17±1.60 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 48.46±2.27 分、心理功能 69.03±4.42 分、社会功能 69.63±3.45 分、物质生活 56.95±4.34 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开展积极的协同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血管疾病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方法:抽选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7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双盲法划入协同组与参照组(n=39)。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协同组行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协同组的病情改善率是97.44%,参照组的病情改善率是82.05%,协同组的病情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协同组患者的生理状态、疼痛感受、社会交往及情感健康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症,提升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产妇选择温馨助产模式的真实价值。方法:选择于2019年8月~2020月8月接诊的80例产妇均分为两组,A组行传统助产,B组行温馨助产。结果:相比于A组,B组的顺产率更高,且给予阴道助产以及选择剖宫产的人数更少;此外,B组各产程用时皆比A组短,且其分娩结束后2h内的出血量也比A组少,P<0.05。结论:采取温馨助产不仅能够提高顺产率,而且还可以缩短产程并减少分娩后的出血以确保产妇安全。

  • 标签: 产妇 产程 温馨助产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西药临床药学在医疗机构治疗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使医与药更好的结合,令整体治疗效果得以改善,为患者病症的早日痊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临床药学的合理应用,还可以让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实现大幅度的提升,在缩短患者康复周期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主要针对医疗机构西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医疗机构 西药临床药学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慢病药学门诊服务模式流程与成果,分析临床药师开设咨询门诊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方法:介绍该院慢病药学门诊的建立过程,收集本院2021年2月~12月在慢病药学门诊就诊的413人次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疾病情况、用药情况、咨询问题情况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接诊的413例患者。同时患2~3种慢性疾病的人群占比最大,约为57.4%,服用5种以上药物的患者为60.5%,有97名患者主动向药师咨询了用药问题。结论:开设慢病药学门诊,能够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能提升药师的作用和价值,加快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型。

  • 标签: [] 慢病 药学门诊 临床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