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血生化联合血常规检查在慢性乙肝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 慢性乙肝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取 60 例于我院行正常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二者均行 血生化联合血常规检查, 对比其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 WBC 、 PLT 和 NEU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 LY 水平高于对照组( P 小于 0.05 );观察组 ALB 、 A/G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 )而 ALT 、 AST 和 TBil 水平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慢性乙肝诊断中采用血生化联合血常规检查可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准确性,值得应用。

  • 标签: 血生化 血常规 慢性乙肝 诊断
  • 简介:摘要:了解晋江市 2014-2018年乙肝流行性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晋江市 2014-2018年进行流行性乙肝资料尽显描述性分析,结果晋江市 2014-2018年共报告乙肝共 9546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早春发病率是全年高峰,报告病例 3421例,占 35.8%。男性有 7893例,占 82.7%,女性 1653例,占 17.3%,男女性别比 4.78:1。 2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例 188例, 20-30岁发病例有 2341例, 30-40岁发病例有 2204例, 40岁以上报告病例 5017例,以上年龄段分别占比 1.97%, 24.5%, 23.1%和 53%。结论,乙肝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以 20岁以上的青壮年发病为主。 20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乙肝的重点防控人群,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青壮年乙肝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并在社区医院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 标签: 流行性乙肝 发病率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慢性乙肝治疗中采用长效干扰素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心理护理价值。方法:以笔者所以医院 2016年 1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5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例,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心理情绪,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患者评分 SDS、 SA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显效, P< 0.05;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84%。结论:予以采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减少不良反应,改善不良情绪。

  • 标签: 长效干扰素 慢性乙肝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吸毒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 对龙岩市武平县妇幼保健院检查的 768名吸毒人员血清中 ALT的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 HCV)检测,并与同期检测 ALT、 HBsAg、抗 - HCV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吸毒人员 ALT 水平显著高对照组( P < 0.01);吸毒人员 HB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吸毒人员 HC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吸毒者单纯感染 HCV组的 AL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感染 HBV组( P < 0.01)。 [结论 ] 吸毒者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其 HCV感染情况要比 HBV感染更为严重,并且 ALT的异常主要与 HCV感染有着明显的关系。

  • 标签: 吸毒者 ALT HBV HCV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吸毒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 ] 对龙岩市武平县妇幼保健院检查的 768名吸毒人员血清中 ALT的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 HCV)检测,并与同期检测 ALT、 HBsAg、抗 - HCV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吸毒人员 ALT 水平显著高对照组( P < 0.01);吸毒人员 HB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吸毒人员 HCV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吸毒者单纯感染 HCV组的 AL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感染 HBV组( P < 0.01)。 [结论 ] 吸毒者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其 HCV感染情况要比 HBV感染更为严重,并且 ALT的异常主要与 HCV感染有着明显的关系。

  • 标签: 吸毒者 ALT HBV HCV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 2017年 3月 -2018年 5月 9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西医 组予常规基础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组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满意率;乙肝后肝硬化疾病知识认知、乙肝后肝硬化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结果: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组满意率、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乙肝后肝硬化疾病知识认知、乙肝后肝硬化治疗依从性方面相较于常规基础护理组更好, P< 0.05。结论:乙肝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好,可改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乙肝两对半定量及 DNA 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酶联免疫法( ELISA )和荧光定量法( FQ-PCR )对 乙肝两对半定量 以及 DNA 定量进行检测,并探讨二者联合检测的意义和价值。 结果: HBV-DNA 在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下阳性者符合率存在较大差异( P < 0.05 ); 乙肝两对半和 HBV-DNA 对 HBeAg 阳性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乙肝早期检查中采用乙肝两对半定量以及 DNA 定量可以有效的反应 HBV 感染情况、治疗和传染性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DNA 酶联免疫法 荧光定量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5月 9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常规基础护理组予常规基础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组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组满意率、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乙肝后肝硬化疾病知识认知、乙肝后肝硬化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方面相较于常规基础护理组更好, P< 0.05。结论:乙肝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好,可改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痹病 治疗时, 中医特色护理管理的 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2 月至我科治疗的 70 例痹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管理,护理前后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治疗时间。 结果: 护理前,疼痛程度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 P < 0.05 ),且治疗时间较短( P < 0.05 )。 结论: 在痹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管理,能够缓解肩颈部疼痛,促进病情的恢复。

  • 标签: 项痹病 中医特色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 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 5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29 例)及对照组( 29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主要指标改善情况及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 TBiL 、 AST 、 GGT 等水平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同时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双歧三联活菌 乙肝肝硬化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在评估慢性乙肝纤维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 74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同时给予肝组织活检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联合检查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在评估慢性乙肝纤维化方面的准确率达 91.89 %,与活检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应用于 慢性乙肝纤维化评估的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无创,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超声弹性成像 血清标志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在评估慢性乙肝纤维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 74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同时给予肝组织活检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联合检查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在评估慢性乙肝纤维化方面的准确率达 91.89 %,与活检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应用于 慢性乙肝纤维化评估的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无创,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超声弹性成像 血清标志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采用不同免疫检测方法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5月期间收治的 125例疑似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以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并且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析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本组的 125例患者中, 65例确诊为乙肝,检出率为 52.0%;在乙肝病毒标志物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次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同时,在灵敏度方面,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较高,其次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结论:在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 标签: 血清学标志物 乙肝 免疫检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导 D-二聚体及凝血四的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的 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健康妊娠者 50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均给予 D-二聚体及凝血四的检测结果。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组间数据比较,数据差异明显,满足 P< 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 D-二聚体及凝血四检测,有利于了解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对诊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检测 妊娠期高血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使用补阳还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时间为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5月,例数为 66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补阳还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 补阳还汤加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善,24h尿蛋白定量、 HbALc、空腹静脉血糖显著下降,症候积分显著降低。结论:将补阳还汤加减治疗用于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稳定,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肾病 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经补阳还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 70例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补阳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4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8.5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 P< 0.05)。结论: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经补阳还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气虚血瘀型头痛 补阳还五汤加减 疗效 症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桂枝物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内服外用治疗痹证的效果。方法:选择 10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例、 5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桂枝物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2.59%、对照组为 73.58%( 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血糖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黄芪桂枝物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内服外用治疗痹证效果明显。

  • 标签: [ ] 黄芪桂枝五物汤 血府逐瘀汤 足浴 痹证